关于科学教案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科学概念:
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过程与方法:
运用语言来描述和记录听到的声音,并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并乐于与同伴交流。
【教学重点】细心倾听周围的声音。
【教学难点】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大小不同的音叉、大小不同的3枚钉子、实验记录单、收集一些关于声音的各种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这个单元我们要开始进行声音研究的活动,说说你所知道的关于声音的事情。你对声音的哪些问题比较感兴趣?你想研究关于声音的哪些问题?"
二、探究内容:
(一)倾听周围的声音
从本节课开始,我们要开始研究关于声音的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务必要保持教室内的安静,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研究有效进行。
1.打开教室门,仔细听听,你周围有哪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吗?这些声音是由什么物体发出的?
2.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
3.小组讨论: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反馈交流: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当你们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经常思考哪些问题呢?
小结: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逐一的研究这些问题。
(二)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1.介绍音叉:一种发音乐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的。
2.分组实验1:出示一组(两种)大小不同的.音叉,用同样的力量敲击音叉,听听他们发出的声音。
比较:这两种音叉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能描述一下它们的声音吗?
3.分组实验2:选择其中一种音叉,先轻轻击打,再重一点击打,两个声音有什么不同吗?
4.小组交流讨论:刚才听到的这些声音,能进行描述和分类吗(尝试着用高、低、强、弱等词语对声音进行归类)?
5.分组实验3:根据准备的不同材料按课本p26途中所示,进行轻轻击打和重一点击打,听到了怎样的声音,把它描述出来,并记录下表:
击打钉子----我听到的声音
课后反思
过去,教师习惯以权威者的身份出现,习惯以自己的经验来评价事物。单一的评价方式往往忽略了学生对问题的看法,没等学生开口,教师就口若悬河,说个是是非非。由于没有经过学生的自我识别过程,要么出现了师生抵触情绪,要么学生在教师的权威中迷失了自我。注重学生的评价能力正体现了教育最本质的一面,能帮助他们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更有利于学生在漫长的终生学习中受益、成才。
同时,学生的身心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周围同学对他的评价和自我评价。从心理角度看,每个人都有被认可和赏识的需要,对成长中的孩子而言,这种需要更为直接和迫切。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在评价方面,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尊重学生的人格,注重学生的互评和自评,讲究评价的方式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引导学生积极评价他人。学生很在乎别人对他们的看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评价他人,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要肯定对方的优点再指出其不足之处。这种互评的方法使他们在学习的同时,也懂得了尊重对方,增进了学生间的友谊。尤其是引导学生来评价教师,张扬其个性,尊重其心灵,使学生以平等的姿态来跟教师交流,充分发扬了教学民主。
二、自我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实验证明:学生是很有点“好为人师”的味道的,有机会叫他们自我评价,会使他们感到兴奋,注意力集中。同时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再学习过程,凡在自我评价中接触过的学习内容,学生记得比较牢。三、自我评价能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在自我评价活动中能逐渐用批判的态度对待自己,能学习如何正确认识自己。根据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自我教育是从自我认识开始的。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使他们终身受用。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够针对问题大胆地提出猜想。
2.能够利用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滑轮的秘密。
3.能够想到利用滑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滑轮的探究兴趣。
2.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科学知识
1.认识定滑轮,动滑轮。
2.发现动滑轮与定滑轮的不同作用。
教学准备:
师演示实验材料
课件(利用滑轮工作的生活实例)演示用滑轮实验套材。
分组实验材料(四人一组)动滑轮,定滑轮,支架,测力计,钩码,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喜欢做实验吗?
生:喜欢。
师: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①起重机吊重手②升旗仪式
师:同学们通过观看,知道起重机是怎样吊起重手的吗?国旗又是利用什么装置升上去的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滑轮兄弟的秘密。
板书课题 滑轮兄弟
二. 探究过程
师生演示实验
师:请同学们分组实验
1. 组装定滑轮
先让学生自主探究,师巡视观察,如果是个别问题,适时指导,如是普遍问题,师则演示指导。
师:先直接称钩码的质量(重力)
再用定滑轮,用弹簧秤拉钩码看数据。
观察比较,填表,思考,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
2. 组装动滑轮
师:请同学们先看一看P31插图,你会使用动滑轮吗?
生:会。
师:好。请同学们再分组实验。师巡视观察。
①生直接操作。(只秤钩码)
②提请学生不仅要秤钩码,还要秤滑轮观察比较,填表,思考,动滑轮有什么作用
(省一半的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
3. 组装滑轮组
师:如果在实际生活中既要省力,又要改变力的方向,你能做到吗?
生:能。
师:请看课本P32插图,你会做吗?
实验开始。师巡视观察。
三. 课堂总结
师:今天的实验做得很成功,谁知道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生: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师:很好,那么动滑轮有什么作用呢?
生: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师:滑轮组又有什么秘密?
