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4-06-12 15:24:54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化学的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化学的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化学的教学反思

化学的教学反思1

  对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思考之时机不当,在教学过程中,有时,我们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如:在教学内容过难或过易的地方设计小组讨论,在适合学生全班教学或教师引导的地方组织小组探究,甚至在一节课中安排了多次小组合作学习,结果收效甚微。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并非所有的教学任务都得通过小组合作才能完成,个人学习、竞争学习、教师引领仍有着合作学习所不可取代的地位与作用。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教师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内容,比如教师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问题,学生的质疑等,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并且,一节课中合作学习次数不宜太多,以免随意性与形式化。宁少勿滥,注意抓住契机。

化学的教学反思2

  本课题教学内容比较简单,贴近生活,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多的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总结问题,尽量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使学生在一种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中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掌握知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化学的教学反思3

  本节课化学式的学习,在化学用语的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基础。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此节课是学生是否学好化学的一个分化点,对于元素符号记不下来的学生,要及时做好补救工作。所以必须高度重视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教学要精讲、精练,抓规律、做示范。使学生理解化学式的意义,对化学式的计算必须做到“正确”、“规范”、“熟练”。

  从检查学生对元素符号、名称及物质的.分类入手设疑激趣:元素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而由元素组成的各种单质和化合物怎样来表示呢?即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化学式。引导学生阅读讨论,得出化学式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化学式不是凭空写出来的,而是前人经过多次的精密实验,测定物质的组成后推算得出来的。每一个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都可以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

  同时可展示球棍式分子模型,使学生形成一种直观概念。

  通过学生的阅读讨论,归纳总结出化学式的意义以及书写化学式的方法。然后用课堂练习对化学式加以巩固、熟练。

  一课时是化学式本质及其涵义;教学时采取动画、游戏加上讨论来完成该内容的教学,以便更好地激发各层次学生一道参与学习的兴趣,

  内容安排上,先注重以元素符号的记忆,其次是化学式的相互应用。教学中主要通过小组合作竞赛的形式,通过已知且熟悉的化学式推导式记忆以思维规律突破记忆化学式的难点,化学式主要是通过经常性地反复运用和适当的训练,可实现教学目标。

  本课题的教学不足之处:

  一、本课呈现式的教学痕迹重,启发学生的空间还可以更多。

  二、课堂练习有点多,有些后进生跟不上。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用最合适的方法教学。我会注重学习,让教学常新。

化学的教学反思4

  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就已经经历了许多物质变化的过程,看到了许多物质反应的现象。上课开头,通过如何销毁一张记有秘密的.纸,调动学生积极性。再通过不同的处理方法得到产物的不同,引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定义,使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

  第一部分是通过4个化学变化实验,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探究方式总结: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伴随着发光、发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和生成沉淀的现象。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简单介绍实验操作方法,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学生兴趣比较高。由于是演示实验,部分学生对于实验现象观察不够准确,应使用投影展示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充分观察。

  第二部分通过生活实际例子,煤燃烧放出热能和光能引出化学变化过程伴随能量的变化,与此同时引出化学能的概念,但对于化学能的讲解不是很到位。之前在其它两个班级,讲解能量变化是通过本节课试验中镁条燃烧释放热能和光能进行引导,不仅可以起到巩固知识点的作用,同时还有助于学生理解,所以对于此处能量的变化应该还是沿用镁条燃烧试验讲解较为有益。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有同学给出预想范围之外的答案时,并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所以课后还是要严格要求自己多扩展化学课外知识,用心准备教学材料。

化学的教学反思5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本课时设计内容较为适当,如学生基础较好,可适当增加举例,多多练习,但不宜增加知识容量。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宜放缓讲解的节奏,效果更好。

