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教学反思

时间:2024-11-08 17:28:41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热】初二物理教学反思15篇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二物理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热】初二物理教学反思15篇

初二物理教学反思1

  转眼间,一个学期已经过去。在教学岗位上付出了很多,也再一次学到了许多。初中物理教学是青少年进入物理知识宝库的启蒙阶段,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

  就初二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而言,他们一方面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同时好动、好胜、好玩。但学习积极性与短暂的“直接兴趣”挂钩,遇到较抽象理性的物理知识时,这些小困难会很快使他们失去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最后导致初中物理教学的失败。因此教学一定要适应学生心理特点。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说得多,做得多,学生说得少,做得少。

  在新教材的使用中,我们经常有“惊喜”的发现。过去老师讲,学生被动的听,效果不理想。在现在的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等形式进行实验,开展学习。让学生自由探索,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总结规律。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也经常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有新的发现,也有经常被学生难住的现象。

  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的权威,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现在学生普遍反映,现在的课堂教学形式多了,经常开展讨论和交流合作学习。老师鼓励的话多了,比以前和蔼可亲了,上课经常能够联系,接触社会实际,从生活中来学习,思考。经常做家庭小实验,上网查资料,学生学习比以前更轻松了,更喜欢上学了,对学习也比以前更有兴趣,更积极了。在学习困难知识时,学生易受挫,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应鼓励学生培养和锻炼意志品质,多表扬学生的闪光点,多挖掘学生的优点,鼓励他们的信心,多与学生沟通,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不能一棒子打死,要了解他们犯错误的`原因。

  课堂是学生知识形成过程的主要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构建合理的新课标教学模式,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面对的一个现实的问题。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不再是一个主讲者,而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在课堂教学中应以知识为载体,加强对学生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教育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教育目标,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同时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地探索不同的教学类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并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勇于提出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学反思对物理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有效途径,也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更会促使物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初二物理教学反思2

  本节课我认为授课的内容包括两大部分:

  1、介绍质量这个物理量,包括概念、单位和感受物体的质量;

  2、学习规范使用托盘天平。教学重点我认为是规范使用托盘天平、难点是感受生活中物体的质量和托盘天平的规范使用。我在处理这个问题时用的是循序渐进的办法。先从学生的巩有知识入手,认识物体和物质。再通过分类认识质量的概念;利用生活常识说到质量在生活中用时要有单位,进而讲解质量的`几个单位,以及和生活中的质量单位的关系,体会规范操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学生总结天平使用的规范步骤。最后演示测量硬币的质量,让学生对日常用品的质量有新奇感,提高学习的兴趣。

  在第这节课中,学生初步知道物理上的质量与生活中的质量的区别,但是在第一节课中学生对质量的理解还并不是很透彻的,对质量的解释会有点难度,举例分析一下会清楚一些,我在一个班强调说明了,情况就好些,而另一个班就差多了,说明学生的理解还是有限的。

  我在质量这节课中使用了导入、诱发和总结的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有的知识总结都想由学生分析和总结出来的。学生也很活跃,把课堂真正意义上还给学生。

初二物理教学反思3

  本节讲解了两个重要概念一个是磁场,另一个是磁感线。本节的特点是比较抽象,磁场是客观存在的却看不到,磁感线本身是不存在的,为了分析看不到的磁场用磁感线这一概念描述,而画出的。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是建立磁感线的概念。强调磁感线是人们为形象表示磁场而假定的一组曲线,其实并不存在。

  本节的磁场、磁感线教学相对比较抽象,磁场虽然存在但是看不到,也摸不着引导学生展开空间想象就显得很重要,所以必须做好演示实验,同时利用投影,巧设提问,使学生的`观察方向化。通过改变小磁针位置观察其指向的变化,通过铁屑磁化后在磁场的分布感受磁场的存在和磁场的分布。让学生通过现象去认识磁场。通过演示实验应当学到探找科学规律的途径。通过小磁针的不同转向,说明磁场的存在;通过铁屑磁化后在磁场的分布形象看到磁体空间磁场的分布。人们为了形象描述磁场想到用一组曲线——磁感线。利用多媒体将现象重复,组合;学生类比理解很快明确各种情况下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并用磁感应线来描述。

  明确强调磁场的客观存在和磁感线并不存在只是人们为了形象描述磁场想到一组假想的曲线,让学生会观察并学会分析和归纳。这比记住什么是磁场、什么是磁感线更重要。磁场看不见,摸不着,很抽象,因此,选用实验的方法,尽可能使内容形象化。讲授的关键是:第一、紧扣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且具有方向性;第二、做好演示实验,有层次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抽象思维能力;第三、类比空气流动成风、磁场对磁体有力的作用,说明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也是可以认识的,使学生认识磁场的存在,渗透科学的思维方法。

初二物理教学反思4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自己选择器材进行实验探究。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实验、探究实验之后,“发现”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从中掌握了探索物理知识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实验素质。这样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悟”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当然,这只是学生接触焦庋У牡谝桓龉媛桑颖窘谑笛橹醒У降奶骄糠椒ǎ越窈蟮氖笛檠芯科鹱挪豢晒懒康淖饔谩

  初二学生的潜在知识和感性认识,多数学生已经积累了许多光沿直线传播的生活经验,比如晚上手电筒的光,雨雾天汽车车灯的光等等。问题提出后,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通过实验研究,让学生自己归纳出光的直线传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然后通过教师的演示引导学生明白“光的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按“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逐步深入,层次分明,学生的掌握也顺理成章。

  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是一种物理模型化思想,这种物理思想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通过平面镜反光实验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一节课看似简单,仔细分析,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不仅要深入钻研教材,而且还要敢于超越教材,将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来使用。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于本节课内容贴近生活,所以我比较注重给学生的一个信息是:物理是有趣而且有用的,它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从一开始就消除学生害怕物理的心理。同时创设这样一个轻松的环境让学生交流讨论,也能够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实验,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同时也让他们在小组中锻炼与人团结协作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展示了有关光现象的'一些图片和视频,让学生通过感性认识领略物理的魅力蕴含于生活中,培养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的习惯。而我自己动手制作教具,也是为了告诉学生,物理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应该尽量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

