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斜面的作用》教学反思全文

时间:2024-11-22 07:31:35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科学《斜面的作用》教学反思全文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斜面的作用》教学反思全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科学《斜面的作用》教学反思全文

科学《斜面的作用》教学反思全文1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之一,了解它的结构特征及组成; 2.知道斜面及其变形——螺旋、楔形的功能及作用; 3.利用多媒体课件了解拓展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能力培养:

  1.能通过实验验证斜面省力的原理;

  2.能够就斜面坡度与用力大小的关系做出假设并探究可能的答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2.关注身边的简单机械的应用。3.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探究斜面的作用,探究斜坡坡度大小与拉力关系 教学难点: 探究影响斜面省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准备:测力计、重量0.5N的木块、塑料板、钢条支架。教学过程: 步骤1:情境导入:

  1.同学们来看看这图,这两个人搬东西与平时我们把东西从低处搬到高处有什么不一样的吗?(这里多一块木板)(出示图)

  2.同学们想想看这木板放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呢?(有省力的作用)(轻松)(方便)(板书:省力?)设计意图:

  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块木板的作用。其实这块斜放着的木板就是一种简单机械,像这块斜着放的木板我们在科学上叫它——斜面。板书:一种简单机械 斜面 4.同学们有没有办法证明这块木板做成的斜面是不是可以省力的呢?(用实验证明)设计意图: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斜坡及斜坡的使用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他们看见过“搭建斜坡”推车、搬粮食、运货物,而且学生也有过在“斜坡”上向上推车很省力体验。生活中对于“斜坡”的感性认识。因此,这里我只用图片的形式再现一种情境,让学生清晰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同时引起学生对这个知识的兴趣。步骤2:设计方案

  1.好的.,实验前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介绍测力计的用途)

  2.大家学会了使用这些实验材料,但还不能马上进实验,实验我们要设计好实验方案。(出示实验方案表格)

  3.现在请同学们轻声讨论这个方案怎样填,组长做好记录。给同学们的时间只有三分 钟,请大家积极发言,共同商定。4.学生设计并填写实验方案。

  5.请填写好的组长代表你们组的同学出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方案。6.老师相机评议。

  7.现在老师来做一次,请同学们举手指出老师做错了什么。(不能停在斜面上读数据;不能拉得断断续续。)

  设计意图:让学生设计方案可以学生清晰对这个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同时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更重要的在于通过设计方案,是让学生有一个科学的严谨的态度。而老师做错误演示目的就是让学生避免在实验中出现这几种情况,使以下的实验得到的数据更具真实。步骤3:实验与分析

  1.好了,方案填好了,请同学们利用方案与实验数据记录表来进行实验。(出示实验数据记录表)

  2.学生进行实验,老师随机进行指导实验。

  3.通过实验你们可以得到一个怎样的结论呢?(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4.现在请各组长将你们实验得到的数据汇报一下。(老师汇总各组数据到表格中)5.大家观察一下这些数据有什么特征呢?看到什么就说什么吧。

  6.各组的垂直提升物体的读数都一样,为什么在斜面上得到的数据会不一样的呢?是什么因素影响了读数呢?(斜面的坡度影响了数据。)

  7.不错,大家看看各组的斜面,它们的倾斜度不一样呀。由此,你能从中找到什么规律吗?(坡度越高,拉力就越大;坡度越小,拉力就越小。)

  8.是的,在实验中我们可以这样分析到。但在生活中,你们可曾有过这样的体会吗?请你说一个亲身经历的例子。

  9.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要达到这个高度,怎样更省力?(把坡度变小)怎样把坡度变小呢?谁能上来摆一摆呀?

