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15篇【荐】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1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在鲁迅先生去世九年后,回忆、怀念鲁迅先生写下的文章,体现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伟大人格,表达了作者对伯父的深深怀念。我在教学中主要做到以下三点:
1、情感渲染,引起共鸣。学生不是无情物,只是未到动情时。在教学中,我用音乐和图片来配合导语,创设浓浓的悼念情境,使学生在课始就对鲁迅以及文章产生浓厚兴趣。
2、概括标题,提高能力。学生是一幅未着色的画,是一首未谱完的曲。在小标题的拟定中,引导学生将书读通,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师在此环节中无须照本宣科,更不必让学生答出预设小标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思考内容,以学生概括总结的小标题为板书对象。
3、以想促悟,读中悟情。“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间的对话过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批画词句,体会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尤其是鲁迅所折射出的'人物精神。学生通过层层深入的朗读——个别读、齐读、男女生读、引读,在朗读中感悟词语,在感悟中激发思维,在思考中想象画面,在想象中得到情感的升华。如在“救助车夫”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前文“燃放焰火”中鲁迅先生的神情,与看到车夫在黑暗社会中举步维艰的深思进行强烈对比,从而,体会到伯父的爱憎分明。
在这一节语文课的教学中,我感悟到指导朗读,除了可以创设情境,再现教材的有关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所讲述的画面,激发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外,还可以巧用学生的想象,进行移情朗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文字的魅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2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人教版11册第5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都是关于鲁迅的文章,有鲁迅自己写的《少年闰土》,也有他人对鲁迅的回忆。本文就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在鲁迅先生逝世九周年时写下的一篇回忆录。文中通过“趣谈水浒”““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几个小故事,反映出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他人想得多”的人。我觉得这堂课有这么些值得肯定的地方:
一、补充课外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在教学中,我将课外的巴金先生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穿插在其中,讲完了一个故事,就出示一段相应的段落让学生读一读,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降低了难度,同时也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对鲁迅先生的尊敬和爱戴之情。
二、抓住重点句子深度解读文本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带领学生品读“救助车夫”这个故事,而在这个故事中,我又着重让学生品读着重描写伯父救助车夫动作的句子,抓住一个“跪”字,我先让学生来做一做跪的动作,然后让学生谈谈这样跪着的感觉,当学生谈到这样半跪着脚酸酸的、麻麻的时候,我再进行引申:伯父就这样跪在车夫面前,跪了很长一段时间。接着让学生从文本中找一找,从文本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伯父跪了很长一段时间。孩子们都能认真阅读文本,从时间的变化、周晔的感觉、伯父的动作细致等不同的方面说明伯父跪了很长一段时间。通过这样层层深入地挖掘,孩子们就从一个跪的动作,看出了伯父关心劳苦大众。接着,我再让学生谈:“你觉得伯父这一跪,跪出了什么呢?”由于前面的铺垫,在这一个环节上,学生都能从不同的方面谈出自己的体会。有的学生说:“跪出了伯父的慈爱!”有的说:“跪出了伯父对劳苦大众的关心。”还有的`说跪:“跪出了伯父与劳动人民平等的关系。”……本句中,我从一个跪字入手,使得整个流程自然,达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三、读写结合,拓展文本
这一段中,还有个重要的句子,就是小周晔看到伯父叹息的一句话。在这句话的处理上,我着重是让学生发挥想象,走进伯父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来写一写当时的内心活动。通过前几个故事的学习,以及教学中我穿插的伯父的资料的补充,学生对鲁迅先生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鲁迅先生的爱憎分明的个性,忧国忧民的情怀,因此,很自然地就能将先生此时此刻的无奈、担忧、憎恶之情表达出来,从而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为了让学生将情感更加深刻地表现出来,我没有忘记语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因此在学完了这个故事之后,在音乐的伴奏下和孩子们进行了激情地跳读,而这个跳读的环节为这节课营造了一个很好的课堂氛围,有效地将学生带入文本之中,沉浸在伯父对敬佩与怀念之中。