  这节课的内容,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器材,适当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想,去说,去表达,去感悟,去探索物理实验反映的物理本质。“发现”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特点。通过探究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学生初步体会到了“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解释现象—(产生问题的现象)——应用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这种探究方法,将对今后的实验研究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可以轻松的引领学生进入直观、形象、甚至虚拟的场景,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学习兴趣倍增。

  通过演示实验突破了难点“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成果的肯定,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学习动机。以此从多方面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教育。

  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观察效果不太理想。

  虽想了一些方法,但仍未能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参与探究的状态之中。

  演示实验“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完全可以改为学生实验效果会更佳。

  对学生估计不足,导致授课内容必须临时改动。

初二物理教学反思5

  本节课是第五章力学的第一节课,和第六章《力与运动》以及下学期的压强和浮力等内容构成了初中物理的力学知识体系。因此,本节课的内容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力的概念是物理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学好力学知识的基础。然而力的概念十分抽象,要使初中学生真正建立起力的概念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要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逐步加深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学生在学习完声学、光学等内容后,对初中物理的学习方式已经有所了解,即从实验入手---然后总结规律---最后落实到解决问题。所以,本节课力求能使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有新的发现。

  本节课的设计。

  一,从神舟七号的发射谈起,从最前沿的物理学知识中引出最基本的物理学知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力学的神奇。首先播放了神舟七号从发射到返回地球的录像,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然后提出问题:

  1,火箭升空为什么是向下喷射火焰?

  2,神舟七号的宇航员在太空中为什么能飘起来?

  3,飞船的返回舱要使用耐高温材料,从而避免与空气摩擦产生的热量烧毁飞船?

  4,是什么力量是飞船落回地球?

  5,为什么返回舱落地前要打开降落伞?

  这些问题的提出,虽然学生在没有学习力学之前无法回答,但是通过学习,这些谜团就将慢慢被打开。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把学生引入力学知识的海洋,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探索,教给学生游泳,而不是简单的递给学生一个救生圈。

  二,总结录像中的简单力学知识,总结归纳出力的概念。

  1,火箭向下推动空气,2,空气向上推动火箭,3,宇航员推开舱门。

  引导学生总结出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同时前两个问题的提出也为下面讲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埋下伏笔。

  然后紧跟两个问题:

  1,一个物体能否产生力的作用?

  2,是不是只有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两个问题的解决采取两种不同的方法。

  第一个问题通过阅读一个小故事(有一天,张飞要与关羽比力气,他提出:谁能把自己提起来,谁的力气就大。说罢,他用双手紧抓自己的头发,使劲向上提。尽管他使出了最大的力气,憋得满脸黑紫,甚至把头发都拔掉了一大把,结果还是不能使自己离开地面。)来让学生理解。这个故事的理解如果展开应该是内力相互抵消的原因,但是这里就事论事,只要求学生解决--是不是一个物体就能产生力的作用。学生读完会心一笑,不需要老师再多说什么就轻松地理解了这一知识点。所以,问题的设置一定要化难为易,让问题在最适合的时间出现,往往能够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第二个问题的解决用的是实验探究法,也是物理课上最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学生提供器材,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完成探究。

  三,通过观察录像讲解力的作用特点,和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作用特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通过滑板上的人推墙录像讲解,学生很容易接受。紧接着提出问题:人走路的时候为什么是向后蹬地?加深学生的理解,进而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例如引体向上、俯卧撑等等都是利用了力的作用特点。

  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条,这里做了细化。先通过踢足球的录像让学生总结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然后通过放大的录像让学生看到,在力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同时也在使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反思一下,感觉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有得有失。比较好的一点是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形变我们看不见?然后让学生观察玻璃酒瓶的形变可以用细玻璃管中液面的变化来放大,继而联系前面声学中的几个实验,让学生理解物理学中的研究思想—转化法。不成功的一点是,对运动状态改变的总结上,没有及时归纳运动状态不变的两种情况。这个知识点在第六章中也会用到,如果在这里提前总结出来其实就等于减少了第六章的一个难点。我的体会是,备课中,一定要注意向前看和向后看,所以提前两周备课确实很有必要。

  四,本节小结。由于这节课的知识点比较好总结,所以学生看着板书能很轻松的把这节课学到的知识点总结出来。所以,板书和多媒体就像孙子兵法和核武器,缺一不可。两者各自发挥好自己的作用,相互补充,才是制胜之道。

  五,习题。本节课共设计了四个练习题,一个填空,一个单选,两个多选,起到了落实知识点的作用。这里重点说一下多选题,虽然考试中没有这类题型,但是多选题在课堂练习中出现却有很多好处。比如,多选可以让锻炼学生的审题能力,找出题目中考察的知识点。也能让学生总结正确与错误的选项,从正反两方面掌握好规律结论。

  补充:

  一,物理课的内容要及时更新。虽然物理学的知识是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的,但是这些知识的应用却是日新月异的。比如上次讲到力学的时候引用用的是神舟五号,这次却变成了神舟七号。我的.感觉是一堂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物理课应该是一堂新鲜的物理课,而不应该是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物理课。因此,平时对于新知识应用的搜集整理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也想到了地理组燕老师的省优课,地图的讲解不仅仅是平面、一成不变的地图,而且用到了googleearth这样动态的卫星地图。让学生能借助这以地图从浩瀚的宇宙中一点点放大,最后看到了自己的学校,自己的家。这样新鲜的课学生必然会兴趣盎然,学习效果肯定好。

  二,教学中要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以往上课之前总是习惯把原来的教案找出来,比着葫芦画瓢,结果讲的和去年甚至前年的课没什么两样。后来老的教案逐渐找不到了,反倒是轻松了不少,每次备课都能有一个新的思路,上完课也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好的东西要保留住,但是不能一成不变,寻求教学中的改变其实也是解放自己,提高自己的过程。过去听过的一个说法是,老师只需要备一年的课,剩下的三十年就不用备课了。现在想想,这种做法实在是无法可想。老师应该是一杯新芽的绿茶,让学生看到新鲜的绿,闻到香喷的雾。而不要做一方陈年的普洱,落满灰尘又颜色深紫,让学索然无味。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将探究式学习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此作为新时期的物理教师要改变过去的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那么在探究教学实践中教学中要立足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的学,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但是,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科学的引导学生自觉的完成探究活动。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予以指导。当学生的探究方向偏离探究目标时,教师也要予以指导。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做新课程改革的领跑人呢?这对物理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传统的教学观、教师观提出了挑战,迫切呼唤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再定位。