生: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迷信是违反科学的,是愚昧无知的表现。
2.懂得科学是破除迷信的有力武器。
情感: 对迷信思想感到可笑、可悲。
行为: 1.热爱科学,多读科学书刊。
2.不信鬼神,不宣传迷信思想,不参加迷信活动。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一、本课设置
本课是依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热爱科学”德目的有关要求设置的。着重进行相信科学不迷信的教育,让学生知道科学与迷信是根本对立的,迷信是违反科学的,是愚昧无知的表现,小学生要从小相信科学,不信鬼神,不宣传迷信思想,不参加迷信活动。
二、栏目意图
1.导入部分“想一想”栏目以学生学过的语文课《河伯娶亲》导入。本课以此为出发点,一则能取得学生对迷信思想、迷信活动害人不浅的统一认识;二则可以让学生直接进入教学所需要的情境。
2.课后练习“讲一讲”,要求学生“讲几个因迷信上当受骗的事例”。通过讲述进一步强化教育观点:迷信是无知的表现,科学是破除迷信的有力武器,我们要相信科学不迷信。
3.“议一议”栏目设计了一个情景:小强生病后,奶奶让他喝香灰水。处理此题时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设想多种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就加以肯定。通过本题的处理,要让学生理解:
一、知道什么是迷信活动;
二、自己不参与迷信活动;
三、能积极劝阻迷信活动。
4.“读一读”栏目要求学生读故事,谈感想。这一栏目选取的是一个日本小孩新岛襄的故事,旨在告诉学生一些有关宗教本质的知识,教育学生不要盲目崇拜偶像。
教法建议:
为了使学生真切地体会迷信是骗人,教师可以通过演示科学实验,也可以让学生亲自做实验,从而加深学生对要相信科学不迷信道理的理解。
教学设计示例
第六课 相信科学不迷信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迷信是违反科学的,是愚昧无知的表现。
2.懂得科学是破除迷信的有力武器。
情感:
对迷信思想感到可笑、可悲。
行为:
1.热爱科学,多读科学书刊。
2.不信鬼神,不宣传迷信思想,不参加迷信活动。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不信鬼神,不宣传迷信思想,不参加迷信活动。
教学难点:对迷信的原因的认识,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育过程:
一、讲故事,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河伯娶亲”的故事吗?
2.学生讲河伯娶亲故事。
3.教师提问:
给河伯娶亲就能避免灾害吗?为什么?
板书:迷信
4.师:迷信就是相信一些神、仙、鬼、妖等世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5.教师提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6.小结:我们不能相信迷信,一定要破除迷信。
板书:破除
7.师:有人曾说:“人之所以迷信,只是由于恐惧,人之所以恐惧,只是由于无知。”过去,由于人们无知,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迷信思想。认为打雷是雷公在发怒。下雨是龙王在行云布雨。生病是鬼怪缠身。
8.教师提问:
你们现在相信不相信这些?为什么?
9.小结:
以前,人们由于缺乏科学知识,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许多现象迷惑不解,又找不到合理的解释,以为这些是上天主宰,命运注定的。现在,随着科学的发展,对于过去人们弄不清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能用科学原理去解释。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二、分析事例,强化观点
1.学生读课文第2自然段。
2.教师提问:
(1)当牧场里的几百匹马出现各种奇怪症状时,当地人怎么想?怎么做?
(2)科学家做了些什么?科学家的研究充分证明了什么?
板书课题:相信科学 不迷信
在科学发达的今天,本来不该再迷信神、仙、鬼、妖以及命相等。然而,现实生活并非如此,在我国有些地方,有人生了病,不去医院治疗,却把巫婆、神汉请到家中。难道巫婆、神汉真的能治病吗?
3.学生自读(课文3-5自然段)
4.教师提问:
(1)巫婆治好小兵的病了吗?为什么治不好?
(2)巫婆斩鬼见血是怎么回事?
5.教师演示:姜黄汁与碱水反应的实验。
6.教师提问:
要认清巫婆骗人的把戏,没有科学知识行吗?为什么?
7.小结:
迷信活动是蒙骗、愚弄人的。科学是破除迷信的武器,我们就是要运用这个武器,反对形形色色的迷信活动。
板书:科学是 的最好武器
三、联系实际,辨别是非,指导行为
1.学生讲一讲自己了解到的因迷信而上当受骗的事例。
2.学生讨论:
听完事例后有什么感想?假如自己遇到这样的事例应该怎样对待?
3.教师小结:
迷信是愚昧无知的表现,迷信害人。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科学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不相信鬼神和违反科学的事情,不参加迷信活动。
板书:努力学习 不相信 不参加
4.讨论:遇到下面的情况应怎么办?
5.教师出示投影:
小强生病了,奶奶从香炉里弄了一点香灰,放在碗里,倒上水,对小强说:“你把它喝下去,病一会儿就好了。”
6.教师提问:
如果你是小强,你怎么做?如果你是小强的同学,看到这一情况怎么办?
7.学生用表演的方式回答问题。
8.小结: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做到自己不信,还要积极劝阻别人不要相信。
板书:积极劝阻
五、总结全课,提出希望
1.学生阅读“读一读”的小故事,谈感受。
2.教师总结:
同学们,科学是破除迷信的有力武器,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抵制迷信思想,反对迷信活动。
板书设计:
六 相信科学不迷信
科学是破除迷信的最好武器
努力学习 不迷信 不参加 积极劝阻
【关于科学教案3篇】相关文章:
1.小班冬天科学教案
8.纸桌大班科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