  10.很好,那么谁能一用句话来总结一下这个规律呢?(高度不变,要使坡度减小,可以拉长斜面距离。)

  11.小结:同学们总结太好了,确实斜面有以上我们总结的几个规律,以后我在应用斜面的时候请记住它。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学生通过实验获取了数据,在展示这些数据的时候,学生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发现数据的特点。利用这个方法,帮助学生对数据的重要性的理解,同时学会分析数据,学会从数据中总结,从数据看事物的本质。告诉学生这也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步骤4:拓展与应用

  1.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来挑战一下难度,有没有信心战胜它?

  2.课件出示:(争当工程师),下面老师请大家来做工程设计师,在这样一座陡峭的山上建筑一条公路到山顶。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怎样设计?试着在记录纸上画一画。(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可以每个同学发一张印有山的图纸,让学生来绘画出来,用实物投影投现出来,请学生现场答辩。)3.学生思考交流。

  4.出示盘山公路图:你们真是太聪明太伟大了,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盘山公路。原来盘山公路是根据斜面省力的道理修建的!

  5.实践操作活动:请大家取出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将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贴在一支铅笔上,然后将纸围着铅笔绕起来。你发现了什么?

  6.出示螺钉,组织观察并讨论:螺钉上的螺纹与斜面有什么关系?

  7.小结:螺旋是一种变形的斜面。盘山公路(s形)和螺钉上的螺纹都是变形的斜面。板书:螺旋、s形

  8.讲解:螺丝钉上的螺纹,就象盘旋而上的公路。将螺丝钉的螺纹展开,螺纹与钉长构成一个斜面。我们将螺丝钉沿螺纹往木头里拧时,实际是沿着斜面往里拧的,所以比较省力。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让学生在学会知识之后,来一个小小的应用,从学生的应用迁移到,另一个实践活动,让三角形纸卷铅笔来进行对变形的斜面的启示。再利用螺丝钉与卷纸的对比进行解说。步骤5:作业设计

  1.调查生活中斜面的运用,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

  2.同样长的螺钉,其螺纹圈数越多越省力,还是越少越省力?

科学《斜面的作用》教学反思全文2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认识像搭在汽车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斜面可以省力,斜面

  坡度越小越省力,越大越不省力的原理,了解斜面原理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设计制订一个“斜面是否省力”和“怎样的斜面更省力”的研究计划,并用实验的数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与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斜面省力原理应用于生活,方便于生活。培养学生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并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愿意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体会科学知识的巨大作用。教学重点:探究斜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探究影响斜面省力大小的'因素。教学准备:

  学生每组准备:可以搭三种不同高度的斜面组件,2个重物(直接提起接近测力计最大量程和一半量程各1个),1个测力计、1张实验记录单。

  教师准备:木板一块、油桶一个(用饮料瓶代替)、斜面的相关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课题

  1.激趣感知:课件出示学生熟悉的美丽的盘山公路图片,让学生说在这样的公路上乘过车吗,为什么公路不从山底直修山顶?

  2.师:如果有很大很重的油桶要运上车,搬运工人会怎么做?课件出示画面。

  3.根据学生回答,师模拟演示工人搬运方法(在讲台上搭一块小木板,用饮料罐当油桶滚上去)。

  4.斜面概念引入:(课件出示)我们把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二、探究斜面的作用

  (一)探索斜面是否省力

  1.师:与直接提升油桶上车相比,你觉得斜面有什么作用呢?学生猜测(斜面可以省力)。

  2.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斜面的作用(板书课题)。

  3.师:你们认为斜面能省力,斜面真的能省力吗?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你的猜测呢?

  4.指导各小组设计一个实验计划(可用图示法)并汇报(后师课件出示)。

  即:用对比实验:同一个斜面不同的物体滑动与直接提起比较谁省力。并且引导学生弄清如何控制变量,什么条件相同,什么条件不同。

  5.根据学生的汇报,师逐一出示为学生准备的材料,并讲解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演示斜面的的搭建。

  6.分发实验记录单(课件出示),说明实验要求和注意点。7.学生分组实验探索,教师随机指导各小组实验方法和该注意的地方。学生一边测量,一边填写表格并分析实验数据。

  8.各小组交流后汇报,得出结论:斜面确实能省力(板书后课件出示)。

  (二)探索怎样的斜面更省力

  1.师:小科学家们真聪明,那么你们想不想探索斜面省力的更多知识呢?

