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分》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通分》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通分》教学反思1
结合本堂课的教学,我感觉本堂课的亮点之处有以下几点:
(1)重视新旧知识的衔接。
本节课是通分的第二课时,是特殊分母的通分(分母存在于倍数关系、互质关系),相当于是对通分知识规律的发现与运用。所以,上课伊始我复习两组通分,重点引导学生说一说通分的关键是什么?是怎样通分的?为探究新知做一铺垫。
(2)注重让学生经历探究----合作---交流---归纳---验证的活动过程。
由于是通分的第二课时,我放手学生自主学习,经历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得出分母存在这两种关系,得出寻找公分母的方法时,分别让学生进行了验证。在这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中。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轨迹,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渗透数学思想、培养自学能力。
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所以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把“教学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作为一个教学目标,并较好地完成了这一目标。
《通分》教学反思2
通分是学习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和异分母加减法的重要基础,因此通分必需每个学生都掌握的知识,是每个学生都必需具备的技能。通分以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为基础,引入的新概念。本节课我以学生自学为主,展开教与学的活动的。
自学,能了解通分的基本知识,但不会太深入。因此,我把理解的'重点放在通分的意义上。通分的含义:把几个分母不同的分数(也叫做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以理解异分母分数、同分母分数的意思为切入口,大小相等为重点来理解通分的含义。仅仅从文字上理解,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不够的,所以我利用例题1的素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通分的含义。
自学,有学生能掌握通分的方法,但也有学生不能掌握或者只是部分掌握通分的方法,因此有必要在班级中展开交流活动。学生在自学和自主练习时,我关注学生练一练的练习情况,只有一半的学生能理解课本上介绍的通分方法。于是,我组织学生展开交流活动,“你是怎样通分的?”交流中,学生们进一步理解了公分母的概念,知道公分母是一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知道了得到新分数的过程,渐渐地形成技能。
改错,有助于学生通分技能的形成。会通分,不等于不会再错,只有形成技能后,学生的错误才会大大减少。练习十二中的第3题,目的是通过按要求判断,提高学生对通分方法的认识,进一步明确:通分时一般用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共安排了三组判断, 第一组:通分过程有错,公分母选用的是最小公倍数,说明公分母的确定是对的,改写时要注意分子和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这一组没有;第二组:公分母不够简单,分数转换过程是正确的,可以用约分的方法验证。第三组:正确的。公分母正确、简单,转换过程正确,约分验证结果也正确。
学生经历了“自学———梳理————改错”的过程后,进行的自主作业,学生的作业准确率很高,全班53人,只有两人有错。“自学———梳理————改错”也是有效的教学流程。
《通分》教学反思3
“通分”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通分的意义和掌握通分的方法。它用的是分数的基本性质。通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后面学习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和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奠定基础,是比较重要和实用的知识。我在教学时设计了如下环节引入新课。
1.每人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生汇报,教师板书两个。(选择异分母分数3/4 5/7)。
2.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特点?
3.你们知道它们的大小吗?你准备怎么比?你们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各小组确定一种方法,开展讨论研究,等一下分组汇报。
4.分组讨论学习。
5.请大家上台演示交流各自的方法。
接着,我让同学们说一说上述几种方法,哪一种更好?