我觉得自己在教学中存在这样的不足:在教学中我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朗读的指导上没有真正的体现层次性,学生的朗读并没有因为我的指导而提升;同时,虽然我深知“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理念,但是在教学中我还是没有大胆地放手,生怕学生不能体会文中的情感,牵引的太多,学生自己思考的空间太少了。而且,小组合作的讨论有点流于形式。如果我在设计中能将小组合作环节让学生充分地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我再针对学生的交流来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可能更加合适。总之,通过这一次的赛课,我觉得自己受益匪浅,今后在教材的把握上,我会有所取舍,充分考虑课堂的重难点,训练也要有针对性,大胆放手,保证一课一得。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3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1945年写的回忆鲁迅的`文章。作者通过回忆伯父鲁迅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对鲁迅的敬爱之情。
本文共分六段,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由课文的开头向结尾讲,而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以疑问“为什么伯父深受人们的爱戴”入手,从追悼会引出课文前4个故事,再讲结尾。使整篇课文巧妙地结合起来,教学过程重点突出,安排紧凑;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对课文开始提出的问题也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最终得出:伯父是一个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最后反复研读两个“清清楚楚”,体会鲁迅先生当时忧国忧民的神情和给周晔留下的极其深刻的印象,将全文的主旨贯穿起来。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4
叶圣陶说过:“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孜其如,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堪称纪念鲁迅先生文章的经典,课文通过周晔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热爱劳动人民;憎恨黑暗的社会)、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现了人们对他的爱戴和怀念之情。怎么让学生能读懂课文,领会文章中心,感受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呢?这无疑是教学的难点。在上课之前,我对教材进行了深入和独到的解读。以“悼念”这条明线贯穿全课,辅以“关爱”这条暗线统领全文,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会鲁迅先生那中博大的胸怀。
综观整堂课,具体体现在,用“悼念”把文本内和文本外的内容联系起来,把文本和扩展内容结合起来。“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这句话是小周晔失去伯父时的所想所感,也是文章的情感主线,文章以此为情感轴心,回顾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的几件小事。教学时,每讲学一个小故事,再返回到该句的诵读上,以形成一咏三叹的效果。用这样的设计,把文本的主旨提升到鲁迅的博大上来,相互照应,让课更显精致。
“救助农夫”这一个小故事浓墨重彩,从鲁迅的那几个动作入手,通过对“半跪”的.分析,让学生说出了哪个动作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中。然后再让同学们想象,通过想象让画面动起来。最后让学生们去找鲁迅跪了多长时间,通过3个角度去找理由,让学生有了一种震撼。最后问学生,这一跪,跪出了什么?学生自然能说出很多。再说女佣,这样的一张一弛,舒展自如。
课文中,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理解这个句子是很困难的,因为鲁迅生活的年代离学生的生活很远,学生根本无法体会句子中的含义,这时就需要教师恰当的引导,启发和点拨。这里我及时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鲁迅面对白色恐怖坚持斗争的资料,让学生了解鲁迅说这句话的社会背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开拓思路,使学生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句子的含义,感受鲁迅敢于同反动势力作斗争的品格。
课堂点拨关键是教师能明察学生思维的火花,及时加一把火。学生在遇到疑难、把握不准时,教师及时指点思考分析的途径,拨通知识理解上的关卡,拨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的研讨活动得以继续进行,凭机智的点拨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这节课中尚有不足之处,如语言文字训练尚欠到位;鼓励学生谈出带有个人情感的见解,鼓励创见性的发言还做得不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5
【教学实录】
学校里开展评教评学活动,我决定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第二课时,我先作适当的引导,然后进行救护车夫这一事件的教学。我要求学生先读一读这件事,并叫学生用波浪线线画出颤动自己的心灵的句子,且思考是什么触动了你的心灵?
下面是教学实录:
师:谁来读一读让你的心灵为之一颤的句子。
生:读句子。
(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师:你能说一说这两句话为什么触动你的心灵吗?
生:我觉得周晔的爸爸和伯父非常关心车夫,具有助人为乐的精神。
师:是啊,一个助人为乐的人,怎能不让人感动呢?请你再读一读这两句话,读得让大家都能有所触动,好吗?