  2.师:如果斜面省力,那怎样的斜面会更省力些?会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3.学生猜测影响斜面省力大小的因素,并交流实验方法,各小组设计一个实验计划(可用图示法)并汇报(后师课件出示)。(同一个物体同样的坡长不同的坡高的斜面用力大小相比较)。4.分发实验记录单(后课件出示),说明实验要求和注意点。5.学生分组实验探索,教师巡回指导。

  6.小组交流后汇报得出结论:斜面越低越省力,越高越费力(板书后课件出示)。

  (三)寻找生活中斜面原理的运用 1.学生说生活中运用斜面原理的例子。

  2.师课件出示生活中各种运用斜面原理的例子,学生说图中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原理。

  3.由最后的盘山公路图回答课前引入时的问题:为什么公路不从山底直接修到山顶?(首尾呼应)

  三、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余探究:当你骑自行车(非变速自行车)遇到上坡时,怎样骑行会更省力? 板书设计:

  斜面的作用:斜面都能省力。

科学《斜面的作用》教学反思全文3

  总之,这节课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起点,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富于启发性、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与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研讨、自主设计、合作实验、归纳概括,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较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

  在这节课中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

  没有放开学生的“手脚”。上课时虽看似所有的实验设计都是由学生独立提出完成的,其实这一切都是按着我的思路在进行着。这突出体现在第一、第二个实验的衔接口上,斜面的'省力程度和坡度的大小可能有关系应该由学生从实验数据中发现,从而设计出实验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而不是由我来抛出问题,按照我的思路来发现并解决问题。

科学《斜面的作用》教学反思全文4

  今天上斜面一课,让学生分组做了“同一斜面不同重物”和“同一重物不同斜面”两个实验,忽略学生操作中的某些细节问题,本课教学任务算是顺利地完成了。根据各组的实验数据,我们概括出以下结论:斜面都能省力;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省力情况越不明显。学生很乖,有实验做就很兴奋了,课堂上没有什么刁难性的提问或深层次的思考,这是否也意味着学习不够主动?

  我习惯了跟自己过不去――备课时,有几个关于斜面的问题又让我纠结了。

  纠结一:什么是斜面?

  什么是斜面?小学科学六上课本16面描述如下,像搭在汽车车厢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小学科学常用的举例式定义。)在网上搜到这样的话:斜面是简单机械的一种,可用于克服垂直提升重物之困难。

  依此类推,引桥、匝道、盘山公路是斜面,这好象没有太大的疑义。接着书本上说螺丝钉也是斜面,还特意放了张螺纹局部放大图在旁。螺纹弯曲的样子和盘山公路十分相似,但是拧螺丝钉和提升重物有什么联系的吧?至于说拧螺丝钉能省力,那我说是因为用螺丝刀时利用轮轴原理,否则直接把螺丝钉按进木板,螺纹还在,但你会觉得省力吗?

  菜刀、剪刀、斧头这一类工具的刀刃都是倾斜的面,与没有开封的刀口比较是省力,但也没有涉及到什么提升重物,都是向下用力或左右用力,凭什么说它们是斜面?

  还有,滑梯是不是斜面?房屋的三角顶是不是斜面?我真的有点迷糊了。>

  纠结二:斜面都能省力吗?

  既然钻了牛角尖,只能继续研究下去。就拿滑梯来说吧,人从上面滑下来,和直接从上面掉下来,哪里说明省力了?如果没有省力,那不是和斜面都能省力的结论相违背了吗?