  课件设计可再丰富。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本课时内容较少,但重在熟练掌握化合价的应用,故应多加练习,熟能生巧。在练习的过程中,尽量放慢节奏,多加巡查,争取让每一学生过关,取得大面积的高质量的丰收。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本课题内容丰富,容量很大。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有限,课容量不应该太大,要时刻注意要少要简,要勤反复,多练习,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通过作业又发现了一些问题,及时纠正了,学生就基本掌握了。

  教学时特别要循序渐进,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化学的教学反思6

  新课程以来,广大化学教师围绕新理念,新课标组织教学,化学课堂中出现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从形式上看,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里常常是欢声笑语,高潮迭起,似乎我们的化学课堂已经走进了新课程的最佳状态。但是,认真审视一下目前的化学课堂教学,我认为:对新课程的理解是片面的,肤浅的,突出的表现是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致使课堂中出现了虚假的繁荣。下面,对化学课堂实践中某些教学行为进行剖析。

  一、在三维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知识"目标

  新课程改革反对那种不顾学生感受,体验和需要以及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的观念。但是,它并不排斥知识本身。相反,改革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老师们把大量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学形式多样,手段先进,方法灵活上,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体验与感悟,但是在完成知识目标的教学中常常蜻蜓点水,似乎强调基础知识就背离了课改的初衷,就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例如:“原电池”一节的教学中,上课时学生把自己创作或制作的‘苹果电池’、‘西瓜电池’、‘西红柿电池’等拿出来交流,形式非常活泼,学生兴致很高,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掌握,理解的化学知识究竟有多少呢?难道只要知道‘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就可以了吗?‘原电池的两极材料’、‘原电池的电解溶液’各有那些要求?‘电极反应式怎么写’等,这些本应在师生

  的活动中解决的知识却不了了之。知识是基础,是依托,是载体,是学生发展的双翅,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化学线索和具体的化学知识的同时,才能形成化学学习的初步能力,才能真正学会学习,才会产生爱国主义情感,正义感,社会责任感以及正确的生活态度,做人态度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要真正实现化学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仅不能贬低知识的地位,反而应当进一步强化知识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通过师生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充实和丰富教科书所设计的化学基础知识的框架,使文字知识"活"起来,能否做到这一点直接关系到化学知识的质量和水平,进而关系到三维目标能否有效达成。

  二、实现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不能走"形式"

  化学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化学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老师们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等,都是老师们常用的教学形式。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参与教学,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但是,有些活动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只是一种点缀。例如,‘学生实验’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但是教师在设计这些实验,指导学生实验时没有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有时候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们嘻嘻哈哈,实验过后对该实验得出的相应的重要结论、概念、定理等就不得而知了,实验只是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又比如:讨论几乎是老师们每节课都要采用的教学形式,但是有些问题根本就不具有讨论性,只要给学生时间看书,学生就能归纳出来,讨论实在是画蛇添足,不但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引发争论,迸出火花,久而久之还会泯灭学生思考的热情。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需要出发,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追求表面的形式,会远离新课程的要求。

  三、创造互动式课堂不能丢掉"秩序"和"规则"

  新教育观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化学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教师们的教育观,教学观,师生观不断更新,为了让学生

  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老师们可谓绞尽脑汁。有些课堂确实活起来了,老师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探讨,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可是,另一个问题也随之出现了,有时候,学生一旦动起来,课堂秩序就没有了,学生们各说各的,似乎发表意见的同学或者小组与自己毫无关系。学生学习,参与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但是,在其中某一个小组阐述观点,表达成果的时候,其他小组的同学要么忙着整理自己的资料,要么说笑,吵闹,即使有个别想听的同学也听不清楚。学生们不倾听,不补充,不否定,明显的错误发现不了,老师也只是与该小组的特定成员进行单向对话,对于每个小组的成员来说,他只是了解了本小组的研究内容,而对其他小组完成的那部分知识就知之甚少了。也就是说,在这一节课里,每个学生获得的知识都是不完整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和学生一起建立起新规则,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组织,真正地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学会理解别人,尊重别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在追求课堂的民主,开放的同时,有共同遵守的"秩序"和"规则"。