然后就引出了通分这概念。
通分的方法其实不难,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和通分的方法,为此我将通分与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探讨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的活动,在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理解通分的`目的。
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凡是学生经过努力而探索出来的方法,都应该是有价值的,因为每一种算法都包含了学生的智慧。在这节课上,学生能用画线段图的方法直观地表示出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应该说,对于分母较小的分数而言,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也便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但是,在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做法之后,学生都受到了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肯定会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选用这种方法,怎么办?这是数学上典型的方法多样化与方法最优化矛盾的集中体现,如何处理好这一问题?这时可以通过一组有结构的材料呈现给学生,出示一组分母比较大的异分母分数进行通分和大小比较,让学生继续研究,使学生在探索中体验,原来的画线段图的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必须改变一下原来的方法。这样,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进行算法优化,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分》教学反思4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也是分数基本性质的直接应用。
成功之处:
1.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应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在例4的教学中,当学生发现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怎样比较大小?学生一般会想到两种思路: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实际上这两种思路都是应用转化思想,都是把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的问题,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
2.注重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能力。在教学中学生出现了如下解题思路:
(1)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
2/5=2×4/5×4=8/20
1/4=1×5/5×4=5/20
8/20>5/202/5>1/4
(2)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
1/4=1×2/2×4=2/8
2/5>2/82/5>1/4
(3)推理法:
1-2/5=3/51-1/4=3/4
3/5<3/42/5>1/4
(4)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2/5=0.41/4=0.25
0.4>0.252/5>1/4
不足之处:
1.学生在通分中比较大小,但是在做练习时出现了不需要比较大小却要比较大小的现象,学生认为只要通分,就比较大小,不管题目的要求。
2.部分学生还是不能用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
再教设计:
加强对题目的审题,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通分》教学反思5
通分一课是本单元学习的重难点内容,本课的学习以最小公倍数的相关知识作为铺垫,以“分数的基本性质”为依据,将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为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和下一单元将要学到的分数加减法做延伸。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发展为本,在练习设计中努力做到面向全体,让学生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与进步,人人学到不同的数学。
回顾本课的学习,有如下体会:
1、知识目标方面:
通过练习,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了通分的含义、依据和方法,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速度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出错的情况也相对少了一些。尤其是中差生,最需要练习课的巩固与强化,基本达到了有效教学的目的。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复习概念、讨论分析、动手练习、思维拓展等活动,掌握了知识的同时,应用知识的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练习中,再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了通分的关键,能够灵活的应用最小公倍数的知识确定两个或三个分母的公分母。
总体来看,本节课教学效果很不错,起到了练习课应该达到的教学目的。
通分教学反思7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通分”部分的例3与例4。“通分”既是对前面所学习的分数基本性质、最小公倍数的应用,也为分数比较大小以及分数加、减法做准备,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作为概念教学,我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反思:
一、主要优点如下:
1.对于通分的本质(统一分数单位)踩得准。分数作为“数概念”家族的一员,其大小比较也与自然数、小数的大小比较有相似之处,自然数和小数进行大小比较实质上是在比较分数单位。而通分的本质是需要把异分母分数统一成同分母分数,即统一分数单位。这就是教材内容隐含的内容。而本课从复习引入以及教学同分母和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时就一直在切入“分数单位”概念,以为教学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学做铺垫,特别是在揭示通分概念时,让学生通过数形结合在图上进行通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通分概念以及通分的本质。
2.渗透数学思想、培养自学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是为了不教”。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把“教学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作为一个教学目标,并较好地完成了这一目标。学习分数比较大小,不仅要掌握比较的方法,更要弄清楚“比较大小”过程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本课学习的通分,只是数学万千概念之一,而本节课渗透的“转化”知识,则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它不仅可以帮助解决更多的数学难题,还延伸到生活中,从而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而本次课在课前谈话(曹冲称象)、教学过程以及课后总结中,一直在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策略帮助解决问题。
3.注重思维训练,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提高思维能力。