  曾经看到一个看图分析题,我还做到课件里了。题目和答案如下:

  现在想想,费力答案中的E,还是斜面吗?我觉得和斜面区别的面有平面和直面(也可以称之为垂面)。图中的E显示已经不是我们说的斜面,它和直接提升物体已没有区别,也就是说不能省力了,因此这个题目我觉得应该选D才是。

  纠结三:重要的摩擦力被忽略了!

  顾此然后失彼,是我们课堂教学的老毛病。讨论斜面,把摩擦力给忽略了。讨论滑轮组,不仅把摩擦力忽略了,还闭口不谈滑轮自身的重量,这是科学研究吗?在力学知识中,摩擦力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摩擦力无处不在,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还专门有两课学习了摩擦力的知识,分别是“运动与摩擦力”和“滑动与滚动”,可到六年级这个时候却都不提了,难道前面都是白学了?

  是不是可以尝试聊聊摩擦力?让学生联系之前学过的知识,分析使用斜面提升物体时,摩擦力起着阻碍运动的作用,这时候拉力不仅要克服物体的重力,还要克服摩擦力(光滑斜面的.摩擦力是比较小的),这时候重力弹簧秤上显示的读数仍然比直接提升物体所需的力小,说明斜面确实是省力的。

  斜面为什么能省力呢?网上大多数的回答是用公式来说明的,不过我不喜欢,我选择的是:重力沿竖直斜面的分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相互抵消了。

科学《斜面的作用》教学反思全文5

  五年级科学《斜面的作用》教学反思

  这课的教学类同于前几课,用弹簧秤上的数据比较来了解、说明斜面的作用。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自主实验的效果是很理想的。在教学中我对课的面做了适当的扩充,对于不同坡度的斜面的研究,其实是同斜面长度、不同高度的斜面的研究,我还研究了同高度,不同斜面长度的研究,学生对斜面的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与研究.因为前面斜面初步的研究,我觉得可以放得紧凑一些,对于斜面省力情况,孩子在实际的生活中,已经有比较清晰地感知,而更深层次的研究对于现行的六年级孩子而言,我认为是很有必要的。

  对于斜面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教材安排了螺丝,我觉得这个材料是很不错的,我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安排了两类螺丝的比较(螺纹比较稀疏的和螺纹比较密集的),其实这两类螺丝就是同高度不同斜面长度的斜面研究,孩子一下子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我安排了两张同高度,不同长度斜面的三角形,让他们在自己的笔上卷一卷,我们发现斜面长的三角形卷起来后,螺纹会更紧密,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以上两类螺丝,螺纹更紧密的螺丝拧起来更轻松。

科学《斜面的作用》教学反思全文6

  一、说教材是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工具和机械的内容,是本单元认识的最后一种简单机械。本课是按照“问题――实践――结论――应用”的思路编写的。课文分三部分:

  1、通过工人利用斜搭的木板往车上搬运重物的实验,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斜面。

  2、通过实验认识斜面的作用,这部分内容分为两段:首先认识斜面有省力作用,然后认识斜面的坡度越大用力越大;坡度越小用力越小。

  3、指导学生认识斜面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思想。其中“用实验验证斜面是如何省力的”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运用对比实验进行验证,注意控制变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通过本课教学拟达到以下目标:

  前三个坡度,最后最小的坡度用塑料板搭一支笔来完成。为保证对比实验中塑料板搭在斜面以上的部分也相同,借助两厘米宽的纸条使露在斜面以上的部分和纸条宽相同就行了。)

  3)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操作。(提醒:每个坡度做3次实验,取平均值填入实验记录单)

  四、学以致用

  先启发举例:通过教师用线在圆珠笔上绕两种螺旋线让学生观察后比较哪种螺丝更容易拧进木板中去,问学生为什么你会这么选择?然后想一想盘山公路为什么会修成“S”型。再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了斜面。

科学《斜面的作用》教学反思全文7

  科学概念:

  1.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2.斜面能省力

  3.坡度越小越省力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斜面与拉力关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观察记录等。

  2.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科学研究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科学。

  2.体验到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的乐趣。

  3.关注身边的简单机械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探究斜坡坡度大小与拉力关系”。

  难点: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的方向;引导学生认识斜面的变形螺旋。

  三、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平板、4个不同高度的支架、4袋钩码、测力计、记录表等。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揭示研究主题

  (搬桶装水)

  师:同学们,老师想请同学们帮个忙,好吗?