  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师“要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应摆正“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正确关系,完成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到学生素质发展的促进者这一角色转变。教师的职责不再是教书,而是学习的引路者,只有教会了学生的如何学,提高的学生的能力才能说完成了对学生的教育。

  以人为本,创新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中,智力因素的开发并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学生的学习目的、兴趣、意志、态度、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是推进教学进程与实现教学效果的动力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着发动、维持、调节的作用。在授课中重视物理实验和物理知识的讲授,结合介绍物理学家的故事,物理趣闻和物理史料,让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体会物理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作用;善于对比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引发认知冲突,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引导学生寻找当前问题与自己已有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强化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最后还应通过比较、分类、类比、归纳演绎和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向学生展示知识的来龙去脉,使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在新课标下的课堂应是这样: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的养育圣殿,它是学生成长的殿堂,是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学生品味生活的“梦想剧场”。在这里学生有了探索新知识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学习兴趣、热情、动机以及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得到丰富,有了亲身体验,学习态度和责任,对物理教学反思才具有它真正功效。

  新教材在内容安排上,给教师增加驾驭教材的能力提出新的考验。探究多了,教参内容却少了,如果教师不知新、老教材有何区别与联系,在知识点和挖掘教材的“深度”上就很难根据新教材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创造性地教学,尤其对开放性的探索。教师观念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因为新教材要求较高。其次,讲课模式也提出挑战,新教材内容生动,知识面广,如何把生动的教材,变成生动的课堂,使学生真正学到系统、严密和“适度”物理知识。评价上,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能否为后继学习进一步奠定良好基础。这些都有待我们进一步学习和探究。

  在学习课标上,我们这几年也走出去拜师、学艺方面也下了大力气。理解了新教材符合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要求,它面向全体学生,希望人人都能获得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同时又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一些新知识出现并不一定要求学生掌握很多的物理内容,而是要求学生通过物理的探究活动,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锻炼科学探究物理规律过程的能力。比如“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凸透镜是一个很简单的光学仪器,却是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的关键构件,用两个凸透镜简单组合还能制成一架简易望远镜、显微镜。还有在教材的安排上说话(声音)、看(眼睛的原理),天气变化(物态变化),简单的电学知识,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学到更有价值的、富有实际应用的物理。另外,新教材内容设置,还有意识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结合当地的情况,亲自实践,增强学生学习后继知识的积极性。

  新教材中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亲身经历、体验,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的思维方式和人格魅力。新教材实施过程中,学生死气沉沉、钻牛角尖式的学习少了,代之而来的是提出问题、假设猜想、设计实验、合作探究、交流或者自觉收集信息、数据、资料、探索性实践等活动,学生课堂气氛活跃了,课后目标也明确了。如八年级第一学期的“凸透镜成象”一节,在新教材中特别增加了学生实验的环节,让学生体会虽然是同一个凸透镜,在不同的位置却能成不同的象,在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为后面的显微镜,望远镜,眼睛的结构,人带的眼镜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外在试验给学生增加一些有关的实验内容:如用纸把凸透镜遮住一部分让学生观察凸透镜的成象,让学生拿着凸透镜观测近出和远出的物体,看有什么区别,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同时也是知识系统化。同时也告诉了我们老师:有些实验可以放手让学生去体会,总结,效果会更佳。在课堂45分钟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地探索、经历体验和感受,获得必要知识,教材选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具有时代气息的现象、模型。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中的例子,非常生动,有意义。比如“眼睛和眼镜”这一节时,生动的实例有:“给你一个老花镜”,“你能测出它的焦距和它的读数吗?”,学生的积极性特别的高,分别把放在自己面前的凸透镜拿起来设计实验方案,在教材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学生对这些新颖的小实验,很感兴趣。

初二物理教学反思6

  压强是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因此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验探究来学习。对于“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指的是如果知道压力、受力面积、压强这三个量中的两个,能够通过概念的理解或公式的变形计算出第三个,不要求与其他公式综合进行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这项要求,既是为了使学生深入学习压强的概念,更是使学生能把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因此教学中要注意:

  (1)加强实验。在教学中尽量安排探究性学习活动,活动要具有实验操作方便、规律性强、结论容易获得的特点,适宜初中学生探究。如: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让学生通过进行自主研究,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从中获得最直接的、生动的实验事实,使学生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从收集的证据中,总结和归纳规律性的`知识,初步学习归纳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实验的成功中获得愉悦,为提高学习能力和自信心打基础。

  (2)注意教给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要注意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学好知识。允许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获取或深或浅、这方面或那方面的知识,不仅不会使学生对物理产生为难情绪,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如:“液体内部压强规律”,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必须知道的,但关于液体内部压强公式,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能力选择学习,给学生一个自由空间。

  (3)在教学中,都要从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入手,使学生体会到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认识到:物理学是有用的,知识渗透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支柱,对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起重要作用。基于这种考虑,教学中可多增加一些小实验、小制作等活动,习题中尽量设计一些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的题目,为学生提供运用和巩固所学的知识的机会,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成长。

初二物理教学反思7

  初中物理,是在小学“科学”的基础上,并以数学知识为辅助,开展的一门观察和解释自然界中,人们生活周围出现的一些现象学科。所以要学好物理,对学生的要求很高,既要有扎实的语文功底,还要有熟练的数学运算潜力,并要养成良好的物理思维方式和推理潜力。

  因此,在初中物理的日常教学中,按照《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依照启发式教学的原则,我设计了四个教学步骤。(1)让学生产生好奇。(2)让学生主动提问。(3)让学生用心探索。(4)让学生自主追求,来培养学生的潜力。

  一、让学生产生好奇

  好奇作为思维的先导,它是成功的起点。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想法去解决问题。

  初中物理(人教版)开篇就讲到搞笑的物理现象,列举了几个好奇的实验。我一一在讲台上演示出来,边做边问:“为什么没给水加热,它就会沸腾?”“乒乓球为啥不掉下来?”“空心牙膏片为什么在水中可沉可浮?”随着一个个的提问,造成一个个悬念。学生很快“磁化”般地被紧紧吸引住,多么好奇,多么搞笑,吊起了学生的“胃口”,从而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兴趣和急待解决问题的求知欲。