生:再读这两句话。
师:你们看课文的插图。
(周晔父亲和她的伯父救护车夫的图片。)
师:鲁迅哪个动作最让你感动?
生:半跪着。
师:你们大家都赞同吗?
生:赞同。
师:谁来做一做“半跪”的动作。
生:一个学生上讲台做了一个半跪的动作。
师:你觉得半跪着有什么感觉?
生:有点吃力。
师:让我们再快速地、有选择地读一读这件事,想一想:鲁迅为了谁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半跪了多长时间?
生:朗读与思考。
生:鲁迅为了一个车夫在北风怒号的条件下跪了很长时间。
师:一下子就能找出“北风怒号”这一关键性的词语,你真了不起。
生:鲁迅为了一个普通的车夫在寒冷的条件下跪了很久。因为事情开始的时候是黄昏,而事情结束时已是天黑了。
师:你真会读书,连黄昏、天黑了这一时间的变化都逃不过你的眼睛。
生:鲁迅为了一个没有地位的车夫,在天气恶劣的条件下,跪了很长时间,因为他们把车夫扶上车子,还拿镊子给车夫夹碎玻璃片,有硼酸水洗脚,敷药,最后还要扎绷带。在寒冷的条件下要完成这些动作,肯定需要很长时间。
师:说得多好哇,多会动脑子的一个孩子呀。请你来读一读这两句话,其他同学闭目想象一下这一帮扶的过程。
生:一生读句子,其余学生闭目想象帮扶过程。
师:是啊,就这样在凄风冷雨中跪着的可是当代的大文豪,一代名流鲁迅先生呀!你觉得这一跪,跪出了什么?
生:跪出了他对车夫的关心。
生:跪出了他对劳动人民的关爱。
生:跪出了他对贫苦农民的同情。
生:跪出了他助人为乐的精神。
生:跪出了他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师:说得真好啊。老师真希望你们能把这一经典的视觉形象刻在心里,也希望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陪伴你一生的成长。让我们再用崇敬的心情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生:学生深情地齐读这两句话。
【教学反思】
一、片段人文性的追求
这一片段的教学中,我在“半跪”上浓墨重彩,可谓化了一翻心思,其用意无非是想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鲁迅,走进鲁迅的心灵深处。结果出乎意料的是有位学生竟然说出了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这让我大为振奋。我想,学生一定会记住这一经典视觉形象,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会陪伴学生成长。这就是育人,也可谓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有位教育专家说:什么是教育,只有当学生什么都忘了的时候,他脑子里还能留下的印象,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我想:我的这一片段的教学目标达到了这一育人的效果。我的学生一定会记住这一经典的“半跪”形象,记住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
二、语文工具性的实现
语文教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本片段的教学,老师让学生反复地情读,并结合想象鲁迅帮扶车夫的过程,使学生读思结合,读悟结合,实践了语文阅读教学“以朗读为中心,以情感为核心”的先进教学理念,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促进了学生语言的积累,学生语文素养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
三、能力与习惯的培养
“画出让你的心灵为之一颤的句子,并思考是什么触动了你的心灵?”这一问题的设计从思维与情感两个角度出发,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及从语言中捕捉情感因素的能力。这样设计不仅能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还能培养学生情感的细腻性,丰富学生的情感。
“鲁迅为了谁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半跪了多长时间?”这一问题的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学生从课文中去发现重点词句,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这势必要认真,要思考,要圈画。这也是良好读书习惯的开始。
从本片段的教学效果来看,能力与习惯的培养这两个目标都得以很好的实现了。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6
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为了营造强烈的文化氛围,追求震撼人心的效果,我始终坚持情感体验去把握教材,在上课之前,我对教材进行了深入和独到的解读。以“悼念”这条明线贯穿全课,辅以“关爱”这条暗线统领全文,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会鲁迅先生那种博大的胸怀。综观整堂课,具体体现在,用“悼念”把文本内和文本外的内容联系起来,把文本和扩展内容结合起来。以反映鲁迅先生高尚品质的“深受爱戴”“教育儿童”“顽强斗争”“和蔼慈祥”“同情大众”“关心他人”为小标题,将课文内容进行高度的浓缩和提炼。