  生:好。

  师:老师想请一位同学上来帮忙把桶装水搬到台子上,谁愿意来?

  生:我!

  师:(指定学生)

  生:(学生直接搬桶装水)

  师:谢谢,辛苦了。老师带了块木板(放上木板),我现在把木板靠到台子上。

  师:请同学借助木板把桶装水送上去。

  生:(学生滚筒装水)

  师:两次搬运桶装水,用力大小感觉怎么样?

  生:直接搬运很费力,沿斜面滚上去很轻松。

  师:好的。谢谢,请回去。

  师:用这块木板搭建的斜坡,就构成了一个简单的机械,像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斜面的作用(板书:斜面的作用)

  2.动手实践,探究斜面省力作用

  师:刚才只有1位同学体验了一下,感受到了轻松些了。斜面到底能不能省力,省了多大的力,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那我们怎么办呢?

  生:做实验

  师:今天我们做的第一个实验是斜面能省力吗?(板书:斜面能省力?)

  师:老师带来了平板、支架、4袋钩码、测力计(测力计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生:检查指针是否在“0”位,读数时眼睛要平视指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要取得哪些数据?制订一个研究计划?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生:(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师:好,想好了请举手,跟大家说说你们的想法。

  生:步骤一:平板和支架搭成一个斜面。步骤二:用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物体的力和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步骤三:换袋钩码,按步骤2重复做。步骤四:比较直接提升物体的力和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的大小,得出发现。

  如果学生回答有疏漏,首先让学生来质疑。如果学生还有疏漏,备用提问如下:

  师:用什么做斜面?怎样做?

  生:用平板和支架搭成

  师:单单测量出物体在斜面上提升的力就可以证明斜面能省力吗?

  生:不能!

  师:我们还必须测量出什么?

  生:直接提升的力,两者之间进行对比。

  师: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怎么测定?

  生:测力计拉动方向与斜面平行。

  师:实验只做一次够吗?

  生:不够!

  师:为什么?

  生:不准确!

  师:怎么办?

  生:取多次的平均值。

  (教师温馨提醒)

  师:在做实验之前谁还能说说我们在做实验时要注意什么?怎样拉?

  生:拉动木块时要匀速、缓慢。拉动方向与斜面平行。

  师:怎样读数?

  生:在拉动的过程中读数,视线要与刻度一致。

  师:实验怎样做已经知道了。做实验时,把实验记录表填写完整。做完实验后,整理好实验器材,放在桌子中央,人坐端正。好,每个小组派代表上来领取实验材料,开始实验。

  (学生分组体验活动:搭建斜面,用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物体的力和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填写实验记录表。)

  师:哪一组的孩子想上来汇报一下的实验情况。

  生:汇报实验数据,发现斜面能省力。

  师:同学们,这一组的汇报清不清楚?

  生:清楚。

  师:发现的结果准不准确?

  生:准确。(动作:擦掉“省力”后面的“?”)

  师:有没有小组的实验数据与他们相差比较大的?

  生:有!

  师:好,请你上来汇报一下。

  ……

  师:A、B组实验操作是正确的,但是沿斜面的拉力比其他组大很多,为什么呢?

  生:A、B组的支架比其他组高很多。

  师:支架高了会有什么影响?

  生:导致坡度变大。

  师:同学们,那你会有什么问题呢?

  生:斜面的坡度的大小与省力大小的没有关系。(板书:坡度?省力)

  师:做这个研究,什么条件改变?什么条件不变?