  四、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不能轻视教师的作用

  "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已经成了广大化学教师的共识。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有时在气氛热烈,民主的课堂里却只能看到学生的风采,老师扮演的似乎是可有可无的角色。例如,有一位老师在讲‘化学能与热能’时,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老师在课前把问题布置给学生,由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上课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本小组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由于各小组准备充分,所以学生的热情很高,也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受年龄,阅历及知识水平的限制,有些问题说得不够完整,有些观点不够准确,需要教师及时给予补充和完善。

  必修一的教学,从教学内容上说:由于元素化合物内容从编排的角度说太过集中,给学生的学习本身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从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而言,大多数刚升入高中的同学任然沿用的是初中的记记背背,把化学当成文科来学,因而大多数学生学起来感到很吃力。他们往往抱怨说化学方程式太多,记不住、很容易弄混淆;从学习心理角度说他们大多都有不同程度的畏难情绪。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们都有体会大多数学生从主观上都是愿意学习的,只是有时候学习方法存在被动动,时间久了就会越来越被动,甚至到跟不上不愿意跟,新课程要求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但是学生十多年养成的习惯就是被动的跟着老师走。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在高一上学期一开始是比较困惑我的。为此也想过许多方法,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时是不是也要创设情境,于是就把此情景讲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做对比实验,对比两节课的学习,一节课是我制定出学习目标和学习卷,学生依据学习目标和学习卷先自主完成学习内容和课后习题,课堂上再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另一节课是学生自己不做任何准备只是听老师传授新课,然后完成课后习题,两节课后做一下调查,发现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认为自主的方法学到的知识掌握的更好,并且还能增强自己的自信心。这可能就是新课改要求的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理念。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于不经意间产生出“奇思妙想”、生发出创新火花,教师不仅应在课堂上及时将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来的信息捕捉、加以重组整合,并借机引发学生开展讨论,给课堂带来一份精彩,给学生带来几分自信。更应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提炼,既为教研积累了第一手素材,又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化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我们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作为化学教师,我们更需要不断的学习,端正教育思想,提高自身的素质,并加强对学生的要求,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培养出更多的、新型的、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

化学的教学反思7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学生在学习中的弱兴趣点。若在计算中做很好的引导,较好地把化学知识和数理思维相互融合,可以良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更好地提升学生化学学习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

  一、给学生一个自主的时间,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需要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中包含的.数量关系和这些数量中存在的正比例关系。若灵活理解了这两组关系,在今天和以后的学习中思路和方法就通透多了。所以在课堂上,给学生自主回顾的时间,自主学习的时间,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渐渐意会理解质量关系的运用。上课时我只讲解了一道例题,学生做了一道练习,给了学生充足的理解消化的时间。

  二、给学生一个思维的空间,课堂中给学生自主练习的时间,学生在计算练习中呈现出自我的思维方式,教师可以显性地观察到学生思维的火花。由此在教学中设计了三个有梯度的课堂训练题,

  三、教学中针对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易错点设计一些典型的“病例”习题,让学生进行“病例”分析,指出病因并改正。通过训练可使学生加深印象,教学效果良好。

化学的教学反思8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上承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是化学中定量研究的真正体现和具体应用,也是化学计算的重要组成和基础,并为后面有关含杂等计算做好准备,故学好本节内容知识极为重要。

  2、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已有基础,结合教材和课标,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①初步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②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初步理解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和量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具体题目的计算,培养学生进行化学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②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2)难点:物质之间量的关系。

  三、教法分析

  好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学习,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可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因此,选择好的教法是我们教师所不懈追求的目标。本节课采用的教法是: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教师的引导点拨为辅,让学生在对例题进行自我解答,经过讨论、对比、辨析、交流和总结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取了新知并掌握了新的技能,并且利用多媒体展示出具体的情景素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用学生竞赛的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既符合了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还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