“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这句话是小周晔失去伯父时的所想所感,也是文章的情感主线,文? 教学时,我设计周晔在追悼会上的这种情感,在“预习检测”这一环节用回忆引出每一个小故事,在“探究新知”这一环节上再返回到该句的诵读上,以形成一咏三叹的效果。用这样的设计,把文本的主旨提升到鲁迅先生的博大精神上来。相互照应,让课更显精致。
在课堂进行的过程中,对课堂节奏的把握也是非常重要的。“救助车夫”这一个小故事浓墨重彩,从鲁迅先生救助车夫的那几个动作入手,通过对“半跪”的分析,让学生说出了哪个动作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再让学生想象,通过想象让画面动起来。让学生去寻找鲁迅跪了多长时间,让学生有了一种震撼。然后通过设计情境,自然体会到鲁迅先生对劳苦大众的同情。最后反复诵读两个“清清楚楚”的句子,体会鲁迅先生当时忧国忧民的神情和给周晔留下的极其深刻的印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共分六段,我不是按照传统的教学程式,由课文开头向末尾讲,而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以疑问“为什么伯父深受众人的爱戴”入手,从追悼会引出生前的四个故事,最后再讲第一段。这样由“因”推出“果”,很巧妙地将部分和整体有机地衔接起来,整个教学过程重点突出,安排紧凑,气氛活跃,效果显著。这样,随着学习过程的`深入,学生自然而然地对“伯父为什么得到众人的爱戴?”这一问题越来越明白,答案会越来越丰满,越来越完整,最终得出:因为伯父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所以伯父深受众人的爱戴。
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堂课,教学时加大了朗读训练的力度。 默读,小声读,师生角色朗读,引读,重点句子反复读,形式多样。这节课基本上克服了满堂课串讲串问的弊端,做到了“
这节课中尚有不足之处,在“总结提升”、“达标检测”这两环节中对学生语言文字训练尚欠到位;抓住词句,让学生深入细致地去挖掘,与学生产生共鸣还不够深入;鼓励学生谈出带有个人情感的见解,鼓励创见性的发言还做得不够。在今后教学中会不断改进。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7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构筑高效课堂公开课活动,我上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收获良多。课后听了左校长和老师们中肯而精辟的评课意见,静心反思自身教学过程,总结本课教学得与失如下。
本次教学比较成功的地方有两处:
一是调动各种课堂资源创设课文情境,激发学生感情,感受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悼念鲁迅先生逝世九周年的纪念性文章。它回忆了鲁迅先生生前的四件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的品格,表现了人们对他的爱戴和怀念之情。怎么让学生能读懂课文,领会文章中心,感受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呢?这无疑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它,我采用了情境创设办法。首先是结构的安排。在课文的结构上,我跨越时空整合文本,首先在第一课时通过学习第一段创设了吊唁鲁迅先生的场景,并以此为轴心,通过回忆引出四件事的学习,感受鲁迅先生对少年儿童及劳动人民的关怀和热爱。每学完一个故事,再辅以描写吊唁人们表现的资料,铺设“在吊唁的人群中,我看到了工人——看到了农民——看到了学生——看到了......——看到了......”的情感主线,使学生感受到鲁迅先生受到全国各行各业人们的爱戴和尊敬。然后由鲁迅先生之所以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和尊敬,与他“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是密不可分的`”。话题一转,转到了课文回忆鲁迅先生的四件事上。爱之深,痛之切,自然而然激发起对鲁迅先生深切的怀念。本课我还运用了图片及音乐艺术手段创设情境,在渲染气氛上、入境悟情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特别是三段配乐朗读令学生在忧伤的乐曲声中一次次掀起了情感的波澜。
二是能抓住重点词语深入开掘,构建人物形象,并渗透写作方法指导。
在第三个故事中有鲁迅先生救助车夫的场面描写,我在引导孩子发挥想象进入画面后,抓住“跪”字深入开掘,让学生感受到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夜,一位受人景仰的伟人为救助低层劳动人民的长时间的一跪,体会到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关怀和热爱,构建起闪烁着“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的伟大形象。在感受语言文字内涵的同时,我还适时地渗透抓住人物动作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让阅读习得的技巧在写作中得到迁移。