  所以,每一堂客,我透过自己的语言、行动和要求去影响学生,提出或制造一个个与教学资料有关的悬念,让学生产生好奇,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诱发他们的追求。

  二、让学生主动提问

  学生在好奇心理的驱动下,就会主动的去了解问题,认识问题的本质。这就需要他们具有必须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思维推理潜力。他们之间就会出现必须的讨论和争议,并会不时的请教老师来评判。教师此时要善于鼓励和保护他们的这种学习热情,引导他们深入分析,着重培养他们的良好思维方法。

  在学习“光的色散”后,学生对“彩虹”充满好奇,透过自己的学习,相互讨论,认为只有在特定雨天后才能看到,平时看不到,而有些学生主动提问,怎样才能看到“彩虹”?我就用三棱镜,当上午或下午有太阳光时,带领学生到室外背向太阳光站立,用口斜向上喷射水雾时,他们就看到了一道人造小彩虹。再透过师生共同讨论,构成共识,解决了学生的提问,增长了学生的知识。

  在学习完“测量物理的密度”,学生了解到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用量筒测物体的体积,再运用公式计算物质的密度。有些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

  (1)怎样用天平、量筒、水等测金属块得密度?

  (2)如何用,怎样用天平、烧杯、水等测金属块得密度?

  (3)怎样用量筒、水等测金属块的密度?

  (4)怎样用弹簧秤、水等测金属块的密度?

  (5)怎样用天平、量筒、水等测金属块的密度?

  (6)怎样用准确的砝码、直尺、水等测金属块的密度?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说明他们在掌握现有的知识上,向前跨了一大步,去探索一些更新、更难的知识。此时,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兴趣小组,指导他们去设计,并进行实验,解决他们的问题。

  三、让学生用心探索

  产生了好奇,主动提出了问题,就具有了动力。在此时,就用心鼓励他们,自己去探索,物理这一门学科的特点就是观察和实验,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潜力,透过实验学习前人的“创新”。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

  (1)引导学生利用课本做好教材中安排的实验。

  (2)创新机会多做实验,养成勤动手的好习惯。

  (3)用简单器材创造性的做好实验。例如“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让学生准备平面镜,观察手中的钢笔,橡皮擦等在镜中的像,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等,再开展讨论,让学生得出自己的结论,并与课本结论进行比较。我不断发问:看到什么?说明什么?结果是什么?内在联系是什么?成败关键又是什么?

  再例如,学习“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时,学生心中都认为100W灯泡必须比40W的灯泡亮。此时就要鼓励学生动手实验,亲自去探索一下,帮忙学生设计好实验,让两个灯泡(220V、40W、220V、100W)分别接在教室的插座上,哪个灯泡更亮?学生讨论,再将两灯泡串联接入电路,让学生观察哪个灯泡更亮?学生讨论,使学生透过自己的探索加上我的指导,解决了心中的困惑。总之,透过实验,观察认识,理论和实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辨别存在于他们周围模糊不清的事物,培养了认识事物的潜力,对他们的智力发展极其有益,更为以后的学习带给了宝贵的经验和方法。

  四、让学生自主追求

  让学生自主地追求一些自己认为不解的知识,了解一些最新的科学成果,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我结合课本的“想一想、议一议”、“课外阅读”、“小实验”、“科学世界”唤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主动追求。例如《蒸发》一节中,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三个小实验。

  (1)在手背上滴两滴相等的水滴,把一滴涂开,看哪滴干得快?

  (2)在桌子上和手背上涂上面积相同的水渍,看哪个干得快?

  (3)在桌面上涂上大小面积相同的水渍,对其一片吹风,看哪滴干得快?再指导学生找出生活中的应用,基础好的学生写出小论文。再例如,学习了《压强》理解和掌握了压强的概念,物理好处,计算公式,讨论了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生产中的应用。学生从网上、资料中搜查出哪些状况要增大压强,采取的方法是什么?哪些状况要减小压强,采取什么方法?等等。学生不仅仅掌握了课本中的知识,还加强了与现实生活中的联系,这正是素质教育要求到达的目的。学生学习的用心性,主动性就会很高,越学越有劲。在他们以后的生涯中,也会延续这种自主追求的精神,充实自己的精神食粮。

  我认为,教师不仅仅要给学生解惑,更要培养他们自己去想法解惑,到达“活到老,学到老”,只有这样,才能出现创新的人才。

初二物理教学反思8

  物理是初二学生刚接触的一门新课程,学生表现出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在如何学好这门课程,学习方法上似乎有些茫然不知所从。

  通过一个月的教学实践,特别是通过对第一章第一节和第二节两节练习试卷的分析,发现我在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对学生了解不够,对学生关注不到位。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满足于教给学生知识和结论,更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新课标渗透了STS(科学、技术、社会),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教学中,我对新课标的这两点要求认识不够,弱化了学生关注生活、运用物理走向社会的能力培养。

  2、有时课上讲得太多,学生练习得太少,没有把握好校正时机,基础知识夯实得不牢固。

  3、对学生认知过程认识不够。对一些知识的讲授时,总自以为很容易,满以为自己讲解的清晰到位,没有能随时观察学生的反映,而一笔带过。没有认识到学生的认知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并不是马上就能接受的,对于一些重点特别是难点的.知识点,不但要讲透而且要针对性地加强练习、加强运用。没能随时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方式和思路,准确流畅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达到共识。

  在今后,我将从以下方面来改进教学:

  1、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继续做好分层教学,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后进生辅导。

  2、对基础知识讲解透彻、分析细腻;准确把握重点、难点,避免课堂教学中,重点知识不突出,误将“难点”当“重点”讲的现象,避免重点、难点错位、失衡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下降的现象。

  3、向扎实有效课堂努力。力求多种教学模式并用,教学方式形式多样,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运用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等有效的学习形式。