“思维训练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数学教学一旦离开了这一核心,就背离了数学教学的本质。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以学生的思维训练贯穿整堂课,让学生在不断的猜测、验证、交流、总结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中学习知识、提高学习能力。例如:在创设问题情境后,我让学生大胆猜测哪个分数比较大,继而用自己的方法验证,并对学生采用的各种有效策略给予肯定,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轨迹,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如:在引导学生理解通分的概念时,我不急于向学生讲解,而是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疑惑之处,让学生在自学、交流
中自己去发现通分的两个基本条件,理解通分的意义。还比如:在总结通分的`一般方法时,我让学生尝试通分后,再回忆通分时先想什么,在做什么?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只需略加整理,就轻松地概括出通分的一般方法了。
二、本节课,优点很少,不足之处甚多,主要如下: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体现得不够。对于本次课的概念的行成过程,学生的感受不够重,留给学生的空间和时间还比较少。因为课堂是因学生而精彩,课堂是因为老师而开放,而本节课,老师固然是主角,学生是配角,因为老师占据了课堂上很多时间,因为老师说了很多话,所以学生分配到的时间和表达的机会很少,这样就间接的剥夺了学生的学习机会,也就剥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
2.没有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运用教材的力度不够。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实际上能帮助老师和学生理清教学的思路以及教法和学法,但是备课以及上课时,却退而求其次,去寻找了大量资源来代替教材资源,只把教材当作了课堂练习的资料,花了时间和精力,但是却事倍功半,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3.概念教学,需要注意概念的整体性,而不宜把概念肢解成若干段落,这样反而不利于概念的掌握和理解。在本次课中,老师引导学生把概念分成了若干所谓“关键词”,其实数学课本上的“概念”是一个整体,少了任何一个词语都会影响到通分概念的整体性,少了或者多了都会影响到对通分概念的理解。
4.对小学数学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掌握得不够熟悉,在本节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数学语言的错误,或者表达不完整,或者对前后知识的连贯性掌握得不够透彻,或者语言不够精炼等,都会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到学生学习的质量,而作为年轻教师,在这方面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也应该有长远的打算,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把整个小学数学知识系统学习一遍,以利于今后的教学工作。
5.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体现的不够强,而这又恰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策略,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数学,需要学生在活动中形成数学经验,形成数学知识,这样的知识也才可能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而在这方面本次课体现的不够,关键是老师还不能完全放手,还不充分信任学生,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活动并体验,归根结题是老师的教学观念还没有根本转变,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中没有走出来,这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转变观念,修正自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逐步发展的教育教学形式。
总之,教学总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有得有失,在多次摸爬滚打中逐步总结经验教训,把失误降到最小、最少,那么教学就会逐步走向成功。
《通分》教学反思6
《通分》这节课数学人教版第五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在学完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最小公倍数、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认为学生要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通分的方法并不难。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学、合作交流等活动完成这节课的学习。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真正只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教学效果还可以。
存在问题:
一。由于此课是学生在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时引入分数通分的概念,所以学完此课后,部分学生误认为通分就是比较分数的大小,一看到通分的题目就以为是要比较所以分数的大小。
二。学生通分找公分母时,没有找最小公倍数,而是找两个分数分母的乘积作为公分母,这样就使得计算量增大。如4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8,而有的学生喜欢4*8=32就拿32作为公分母,虽然也可以解决问题,但是当两个分母是比较大的数时,如12和15的最小公倍数时60,而学生就喜欢直接用12*15=180做公分母,这样计算量就比较大,容易出错。因此我还是利用学生的`练习进行展示对比,让学生明白对分数进行通分时还是找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比较简便。这是前面学习的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就尤为重要了。不过还是有部分学生贪图自己以为的“方便”,不去求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而是用分母的成绩做公分母,导致计算量太大而容易出错,又难检查出来。
《通分》教学反思7
《通分》这一节安排在最小公倍数 的教学之后,是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应用。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子分数的比较大小,紧接着出现了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要比较大小,学生有了先前约分时要利用分数基本性质的经验,因此很块想到了要把分子分母都不同的分数变相同。但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就是要引出通分的概念和怎样找到公分母。学生很快想到了要将两个分母相乘然后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分数通成与原分数大小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大的分数。当然,学生这样想也是没有错的,这也是通分啊,同样也可以比较出两个分数的大小来。
然而,教材上是要利用最小公倍数去通分,也就是用两个分数的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这样通分的结果才是老师想要的'!教学就是这么死板,当学生说要将两个分数的分母相乘的结果做公分母的时候,我虽然没有当即扼杀学生的想法,但是也提出了{“最好不用这种方法,我们数学上所说的通分就是要把两个分数的分母通成以最小公倍数为公分母的分数!”老师多可恶,学生的方法为什么就不能用而一定要遵从教师的规定或者是课本的要求呢!其实回过头来想想学生的思路,似乎更简单,将两个分数的分母直接相乘做公分母就可以了,省去了找最小公倍数的环节,还介绍了出错的可能性呢!