  生:在实验中,我们要改变的条件是斜面的坡度,钩码只选一袋。其他条件不变。

  师:好,我们就选用一袋砝码。看一下实验记录表,1、2、3、4分别表示角度由小到大。实验做完后,把实验记录表填写完整。整理好实验器材,放在桌子中央,人坐端正。开始实验。

  (学生实验)

  生:汇报实验数据,发现:坡度越小斜面越省力。

  师:选用不同砝码袋的'小组汇报。

  生:汇报实验数据,发现:坡度越小斜面越省力(动作:擦掉坡度?后面的“?”,补充:坡度越小越省力)

  师:好,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斜面的作用。(板书并补充完整题目)说说我们发现了斜面的哪些秘密?

  生:(1)斜面能省力。(2)坡度越小越省力。

  3.拓展应用,结合生活实践

  师: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斜面?

  生:盘山公路、引桥、斧头、凿子等等。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观察到了很多斜面的应用。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东西。

  生:螺丝钉?

  师:螺丝钉应用了斜面吗?

  生:螺丝钉上的螺纹,就像盘旋而上的公路。将螺丝钉的螺纹展开,螺纹与钉长构成一个斜面。我们将螺丝钉沿螺纹往木头里拧时,实际是沿着斜面往里拧的,所以比较省力。

  师:生活中哪些地方还应用了斜面?

  生:立交桥、比较陡的楼梯等等。

  师:在生活中,除了斜面这种简单的机械,还有多种的简单机械,都为人们所应用。同学们在课外多观察,多发现,好不好?

  生:好!

  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五、板书设计

  六、表格设计

科学《斜面的作用》教学反思全文8

  (1)控制斜面粗糙程度和高度不变,探讨机械效率大小与倾角的大小关系。设有两个等高的斜面长为L1>L2;倾角大小为θ1f2。利用这两个等高斜面对同一物体所做的有用功相等,斜面上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做的功为总功,根据机械效率公式得:

  η1(f1L1+Gh)=η2(f2L2+Gh)

  f1L1>f2L2 →(f1L1+Gh)>(f2L2+Gh)→η1

  (2)保持斜面的高度和倾角不变,探讨机械效率与粗糙程度的大小关系 由于两个斜面的高度相等,那么沿着斜面方向做的有用功也相等,由公式η1(f1L1+Gh)=η2(f2L2+Gh)可知L1=L2,如果f1>f2,做额外功越多,其总功越大,机械效率越小。则有

  η1(f1L1+Gh)>η2(f2L2+Gh)因此 η1

  (1)弹簧测力计在沿斜面向上的方向拉力做的总功 FL=(Gsinθ+μGcosθ)L(2)斜面上的`有用功GLsinθ与竖直方向上的有用功Gh相等(因为sinθ=hL)。(3)根据机械效率公式得η=GLsinθ(Gsinθ+μGcosθ)L

  η=1(1+μctgθ)

科学《斜面的作用》教学反思全文9

  师:同学们,假如老师这里有两个很重的油桶,想请大家帮忙搬倒一辆货车上,你会有什么好办法? 生:用一块木板,让油桶滚上去。

  师:我们把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2、探究斜面的作用

  师:(出示一个斜面和木块)老师这里有一个斜面高15厘米,你们觉得这个木块是沿斜面拉到15厘米高省力还是直接提到15厘米高省力?使用的力是一样的吗? 生:沿斜面拉省力。

  师:老师觉得直接拉更省力呢!我们有不同的意见该怎么办? 生:可以通过做实验。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内容——斜面的作用(板书)师:直接提如何测量力的大小呢? 生:用测力计

  师: 实验时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师、生:

  1、调零(把测力计的指针调到零刻度处)

  2、测量时不能超过它的最大范围。最大范围从哪里看呢?

  3、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平行。

  师:那我们做实验时应该如何把木块拉上斜面呢?