由于个人的水平所限,本课还有许多的不足。首先在时间分配上,第三个故事精讲,花时间太多。第四个故事则略略带过,没有对前面的认识进行深化与提升。例如可以抓住女佣的话品味鲁迅先生在乎什么,不在乎什么,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中心: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其次,本次学习的资源,如课外材料与名言都是老师出示,应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把展示的空间让给学生。此外,本节课在朗读的形式上比较单调,小组学习讨论的机会不多,个别字发音未够标准,都是我以后要注意改进的地方。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8
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采用多种阅读方式促使学生多读,以读悟情。学生在我为他们作以简单时代背景介绍后,学生对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有了较深的认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较深刻了。从而很容易理解鲁迅先生的品质。并决心以前辈为榜样做一个高尚的人,当然通过教学,学生的概括能力也因为练习加小标题而得到了锻炼。
在大问题背景下,进行小专题研究。在自学提示中,我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大问题:“鲁迅先生为什么能得到人们的尊敬、爱戴?”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开放的要求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和自信,也给了学生一个自主感受、自主发挥的思维空间,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理解挖掘蕴涵在课文中的语言文字信息。而后进行的朗读交流活动,学生通过展示独特感悟将个人的发现有效地实现了与别人的共享。从而最大限度地去挖掘相关信息,并积极地对采集来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重组创造,将研究逐步引向深入。将学生的情感与当时的情境想结合,让学生会从天气的阴冷谈到车夫的'可怜,从一个车夫的穷困读到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再引申到严重的社会问题??更值得一提的是学生的生活积累也会被激活,同学们会联系影视中的镜头想象创造,众说纷纭,诉说这个车夫可能经历的种种痛苦与磨难,真正读懂了伯父的叹息,一个令人敬仰的伯父自然而然地展现在同学们眼前。
学生的认识由肤浅到深刻、由感性到理性,最终带来了质的变化。但自身仍存在不足之处,所以我会更加努力地钻研教材,让学生学的快乐。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9
这周我上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在课的伊始,我由回顾内容而迅速呈现课的主旨,开门见山,提纲挈领。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走进鲁迅先生。我发掘了与课文内容、情感相关的大作家巴金的作品让学生参读,对于形成与课文特定情境相一致的氛围,这样有利激发师生的感情。
在救助车夫一部分,教材为了准确地写出鲁迅兄弟俩救治受伤的情景,连用九个动词“扶、蹲、半跪、拿、洗、敷、扎”,突现了鲁迅先生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感人形象。在教学中,我抓住这些有特色的语言,引导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学习领悟。
在教学中我把救助车夫的部分作为重点,深入挖掘。而关心女佣部分则采用明快简洁,一笔带过的方法,制造一种排球中的“短、平、快”的特点。
最后总观全文,要求学生把所有的泪联系在一起,把所有的泪融合在一起,把所有的泪夹杂在一起,把所有的泪糅合在你的心头,让学生去思考一个极其平常而又非常不平常的问题,所有“泪”的交织一刹那间于学生心头凝结成“爱”,凝结成“博爱”。
不过,本课教学中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面,还有待加强。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10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课文的段落以空行为标志,共分五段。课文先写伯父去世后,“我”看到他受到很多人的爱戴。接着触景生情地转入对伯父生前的点滴回忆,分别叙述了四件事:伯父借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伯父在笑谈“碰壁”中抨击旧社会;伯父热情地救护和帮助黄包车车夫;伯父关心女佣阿三。最后总结伯父是一个怎样的人,呼应开头,点明主题。
在学习本文时,由于文章的结构叙述脉络比较清晰,文中又进行了自然分段,因此,我引导学生首先自己来理清文章的`脉络,看文章的每一部分分别写了什么,这样很自然地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在此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给文章的这几部分以加小标题的形式进一步的精炼概括,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对于本文的思路更加清晰,尤其是对于理解作者在选材方面为什么会选这样几件有代表性的事例也就更有领悟了。