一节课由于过多的强调了要以最小公倍数为公分母去通分,因此,后面习题环节的时间就显得过于紧凑了些,学生对方法已经掌握了七八分,但是如果当堂课没有得到有效的训练的话,后面的作业中会出现岑出不穷的问题,这也是我最担心的问题。教学就是这样前怕狼后怕虎,也总是在畏畏缩缩中前行!时间总是最好的提升方法,可是毕竟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想在巩固,只能是挤占其他学科的时间,这岂不是又无可避免的剥夺了学生的受某种学科教育的权利吗!老师啊,啥时候才能让你在自己的课堂充满自信的完成教学而不随意开展所谓的加强训练呢!
《通分》教学反思8
“通分”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通分的意义和掌握通分的方法。它是分数基本性质的一种应用,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后面学习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和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奠定基础。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1.每人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生汇报,教师板书两个。(选择异分母分数)
2.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特点?同桌可以自由讨论。
3.你们知道它们的大小吗?你准备怎么比?你们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各小组确定一种方法,开展讨论研究,等一下分组汇报。
4.分组讨论学习。
5.请大家上台演示交流各自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引出通分的概念。
通分的方法其实不难,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和通分的方法,为此我将通分与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探讨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的活动,在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理解通分的目的。
通分一般采用什么方法是在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争论辩解的氛围中明确的,让学生大胆猜测,大胆设想,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所以,如果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注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时,教师适时点拨,当学生的思维遇卡时,教师巧妙催化,这样会使学生在题中数量间自由地顺逆回环,导致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分》教学反思9
“通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后面学习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和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奠定基础。
我觉得成功的地方有:
一、在学生比较五分之二和四分之一 的大小后,并板书到黑板上 。会出现很多种情况,一是把分数化成小数来比较;二是化成以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进行比较;三是化成以其他公倍数作公分母来比较,还出现化成同分子分数进行比较等。我对每一种方法都好好反馈,并着中讲解以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作同分母的两种情况,确定都是通分,但是用最小公倍数比较简单。
二、。 概念讲解的比较透彻,抓住三个关键字“异分母分数”“和原来分数相等”“同分母分数”,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这个概念并掌握和牢记。不足的是最好再提点一下:“和原来分数相等指的是和原来分数的大小相等。”
三、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能力。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能力的培育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这节课中,我还十分重视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在理解通分的意义和方法时,我并没有搬书上的概念,而是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去引导学生找出规律,感受规律,再用概括性的语言进行表述。以点到面,全面提高。
我觉得不足的地方有:
尽管在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时,我试图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索。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仍然一步步在引导学生:引导学生把这些分数转化成同分母或同分子的分数;引导他们找出公分母可以是几。生怕他们会偏离我的`教学设计之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其实教师只需提醒学生一句,遇到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情况时,可以转化成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然后完全放手,让学生自由探索各种比较的方法,这样才能真正激活学生的思维火花,开启他们智慧的闸门。
同时在一些小的细节上,我还出现了马虎和错误现象。还有在比较同分子的分数好比较还是同分母的分数好比较时,我认为分母相同的分数好比较,这一处同样欠缺思考。应根据不同题的不同特点,采取灵活的方法进行比较。
《通分》教学反思10
这节课是在学生学完分数的基本性质、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认为学生要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通分的方法并不难。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学、合作交流等活动完成这节课的学习