初二物理教学反思9

  《机械运动》运用了较多的时间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的相对性进行试验和讨论,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对于这个环节的处理,我收集了大量的视频资料,以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其中有一段特技摄影的视频,学生观看后体会到了“参照物”这个物理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经验与教训:本堂课由于内容较为丰富,也比较贴近生活,所以可选取的多媒体资料很从质量和数量两方面都较高,因此在选择上必须注意如何取舍,原本选取了将近20段视频资料,但在授课时反而出现了时间不够用,每个片段只能一扫而过,根本无法起到作用,在经过仔细的筛选后,只留下7个片段,将节省下来的时间用来给学生活动和思考,这样一来效果反而好了。教师的语言必须有效而精炼,指向性强,否则后引起学生听觉疲劳,教学效果反而不好。综上所述:本节课的总体效果是较好的,知识点也落到了实处,学生的参与度也较高,学习效果良好。但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推敲和改进,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精益求精,争取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今天上的是机械运动第二课时,讲新课前,先进行上节课知识点的回顾,进行回顾的过程中,部分同学对参照物的理解仍然有所欠缺,不知道怎么准确去判断参照物。

  课后的习题仍要加强。然后进行新课的讲解,课堂上,先问学生,学校马上要召开运动会了,陈老师是如何选拔运动员的。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罗列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如何给出这两种方法选拔出来的运动员的成绩,让学生比较每一种方法下运动最快的运动员是谁,之后,让学生比较这两种方法下,两个运动员运动的快慢,这时就需要学生计算并思考,对于有两个变量的情况下如何能够比较两人的运动快慢呢?需要用到一个新的物理量即速度,以此讲述速度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然后反过来让学生两解决刚刚留下来的问题。之后对于速度的单位间的换算进行讲述,让学生明白单位间的换算该如何进行。

  本课程是八年级物理教材中第二章第一节课,在知识的要求上,主要是“知道”和“了解”,本课程的内容不多,但对于初学物理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如何恰到好处的设计好教学,让学生能有较高的兴趣来参与教学活动;如何深入浅出的教学,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习物理,这是两个很重要的问题,解决的好,就能上好这节课。同时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的'科学规律解决问题,还要让学生初步领略到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形成对自然的亲近、热爱、和谐共处的情感。

  作为一节概念课,如果只是死板的表达知识内容并加以一些练习,效果可能是不会太好。本课程教学设计,从实际出发,从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出发,通过例子,引导学生从实例中总结出规律,引发对规律的思考,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并且在解决一些实际的例子的时候,掌握对知识的运用。课堂上,用多样的多媒体课件,来展示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对学生的感官予以较为强烈的刺激,加深其对知识的印象。

初二物理教学反思10

  一、"摩擦生电"

  尽管对旧教材很熟悉,但在备课过程中,我发现新教材进行了大幅度修改,将原本三节课的内容压缩成了一节课,并且删除了关于摩擦生电原因的部分。作为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第一节课,摩擦生电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尽管他们在小学自然科学课程中已经学过一些相关知识,但是在这个阶段,我们仍然需要从头开始讲解。因为从电的发展历史来看,人类首先获得的是静电知识,而静电又是电学的基础知识,因此学好这部分内容可以帮助学生为后续的电学知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开个好头非常重要。为了上好这节课,我们需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合理运用实验,并组织有趣的学生活动,使各个部分的知识衔接和过渡自然而流畅。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优秀的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我们应该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课堂上,我们要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然而,在我的这节课中,由于学校缺乏足够的实验设备,我没有能够实现小组实验,只能进行演示实验,而且讲解过多,留给学生亲手操作的时间较少,这是我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学无止境,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1。 在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让学生预先讨论实验方法。在这方面,我没有做好准备,应该提前制作学案或者列出表格,让学生在完成实验后记录下实验现象。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实验现象较多,学生难以记住,总结起来也比较混乱,容易出错。

  2。 在本节课中,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的效果不是很好,主要与温度有关,加上手部有汗液,但是实验效果还可以接受。

  3。 课堂达标检测未能妥善安排。

  4。 在语言表达方面,我还需要更加精炼,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和表达。

  5。 在板书书写过程中,由于紧张,出现了一个遗漏的字,但并未影响知识的准确性。在这方面,我还需要加强锻炼。

  总的来说,我认为这节课的整体表现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但是也让我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收获颇丰,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一定会有所帮助。

初二物理教学反思11

  很多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所以在物理教学上,我得出了以下几点反思。今天网友就来分享初二物理教学反思范文,请各位读者好好欣赏和借鉴。

  新教材在内容安排上,给教师增加驾驭教材的能力提出新的考验。探究多了,教参内容却少了,如果教师不知新、老教材有何区别与联系,在知识点和挖掘教材的“深度”上就很难根据新教材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创造性地教学,尤其对开放性的探索。教师观念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因为新教材要求较高。其次,讲课模式也提出挑战,新教材内容生动,知识面广,如何把生动的教材,变成生动的课堂,使学生真正学到系统、严密和“适度”物理知识。评价上,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能否为后继学习进一步奠定良好基础。这些都有待我们进一步学习和探究。

  在学习课标上,我们这几年也走出去拜师、学艺方面也下了大力气。理解了新教材符合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要求,它面向全体学生,希望人人都能获得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同时又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一些新知识出现并不一定要求学生掌握很多的物理内容,而是要求学生通过物理的探究活动,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锻炼科学探究物理规律过程的能力。比如“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凸透镜是一个很简单的光学仪器,却是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的关键构件,用两个凸透镜简单组合还能制成一架简易望远镜、显微镜。还有在教材的安排上说话(声音)、看(眼睛的原理),天气变化(物态变化),简单的电学知识,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学到更有价值的、富有实际应用的物理。另外,新教材内容设置,还有意识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结合当地的情况,亲自实践,增强学生学习后继知识的积极性。