其实,语文的学习重在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因此,我顺势引导学生,同学们,我们在日常写文章时,以前我们可能大多写一件事,需要把这件事的经过写清晰,通过今天的学习和上一篇文章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在表现一个人物的美好品格时,我们要选择人物的几件事,那么,作者为什么会选择这几件事例呢?我们要仔细揣摩,尤其是在我们写文章时,更要注意选择有代表性的事例,才能更好地表达中心,表现人物的品质。
不足之处,本文的学习,由于过于注重文章写法以及重要语句的理解,对文章的有感情地朗读方面有些欠缺,今后还应该重视这方面的训练,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11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一共有第二课时。这节课,我把教学重点定位,通过理解文中重点词语,促进理解含义深刻句子,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鲁迅的幽默、乐观和关心大众疾苦的品质。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和高尚的品质,因为这个单元主题是“走进鲁迅”,于是进行单元整合教学。
上完这节课,反思自己设的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情况,我觉得自己上课重点抓住课文中的词语进行教学,以文中重点词语为主线,并结合联系上下文和时代背景,理解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这一教学目标落实的还比较到位。从理解词语,到理解句子,到理解课文,到感受人物形象。循序渐进,让学生知道了词语除了本意之外,在具体语境之中,有蕴含着深层意思,比如,有语境意思、深刻含义、象征意思、引申意思等等。但是上了课之后,我觉得,这节课将单元进行整合形式的教学,容量比较大,学生接受的信息量相对就较多。每个教学片断抓重点词语,为中心句展开教学,有整体感,为了突破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在学生谈体会抓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行深入体会时,学生们各抒己见,谈出了自己的.自学所得以及对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这时,我适时引导学生体会鲁迅先生的为人,简介时代背景,学习其他人写鲁迅先生的文章片断,进行拓展阅读,进一步体会其高尚的品质,学生们积极思维,水到渠成,突破了难点。
但是这节课虽然词语教学很突出,但是我觉得理解词语教学有的地方教的太细,像词语深层意思如:语境意思、象征意义、引申意义等等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可以不必细讲,只要让他们知道词语除了表面意思,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还有深刻的含义就可以了。这样也许能腾出一些之间为后面的环节更扎实有效地进行训练。还有,在理解词语进一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教学中,我觉得自己教学放手不够,从扶到放,应该梯度要明显。这可能是自己在上课时不够放手。这是在今后教学中需引起重视。上课的时候,多多给予学生放手学习平台,更有利学生自学、自主能力的培养。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12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四件事,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伟人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伯父深切的爱戴之情。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篇课文的时代背景是比较遥远的,这位伟人是比较陌生的,因此我在执教这一课时,努力做到从孩子的视角认识鲁迅。
我在备课时做了如下考虑:一、整堂课紧紧围绕“伯父是怎样一个人”展开,开头由鲁迅的外貌描写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鲁迅,学生认为鲁迅是一个严肃传统的人。接着通过“痛别伯父”和“笑谈‘水浒’”两个部分让学生认识鲁迅是一个深受人们爱戴、幽默风趣、关心下一代的人。这样两个部分的学习,与上课之初学生对鲁迅的认识形成反差,更加加深了鲁迅在学生心中的影响。二、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在学生完成导学单“课前预习”时,我发现用小标题概括每个部分的内容对我们班的学生有些难度,因此我在教学中教给学生用小标题概括内容的方法,层层递进,降低学生的难度,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痛别伯父”时,我带着学生一起学习,学习用“抓住关键词句感悟法”和“朗读感悟法”来解读课文。而“笑谈‘水浒’”部分则放手让学生运用刚才说学的两种解读文本的方法来自主学习,再小组内交流,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学生能紧紧抓住“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个关键句来感悟。在学生自主解读的基础上,我加以引导,效果更佳!