学习通分的关键是确定公分母,通过复习3帮助学生初步感知公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并引出三个新名词:异分母分数、同分母分数、公分母,分散了例1的难点。复习1帮助学生复习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三种方法,为通分时准确快速地确定公分母作好了铺垫,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回头再看复习4,学生发现原来刚才那些同学所用的方法就是我们今天新学的通分,而这些方法中,只有把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的方法才是最简便的,再一次强调了通分的关键,学生也知道了通过通分可以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自然而然地引出例
通过复习4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较好地把教材各部分内容联系起来。同时课题的引出水到渠成。
通过创设情境,创造性地安排课堂教学结构,充分利用它来处理复习与例1、例2之间的关系,使这节课衔接恰当,自然流畅,让学生完全有能力解答例1、例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己总结出通分的概念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学习通分时,先提示,再试算,在试算后设计了一组讨论题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准确地掌握通分的方法,安排较多的学生试算、讨论,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借助图形直观形象的优势,加深学生对通分实质的理解。
整堂课中,学生一直处于轻松而又紧张的思维活动中。形象简洁的板书设计,一目了然,通分的概念、方法尽显其中,不但便于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而且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通分》教学反思11
在教学《通分》一课时,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反思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点: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通分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通分的方法
2、探索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用分数描述有关现象。
3、在发现中体验成功,在练习应用中感受知识应用的价值。教学重点是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反思教学过程,从总体看能够把握住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练习的设计灵活全面。但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现作如下反思。
一、 重视复习环节,为学生自主探索新知做好铺垫
以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有哪几种情况进行必要的知识回顾,唤起学生的注意,以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填空,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为通分方法的学习做好知识铺垫。
通分的情境从比较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引出,因此利用具体情境复习同分子和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便于在新授时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与混淆。
二、教学过程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解题思路多样化,提高思维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我们必须实施开放性教学,让学生有更大的学习空间和更多的思考余地。在开放式教学中,老师要重视对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的把握,要对学生参与的实际可能性进行分析,给学生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畅所欲言,使学生主动的掌握知识。
通分的方法其实不难,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公分母是什么数和确定原分数分子分母各应乘几,为此将通分的关键和难点分散在各个的环节,让学生通过探讨异分母分数的比较大小的过程,同时分层进行比较练习,引导他们在体验、比较、感悟、归纳的.基础上达成理解的目的。
新课是由比较黄豆和蚕豆谁的蛋白质含量高引出的,从而引出比较2/5和1/4的大小。题目一出,让学生独立思考方法,后小组交流讨论。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预想的几种方法(1)图示法(2)把两个数都化成小数(3)化成同分母分数(4)化成同分子分数。学生基本上都想了出来,而且还有自己独到的解答方法。我及时帮助学生梳理这些方法。在这些方法中,让学生选择好的方法,学生一致提到了通分。从而引出了通分的概念。由于前面复习充分,在后面的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去尝试通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由于教者本身认真熟悉了教材,较好地把握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教学活动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到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之中,从中感悟、猜测、推理、理解和掌握新知,而教师只是起到了一个主导的作用,并较好的充当了一个组织者,与学生保持在同一个平台上,因此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通分》教学反思12
《通分》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还是学生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在学习本节课的时候,学生需要的知识储备有三点:
1、会求两个数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会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数改写成指定分母的分数
3、会比较同分母分数以及同分子分数的大小。
由于本节是暑假过后的第一节课,从知识上看,学生对上述内容遗忘的比较多,所以在学习新课之前,应该先拿出来一节课,专门复习上面内容,有了这些知识储备,学生才能学习通分。
一、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理解通分的含义
有了前面知识的复习,学生回忆起分数大小比较的两种方法,然后开门见山,直接出示例题:你会比较3/7和2/5的大小吗?