  新教材中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亲身经历、体验,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的思维方式和人格魅力。新教材实施过程中,学生死气沉沉、钻牛角尖式的学习少了,代之而来的是提出问题、假设猜想、设计实验、合作探究、交流或者自觉收集信息、数据、资料、探索性实践等活动,学生课堂气氛活跃了,课后目标也明确了。如八年级第一学期的“凸透镜成象”一节,在新教材中特别增加了学生实验的环节,让学生体会虽然是同一个凸透镜,在不同的位置却能成不同的象,在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为后面的显微镜,望远镜,眼睛的结构,人带的眼镜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外在试验给学生增加一些有关的实验内容:如用纸把凸透镜遮住一部分让学生观察凸透镜的成象,让学生拿着凸透镜观测近出和远出的物体,看有什么区别,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同时也是知识系统化。同时也告诉了我们老师:有些实验可以放手让学生去体会,总结,效果会更佳。在课堂45分钟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地探索、经历体验和感受,获得必要知识,教材选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具有时代气息的现象、模型。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中的例子,非常生动,有意义。比如“眼睛和眼镜”这一节时,生动的实例有:“给你一个老花镜”,“你能测出它的焦距和它的读数吗?”,学生的积极性特别的高,分别把放在自己面前的凸透镜拿起来设计实验方案,在教材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学生对这些新颖的小实验,很感兴趣。

  培养差生非智力因素的途径是多方面的。这里,仅介绍我对三种类型差生进行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情况。

  (一)强化自制,控制自我。

  统计资料表明,由于自我控制能力薄弱而成为差生的比例较大。调查中,我发现他们的自我意识还是比较强的,有一定的评价别人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例如,在他们的心目中,物理学得好的学生往往是学习成绩优秀,观察能力、实验能九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都很强的学生。当问他们想不想向这个标准靠拢时,几乎都说心里想达到,但做起来太不容易。他们之所以想的做的不能同步,是由于不能控制自己,容易受外界的干扰。调查中还发现,这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往往同兴趣、情感、意志等有关。针对这类差生的特点,我做了以下一些转化工作。

  1、激发差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首先,根据物理的特点,引导差生正确认识学习物理的目的和社会意义,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强化内驱力,增强自制力。其次,在教学中严格把好教材深度关,注意突破难点。在习题教学中,重视物理过程的分析,并充分运用实验的优点,采用灵活新颖的教学方式,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乐于学习。

  2、锻炼差生的意志,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

  差生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情绪波动大,意志薄弱,缺乏毅力,害怕困难和挫折,这无疑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因为学习是一件充满困难和挫折的事情,物理又是一门较难学的学科。因此,我注意引导他们把战胜困难,攻下难题当作一大乐事,让他们在合适的练习中磨练克服困难的意志,能搞到在情景中循序渐进,合理上升,产生向上攀登的情感。通过不断地磨炼,不断地战胜一个又一个学习中的困难,这样,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就会逐渐提高。

  3、教会差生听课,培养注意品质。

  差生的另一特点就是注意力不稳定,常常被某些与上课无关的事情所干扰。为此,我要求他们勤记笔记,并尽量向他们多提些力所能及的*题,以引起他们的注意。此外,我还组织这类差生召开座谈会,邀请物理成绩好、自我控制能力强的学生言传身教。还组织一些竞赛活动。有时故意把时间搞得长些,以促使他们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

  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初中物理教学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入门和启蒙,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了解并适应学生心理特点有很大的作用。

  就初二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而言,他们一方面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同时好动、好胜、好玩。但学习积极性与短暂的“直接兴趣”挂钩,遇到较抽象理性的物理知识时,这些小困难会很快使他们失去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最后导致初中物理教学的失败。因此教学一定要适应学生心理特点。好奇作为中学生心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培养好奇心,能使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教学中应有意识进行引发和激励,如:精心设计相关情景,充分利用相应实验和小故事。好问,是中学生心理的又一特点。中学生已有一定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和生活经验具有过渡性的特点,他们的认识由经验型向思维型发展,学生好问的积极性应得到及时鼓励和尊重,教师要善于设问,以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和分析问题,回答问题的能力。好动,是中学生积极思维的和一种表现。精心准备探索性实验器材,精心设计探索性实验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动心理,提高学习兴趣,提高观察力和实验素养。好胜,是中学生极为宝贵的一个心理特点,有利于他们形成平等竞争的品格。可把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有意识让学生争论,在争论中培养勇于创新的思维习惯。好玩,是中学生的天性,要启发学生,在玩中求知,玩中创新,玩得有出息,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玩的天性,合理安排课堂时间,鼓励学生做课外小实验,在玩中学,学中玩。易受挫折是中学生心理弱点。在学习困难知识时,学生易受挫,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应鼓励学生培养和锻炼意志品质,多表扬学生的闪光点,多挖掘学生的优点,鼓励他们的信心,多与学生沟通,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不能一棒子打死,要了解他们犯错误的原因。给他们讲科学家、伟人的故事,学习他们经历了困难的历程,历经了磨难,最终克服困难的精神。激励学生确定短期学习目标,为目标不懈地努力。

  总之,初二物理课堂教学要适应中学生心理特点,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因与外因,从而有效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率,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的人才。

  初二物理对学生是一门新的课程,刚接触到这一门课时,学生往往有新鲜感,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但很多学生只停留在兴趣上,或者时间一长,很多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所以在物理教学上,我得出了以下几点反思:

  一、多做实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更有主动性,而这方面教学方法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会使课堂更有趣!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我们应该利用学校以有的条件,尽量多做实验。在研究光的色散现象时,我利用三棱镜让同学们观察白色光的色散现象。我还从生物实验室借用了试管,让同学们研究敲击装有水的试管时,到底是不是空气的振动发出了声音。还有,在讲究凸透镜的习题时,我利用实验室里的凸透镜让学生们自己观察,并总结实验的结果。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加深了同学们的印象、和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课外,我还要求同学们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己多做物理实验。在学习色光的三原色时,我就要求同学们,利用自制的放大镜(装有水的圆形塑料瓶)观察自己家的电视机的颜色,是否是由红、绿、蓝这三种颜色的色光组合而成的。

  二、让同学们学会观察,多观察。

  首先,我上课时尽量多做演示实验,让同学们仔细的观察。并积极的思考总结实验结论。对错误的结论,并不是马上指出,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是课堂上的演示实验,毕竟是有限的,而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却是很多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多联系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表扬那些善于观察,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仔细观察过的学生,加以表扬,以鼓励同学们多去观察一些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一些问题。如果没有学到过的知识,就通过自己查阅资料,同学间的相互讨论,还有问老师来解决。让同学们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物理的乐趣。