想想容易,做做难!课堂总是瞬息万变的。上完课后,我也发现我的课堂存在着以下问题:时间安排不当,这是最严重的问题。由于我基础部分所花时间太多,尤其是字词部分和鲁迅介绍环节花了太多的时间,导致最后的小练笔没来得及完成。这样的问题在公开课上是不应存在的,以后我会多加注意。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13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有常规可循的,但方式方法不必固守一律,可以多种多样,要因不同教材、不同教学要求、不同教学对象而有所变化。《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共分五段,我不是按照传统的教学程式,由课文开头向末尾逐段讲解,而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先讲第一部分和最后一个部分。抓住作者惊异的问题“伯父为什么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呢?”和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这两个问题来设计教学思路。这样抓住文章的“因”与“果”,再巧妙地将部分和整体有机地衔接起来,整个教学过程重点突出,安排紧凑,气氛活跃,效果显著。在本节课里,我除了对课文中的基础知识字斟句酌,从不放过。如对第三段开头两句话的归纳——时间、风势、天色、行人以及寒冷的程度;对“淌”“流”“滴”等词语的辨析比较;对“扶、蹲、跪、来、洗、敷、扎”等动词的推敲,无不精雕细镂。启发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贵品质,从而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另外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心境,体会作品的意境,深刻地理解课文。在本节课里,我结合课文制作了一段黄包车夫在严寒的黄昏拉客觅食的凄惨情境的课件,使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引起了感情的`共鸣,收到了应有的效果。想象力是学生智力中一种很重要的能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在讲课中,把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这样既帮助学生悟出课文的真谛、又使学生从中受到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
但由于学生生活在这个年代——生活条件优越,物质条件丰富。对当时的社会的黑暗,处于社会低层的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还是很难理解到位的。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14
通过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现将教后反思如下:
1、我在授课时由于心情过于着急,因而给学生提问不够清楚,致使学生回答问题不到位;
2、我本来是想采取“先扶后放”的方法来学习本课,但是在我扶的过程中,却把学习第一件事的方法一同打包撂给学生,从而使每步学习方法没有很好地渗透到“笑谈《水浒传》”这件事当中,为学生学习下文没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3、上完本课,我发现我自己过于粗线条,对学生回答问题时的错字没有及时指出,还如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与否没有作出正确、中肯的.评价。
总之,上完这节课,我对自己也有了新的认识和评价,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我回扬长避短,再接再厉,努力使自己成长为创新型教师。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15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告诉我们伯父是一个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表达了对伯父深切的敬爱之情。
在备课时,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行领悟的方式,理解并感悟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之后通过美读表达人们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在“救助车夫”这一部分当中,文章主要描述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动词。在这一部分中,老师特别抓住了其中的“跪”字。这个字能否理解得透,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鲁迅先生的'关心劳苦大众的品质。在执教这一部分时,我让学生先读本部分,然后找出怦然心动的语句,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这一个词。究竟为何怦然心动,学生先对“跪”的意思进行了诠释,这是一种小辈对长辈礼貌的作法;然后,又对车夫与鲁迅先生的身份进行了比较,结果显而易见。这种不计较身份的作法,的确是很多人难以做到的。是的,让学生谈出自己的怦然心动,是那么的重要,谈出自己的感受,也是那么的轻而易举。
通过随后的课堂实践,尤其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还是发现了诸多不足之处,总结如下:
1、如何做到向40分钟要质量,40分钟学生们应学到什么?
讲了这节课,再结合平时上课的情况,自己感觉这堂课中学生所学到的东西肤浅,不深入,再结合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相差深远。
2、如何做到使学生在整堂课中都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乐于学,想办法学?
一堂课上,只有半数学生能够注意听讲,积极发言,而其他的则只做旁观者,坐在那里默不作声,是积极思考而不愿表现自己还是跟本不动脑坐在那只顾自由的活动呢?有时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顾忌不过来,于是课堂效果总是不理想。一直以来,总在想办法如何使学生在积极思考、活跃气氛中学习,而且一直努力去做。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04-19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06-0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06-13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热门)07-0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精)07-10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15篇11-14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15篇06-20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15篇)06-22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