先引领学生观察: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如何比较大小?通过讨论,学生总结了三种比较大小的方法:
1、化成同分母分数比大小
2、化成同分子分数比大小
3、化成小数比大小
共同之处:把新知识转化成学过的`就知识来解决问题。然后让学生讨论,选择适当的方法比大小,指定学生分别板书。找出各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同时,在这个环节里,明确通分的含义:
转化
异分母分数同分母分数
大小不变
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本,理解通分的含义,理解公分母的概念。
二、尝试例题,总结方法
理解了通分的含义,出示例题:你能把3/4和5/6通分吗?
仅仅一个例题,是总结不了通分的过程的,再次,老师又补充了三个例题,分别是分母为互质关系、倍数关系、一般关系的。让学生尝试通分,并板书,暴露所有的问题,比如一般关系的部分学生都用它们的乘积做公分母,重点让学生区别,得出结论:用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起算起来比较简单。通过几个例题,师生一起总结通分的方法:
1、找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转化成同分母分数
3、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纵观这节课,感觉在通分的概念的理解上,处理的比较好,但是学生尝试通分的过程中,错误暴露的还不是很多,应该多出几组,通过让学生计算,发现用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比用乘积做公分母简单。
《通分》教学反思13
新教材的“通分”是以分数的大小比较为线索,在由特殊到一般地解决分数大小比较的同时,教学通分的。而分数的大小比较,教材安排了例3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而难点是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教材中没有安排例题,因此教师有必要补充相应的例题来充实本课新授内容。
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学生不用直观图,仅凭借已掌握的分数意义和分数单位的相关知识就完全能理解掌握。但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理解起来则明显难度较大,今天的教学中,我借助折纸涂色的活动直观展现分数大小来帮助学生理解。还应用生活中常见的切生日蛋糕作为教学原型,帮助启发学生思考,从而理解了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的道理。
折纸的操作活动和“切蛋糕”的形象比喻,对今天新知的掌握起到极大促进作用,学生作业正确率较高。在教学通分之前,复习了求几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学生在解决例4中,有化成同分子再比较大小的,有根据分数与除法关系化成小数再比较大小的,也有化成同分母的。学生思维活跃,方法多样。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公分母的现象比较普遍。教材并未要求学生必须用最小公倍数作分母,而直接用分母相乘的积做公分母找得既快,又正确。但用这种方法通分,将会导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数据大,给计算结果化简带来麻烦,且十分容易出现计算错误。并且例4中的两个分数的分母刚好是互质数关系,有些学生受其影响。
2、当其中一个分数分子正好是1时,学生更亲睐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练习十八中,第2题中“1/3和3/7”、第4题“1/2和3/5”、第5题“1/4和3/8”、第6题“1/5和3/25”、第7题“3/5和1/4”许多学生都采取了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的方法,这体现了学生解题策略的灵活性,同时也巩固了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
但在《课堂作业》中有这样一题,题目要求“把下面每组分数通分。3/8和5/12”,班级许多同学仍旧习惯性地将化成与分子相同的分数。殊不知这并不是通分。
例题的教学只关注了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策略,却忽视了概念“通分”的理解。由教材可知,“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子分数显然不是通分。虽然,它也要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但不符合通分的内涵。因此在概念教学中强化只有化成“同分母分数”,才叫通分。
在练习中增加一道判断题,请学生辨析变成同分子分数是否是通分,为什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将其中部分习题的数据适当进行调整,重点巩固通分的方法,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做好铺垫。
《通分》教学反思14
《通分》这节课主要突出通分的根据和通分的方法,我在教学设计采用以下方法:
(1)导入时,抓住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有哪几种情况进行必要的知识回顾,以唤起学生的注意,为通分方法的学习做好知识准备。
(2)提出问题,矛盾激趣。如提问“下面这组分数你能比出它们的大小吗?”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当看到的是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到无法比出其大小,学生陷入了矛盾之中,抓住这一契机,我的点拨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3)边探究边交流,学生试着借助已有知识把这些分子、分母都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同分母或同分子的分数,再进行“转化”方法的交流,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提高。
(4)突出重点,反复强化。分数的'基本性质是通分的根据,求出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并用其作公分母是通分方法的关键。在学生的探讨、交流活动中,自始至终突出“根据”和“关键”,把通分的学习落到实处。
《通分》教学反思15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奠定基础。本节课的内容包含分数的大小比较和通分两部分内容。
成功之处:
1、注重规律的总结,熟练掌握分数大小比较。在例4的教学过程中,由地球上陆地多还是海洋多引入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学生通过含有分数单位的个数直接比较出分数的大小,但是在这里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在分子相同的大小比较中,使学生发现分子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2、掌握通分的含义及目的。在例5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比较2/5和1/4的大小,如果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就必须把这两个分数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或者分子相同的分数,从而使学生初步体会到通分的'必要性,进而学生明确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把它们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由此得出通分的一般方法:可以以两个分母的任意一个公倍数作为公分母,也可以选取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
不足之处:
1.学生在学习通分后,由于受两个例题的影响,学生在练习做一做第2题时不仅进行了通分,还进行了分数大小的比较,看来学生非常容易受新知识学习的影响,非常容易照葫芦画瓢。
2.学生在进行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时,总是出现只比较通分后的分数的大小,而不把原分数进行大小比较。
再教设计:
注意讲清通分的含义和目的,通分就是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不要与分数的大小比较混为一谈。
本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通分》。通分是分数基本性质的一种应用,是学生在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分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是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和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重要步骤。
本课教学目标是:
1、学生认识通分的意义,理解和掌握通分的方法,学会把两个分数通分,能通过通分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2、在探究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的过程中,体验到“未知转化为已知”的数学思想。
3、在发现中体验成功,在练习应用中感受知识应用的价值。教学重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通分的算理以及通分的关键找准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在学习新知识前,先安排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比较分数的大小的复习。让学生回忆了两个数是互质数关系、倍数关系和一般关系时怎样求它们的最小公倍数;还有同分子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的依据。为学习通分打基础,分散了教学中的难点。在教学例四时,在故事情境中出示例题,让学生体会用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独立解决黄豆和蚕豆谁的蛋白质含量高?在组内交流自己的困惑,并初步解决。在班内交流,当然在这一环节内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知识出现了多种方法,首先肯定每种方法都能解决本节内容的基础上指出,把遇到的新的问题转化成以前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这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然后优化转回到重点理解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过程,在这一环节里面解决难点问题公分母的确定,其根据是什么,为什么用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能不能用他们的乘积?理解最优化的作用。最后让学生回忆这一过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一过程。然后揭示课题通分,并阅读课本通分的概念。练习题的设计由浅入深,与生活紧密联系。最后进行了课堂总结,让学生自己归纳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建构完整的知识网络。
反思本节课,前面的复习知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所以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班内交流时大部分学生利用了通分这一方法解决问题。当然也出现了一些不足,在学生班内交流时,出现了多种方法,在语言表达上需要多加训练。还有在此环节学生都认为自己的方法最好,在为什么用通分这一方法解决比较大小时,还有在突破难点公分母的确定上占用时间较多,所以导致最后的拓展练习没有做,在预设上还需完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本意是充分放手,让学生在主动探索来完成。但是实践下来还是说的多了。我认识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极参加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不但要研究教材,还要研究学生的学习经验甚至于生活经验,我做的还是不够的,我会继续努力,通过我们的努力为孩子们呈上“好吃”且“有营养”的数学学习,做到每节课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提高。
【《通分》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通分教学反思06-06
小学数学通分教学反思6篇06-15
《通分》教学设计05-19
素描课教学反思教学反思02-06
《称赞》教学反思称赞的教学反思06-02
【精选】教学反思05-23
《》教学反思05-16
教学反思05-17
生物教学教学反思06-14
口语教学教学反思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