  三、尽要让学生自己去调查物理知识的应用。

  看看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有哪些例子。通过学生自己的参与,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将我们所学的知识,再用来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物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噪声,同学们可以利用我们所学过的减弱噪声的三个环节来控制噪声。也可以利用回声,来估测一些生活中的距离。这样,同学们既可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又会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热爱,对拥有知识的自豪感,也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四、不要让学生对物理产生恐惧感。

  刚接触物理,在带给同学们新的知识的同时,也让有些同学产生了恐惧。教师要了解学生对物理的学习状况,要求他们写物理总结,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物理的动向。对感到物理有困难的同学,及时进行问题的解决。不让他们的困难和疑惑,越积越多,从而感到物理很难,一点都不懂。从而逐渐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

初二物理教学反思12

  对于学生而言,学生是主体,教师的观念应该改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个人认为传统的教育方法已经不太适用,我们应该让学生大胆的去猜想,不能对于学生的猜想不加考虑的一票否决,当有学生问到:房屋究竟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人站在车里向上扔东西东西会怎么样物体为什么下落而不向上掉?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为什么却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如果当初牛顿没有在苹果树下看书或者牛顿坐在榴莲树下看书等等。

  这些问题的提出无疑是学生的创新思想,学生的思想很活跃,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是我们教师所不及的,当我们所讲到这些知识的时候的答案也就一目了然的呈现出来,对于学生提出的答案当他们知道答案后印象非常深刻,这样不断的质疑不断的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开端。物理可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学生可以从生活中去找到问题也可以从生活中找到答案。这样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学习物理打下一定的基础。

  任何一门学科、一项技术都是以兴趣为先,物理也不例外。对于学生而言应提高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让物理从生活中发现,也要让物理走进他们的生活特别是一些生活中有趣的实验比如说降落伞实验比谁的成果下降的速度慢,自制电动小车实验比比谁跑的远、谁跑得快,这些实验都是学生所喜爱的,因为这些都贴近于生活中的玩具,但在物理中让玩具变成工具。还有很多的有趣的实验都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物理兴趣。

  物理是以实验为主的学科,所以实验必不可少,当然由于学校的实验条件限制,不能够达到所有事实验都能够做的目的甚至一些实验不能进行。那么教师可以根据实验的目的、基本步骤自制生活中的小实验,比如说:声音是怎样的?音是有振动产生的,但是我们要以实验的方法去告诉学生,这节的.实验器材需要音叉,我们不能说没有了音叉这个实验就不能做,教师可以改进方法,在没有音叉的条件下,我们可以用学生常用的刻度尺(直尺)放在桌边,让学生拨动刻度尺,当刻度尺振动的时候声音也及产生了,当用手按住刻度尺的时候发声停止,这样简单的小实验既让能每一位同学动手做,也让学生了解了声音产生的原因————振动,学生知道这些事生活中的实验,也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从而学习也就不会产生很大的困难。有很多的同学都是学习物理很困难,其实初中物理是从生活的实践出发,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产生及过程,所以物理的学习不是盲目的记一些概念,关键是掌握实验方法,是一个动手动脑的过程。

  对于复杂的实验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告诉学生实验的过程,不能简单按照教材所说来告诉学生,这样做法让很多的学生很疑惑,甚至根本不知道方法的原因、过程、影响从而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总之物理的教学方法是重点但兴趣是前提,是我们教师应该考虑的重点问题。

初二物理教学反思13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物理实验自始至终都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实验教学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是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获取知识的重要过程和载体。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是初中物理重点的测定性实验之一,该实验是有一定难度的实验,对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思维能力的要求都比较高。为突破此课的教学,提高学生实验的规范性,进而提升学生对此实验的理解,同时也将自主学习的模式引入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选择了“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这节内容作了尝试。

  这是一堂集实验讲解和实践测量的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从“教学目标”出发,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我认为这节课作为实验课,是成功的一节课。成功的因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教学中充分以学生为主体。

  课堂伊始,设计了小组汇报的环节。小组在课前对预习内容的讨论,由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其中无论是实验原理、器材的选择、实验步骤、有关实验的思考等等都由学生讲解并演示,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加以指导;而且,在其后的课堂教学中,也重视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实验的过程,培养组内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

  (二)任务导向型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通过设计课前预习卡(即学案)这一有效的引领方式,使学生在实验前对实验内容已经有了充分的思考,提高了学习效率,任务明确,吸引学生投入学习过程,引起学生注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突出了物理实验教学,坚持实验贯穿始终。

  物理是实验学科,很多物理现象都要通过实验去呈现、去验证。本节课,物理实验贯穿教学全过程,从实验仪器的观察与调节,器材的组装与测量,机械效率计算和分析,都给每位学生提供实践与思考的平台。为确保学生实验成功,给学生充分操作的时间,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实验过程,不但可以体验科学的操作过程,提高操作技能,而且能够进一步唤起学生“学物理”的兴趣,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加入了对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实验观。

  教学尾声处,利用反思的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对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即:实验原理———所需测的物理量———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数据计算——数据分析。方法明确,并结合实验,让学生对科学的研究过程有所体会,提升了学生的实验观。坚持下去,必能提升学生对实验过程的科学思考、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种能力。

  (五)作为教师,指导有效。

  实验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同时老师要加以适当的指导,才能使实验更为有效。

  此课整体与个别指导到位,如学生实验前,我将实验简单归纳为“先组装器材,再测四个物理量,最后计算机械效率”三个主要环节,使学生更加明确了实验测量思路;又如学生实验时打出幻灯片,以图形加文字的形式,将实验的注意事项标注其中,使整体指导有效;另外,讲课很清晰,针对学生的问题精讲,语言简练到位。

  (六)充分的基础支持。

  本实验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较高,实验能顺利地进行,体现出有充分的实验技能基础的支持,充足的器材支持,充分的实验思路的支持、实验方法的支持。

  但本节课仍有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一)测量与拓展如何处理。

  测量与拓展如何处理?如果完全按教材实施,课容量较大,而且学生的水平有限,达不到短时间内的精确测量。面对时间的客观因素限制,可处理为:将测量作为重点,而拓展只是作为下一个探究课的课题引入,拓展部分为以后提供假设;或者,分组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最后进行整体数据分析。我个人认为前者较好的处理了两者的关系。