  生:拉的时候木块的面要与斜面充分接触,也就是木块的面要与斜面贴紧。师:为了是两个面充分接触,拉的时候要缓慢的拉动,不能过度用力。师:为了能够让两个面贴合的拉,测力计是如何拉的,是竖着拉还是平着拉? 生:平着拉 师:与斜面平行拉

  师:还有一点要注意,拉的时候要到位,要拉到最高处。师:还有什么注意事项?测量时测量一次够不够

  生:不够,要测两至三次。师:找同学总结一下 生:测量时,要测两到三次,取它们的平均值

  师,在测量时能不能改变测量的高度呢? 生:不能 师:还有没有注意事项? 生:没有 师:利用以上材料做实验时改变的'是什么呢?不改变的又是什么呢?

  生:改变的是一个是直接提升物体,一个是沿斜面提升。不改变的有坡度,弹簧测力计、斜面)这里学生可能会认为不同的三个物体是改变的量,教师要及时纠正不同的物体是为了保证科学的严谨性,证明斜面的作用。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好了以下的材料。师出示实验材料(一块木块,三种不同的重物,弹簧测力计,一块塑料板)介绍物体。拿出实验记录单,介绍,开始实验。(5分钟)

  学生汇报:实验前检查弹簧测力计指针是否在“0”位。

  拉动重物时要匀速、缓慢。拉动方向需与斜面平行。在拉动的过程中读数,视线要与刻度平行。

  师:实验时记录员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其他成员要认真合作。开始实验。学生动手实验,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得出“我的发现”。实验结束,小组长收回实验用具,并放好,表扬(**组)学生汇报数据,展示第*组数据。通过刚才的使用得出结论。

  师小结:斜面可以省力(板书)。

  (二)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

  师:前面我们知道了斜面可以省力,现在还是这个斜面,我们把它的高度调低一点10厘米,我们把这个木块分别沿15厘米高斜面拉,和沿10厘米高的斜面拉,你们觉得我所用的力是一样的吗?哪种情况更省力?(拿出实物两个高度不同的斜面比较)

  生:沿10厘米高的斜面更省力。

  师:老师觉得沿15厘米高的斜面拉可能会更省力呢!我们又有不同意见该怎么办? 生:做实验。

  师:在做实验前,老师先考考大家,这两个不同高度的斜面哪个坡度大,哪个坡度小呢? 生:15厘米高的坡度大(高的坡度大),10厘米高的坡度小(低的坡度小)。

  师:拿出实验记录单,我们按照斜面坡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斜面

  1、斜面2等)将这个木块分别从不同坡度的斜面往上拉,看看它们的用力情况是怎样的?

  师出示材料:(一个块木块,可以调节四个高度的斜面,一个弹簧测力计)师:请根据老提供的材料再设计个对比实验。这个实验改变的量是什么呢?不改变的量是什么呢?

  生:改变的是坡度的大小,不改变的是被提升的物体,弹簧测力计等。

  小组开始实验,记录员记录数据,小组讨论分析数据(10分钟)。找小组展示数据,得出结论。生: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费力。(板书)

  (三)生活中的运用

  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斜面可以省力,并且还知道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在生活中我们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斜面呢?

  生:人行天桥、滑滑梯、立交桥还有菜刀等。师:能解释盘山公路为什么修成“S”型呢? 生:盘上公路使坡度变小了,更省力。

  师:我们在生活中,取螺丝钉和取普通的钉子,哪种情况更容易一些?为什么? 生:取螺丝钉更容易,因为螺丝钉山的螺纹相当于一个个斜面,更省力。

【科学《斜面的作用》教学反思全文】相关文章:

教学反思的作用05-16

斜斜的野花10-16

科学教学反思06-23

科学教学反思06-13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日记全文09-03

《蔬菜印画》教学反思全文08-30

科学《纸》教学反思05-06

科学教学反思优秀07-26

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