  (二)交流与评估。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应给学生再多一点时间,让充分学生进行展示。对于典型测不准或测很准的小组进行互相交流,通过对比分析,深刻挖掘学生测量、思考中所存在的问题,规范实验操作,反思实验过程,达到提升认识的目的。

  (三)对突发事件处理欠灵活,经验还需多积累。

  对课堂出现的突发情况估计不足,导致课堂上,对于学生实验数据不足的突发事件处理不灵活,这也是我教学经验不成熟的表现。课后对突发事件的思考,带给我种种灵感,让我深刻体会到怎样的程度才是充分备课、备学生。只有充分理解并紧握住实验背后的线索——即实验目的,才能很好的面对各种突发事件。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进一步研究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从学生的兴趣和感知水平出发,设计更合理的教学环节,在教授过程中进一步完善自主学习的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

  同时还要加强学生思维的发散,使之学习、掌握、应用多种科学探究方法,做到“授之一渔胜过授之一鱼”;在学生的探究实验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指导,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轻松气氛中学习;注意学生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全面提高课堂效益。

初二物理教学反思14

  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初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我在过去的教学中,只是单纯的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愿望和学习方式的注重。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使我认识到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来满足新课程的要求。把教师和学生从繁重的教学和学习中解放出来,给他们更大的个人发展空间,并授之于探究物理科学的独立思维能力,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结合本学科的特点,针对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调整和创新。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说得多,做得多,学生说得少,做得少。我通过08年最后一节探究串联电路电流关系的实验教学后“惊喜”的发现。过去老师讲,学生被动的听,效果不理想。在现在的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等形式进行实验,开展学习。让学生自由探索,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总结规律。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也经常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学生交流,学生说:“老师鼓励的话多了,比以前和蔼可亲了,上课经常能够联系,接触社会实际,从生活中来学习,并把学到的物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日常的生活中多了思考,还做过家庭小实验,学习起来比以前更轻松,对学习也比以前更有兴趣,更积极了,也感觉到物理并不是那么枯燥乏味了,而是生动有趣的。”他们的谈话对我触动很深,使我认识到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之所以不能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灵活地应用到新的实际情景中,是由于我所教知识都是经过简化处理(理想化、模型化)后形成的结构性知识,而忽视了知识的结构和形成过程,具体表现在:

  1.孤立地讲解复杂事物的各个部分,以为重新整合这些部分时,各个部分的特征仍能保留。例如我认为,把基本概念、基本规律都讲清楚了,学生自然会解决综合问题了,从而忽视对综合问题的处理及讲解。例如:有个实际问题都是用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综合起来就能解决的,可大多数学生为什么不会?开始我认为是他们做的题还不够多,这就产生了“题海战术”。

  2.将连续性的事物,分割为两个极端,将连续的过程分解成断续的步骤。例如:电路的连接方式既有串联、并联,也有非串非并的连接方式但我们给出的知识结构只有两类。通常我们把复杂的运动过程进行分段处理,这对许多问题都行之有效。

  3.孤立地处理实际上极其相倚的`概念要素,散失了它们相互作用的一面,“瞎子摸象”就是如此。有些同学在处理问题时缺少对整体的“大局观”,或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是这种结果。

  与实际相分离的。在这一知识体系的建立过程中,虽然也讲一些实例,但由于多从单一角度分析或过分简化,学生仍未能将他们头脑中的知识体系与实际问题很好地结合起来,实例处于一种“游离”状态。

  针对以上几点,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切实贯彻物理教学“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原则,应用好学校现有实验用具和教学资源,真正把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看待,比较多地采用学生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弄清确立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依据,明确由这些现象、过程,提出哪些问题需进一步研究,在研究中采用什么方法,得出什么结论,这些结论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是什么,明确解题的关键和格式。学生在我的指导下,通过自己动眼、动脑、动手、动口(“四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探索物理知识的能力。

初二物理教学反思15

  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初中物理教学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入门和启蒙,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用心性,了解并适应学生心理特点有很大的作用。

  就初二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而言,他们一方面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同时好动、好胜、好玩。但学习用心性与短暂的“直接兴趣”挂钩,遇到较抽象理性的物理知识时,这些小困难会很快使他们失去学习兴趣和用心性,最后导致初中物理教学的失败。因此教学必须要适应学生心理特点。好奇作为中学生心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培养好奇心,能使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教学中应有意识进行引发和激励,如:精心设计相关情景,充分利用相应实验和小故事。好问,是中学生心理的又一特点。中学生已有必须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和生活经验具有过渡性的特点,他们的认识由经验型向思维型发展,学生好问的用心性应得到及时鼓励和尊重,教师要善于设问,以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和分析问题,回答问题的.潜力。好动,是中学生用心思维的和一种表现。精心准备探索性实验器材,精心设计探索性实验过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动心理,提高学习兴趣,提高观察力和实验素养。好胜,是中学生极为宝贵的一个心理特点,有利于他们构成平等竞争的品格。可把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有意识让学生争论,在争论中培养勇于创新的思维习惯。好玩,是中学生的天性,要启发学生,在玩中求知,玩中创

  新,玩得有出息,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玩的天性,合理安排课堂时间,鼓励学生做课外小实验,在玩中学,学中玩。易受挫折是中学生心理弱点。在学习困难知识时,学生易受挫,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应鼓励学生培养和锻炼意志品质,多表扬学生的闪光点,多挖掘学生的优点,鼓励他们的信心,多与学生沟通,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不能一棒子打死,要了解他们犯错误的原因。给他们讲科学家、伟人的故事,学习他们经历了困难的历程,历经了磨难,最终克服困难的精神。激励学生确定短期学习目标,为目标不懈地努力。

  总之,初二物理课堂教学要适应中学生心理特点,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因与外因,从而有效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率,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的人才。

【初二物理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初二物理教学反思07-17

初二物理教学反思08-08

初二物理教学反思(精华)07-30

(集合)初二物理教学反思07-24

(优)初二物理教学反思11-20

初二物理教学反思范文10-02

初二物理教学反思通用05-24

(优选)初二物理教学反思10-25

初二上册物理教学反思07-05

物理教学反思 物理教学反思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