  四、学法指导分析

  教学矛盾主要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教会学生如何学是教师的职责,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本节课应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讨论、比较、分析、表达、交流、反思等,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这既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五、教学实施

  1、情境激趣,温故知新

  (利用多媒体显示“神舟八号”升空视频):“神舟八号”用长征系列火箭发射升空时,若火箭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当火箭被点火时会发生什么反应,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说明:用我国发射“神舟八号”的真实情境进行教学,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可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2、设疑解惑,引入新课

  (师):若你是火箭推进器的设计师,当确定升空的火箭需要液氢100Kg时,你会在火箭助燃剂仓中填充多少千克的液氧来满足这些液氢完全燃烧的需要?请把你的解题依据、思路、过程等表达出来。

  (生):思考、讨论、交流、表达。

  (说明:根据情境素材提出相关问题,能使学生体验到知识与技能的实用性,同时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且利用上面化学方程式信息过渡到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顺理成章,学生易于接受,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动探究能力。)

  3、阅读比较,自主探究

  (师):如何完整地表达你的解题过程?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100例题1和例题2,再比较你上面解题的思路、过程跟例题1是否一致?有哪些不足之处?请改正并按例题2的格式书写出来。

  (生):分组讨论,进行交流,并改正解题过程及格式。

  (师):你清楚了解题步骤和要求,是否就能将题目解答正确呢?在书写步骤之前应将重点放在什么地方?如何做到?

  (生):讨论、回答。

  (说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学习获取知识会比教师的说教式的教学更加深刻和牢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得更加全面。)

  4、改错辨析,加深认识

  (师):(多媒体显示)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国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50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峰活动,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4.8kg。求:若这些氧气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需多少千克高锰酸钾?

  解:制取4.8kg氧气需要完全分解x千克KMnO4。 2KMnO4== K2MnO4+MnO2+O2↑ 316 32 X 4.8kg 316/x=32/4.8kg x=47.4kg

  答:需要47.4kg KMnO4。

  (生):小组竞赛:看谁找得错误多、快、准,更正的快。

  (说明:用竞赛形式改正错误之处,可加强学生对解题过程规范性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增加学习乐趣。)

  5、检测反馈,加强应用。 (多媒体显示练习):

  1、登山运动员能用 KMnO4为原料制取氧气吗?请说明理由。

  2、某地工业电解铝厂,利用氧化铝制取单质铝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O3 =通电= 4Al + 3O2↑,电解10t Al2O3最多可生产多少吨Al?同时生产多少吨O2? (说明: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使学生学以致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评价小结,提高认识。

  请学生谈一谈学完本节课后的收获和启示。 7、拓展创新,巩固新知

  (1)、已知Zn、Mg与稀H2SO4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Zn + H2SO4 == ZnSO4 + H2↑、 Mg + H2SO4 == MgSO4 + H2↑,相同质量的锌和镁分别与足量的稀H2SO4充分反应,生成的H2 质量比是多少?(有何规律?)

  (2)、饲养观赏鱼可陶冶人的情操,增进人们对生活的`热爱。空运观赏鱼必须密封,为解决鱼的吸氧问题,可在水中加入过氧化钙(化学式CaO2),它与水的反应是:2Ca+2 H2O ==2Ca(OH)2+ O2↑。一位养鱼爱好者欲测定所用过的过氧化钙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做了如下实验:称取样品2.0g加到足量水中,生成了0.224L氧气(密度为1.43g/L)。试计算:①所用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②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

  8、作业布置,自我评价 完成课本P101习题中的练习。

  六、板书设计

  本节所设计的板书力求一目了然,重点突出,能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便于记忆,且能给人一种美感。板书设计如下: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一、步骤: 范例:(例题1)

  1、设:(未知量) 解:设可得氧气的质量为x 。 2、写:(化学方程式) 2KMnO4=△= K2MnO4+MnO2+O2↑ 3、标:(质量比、已知量、未知量) 316 32 4、列:(正比例式) 6 g x 5、解:(求解) 316/ 6 g = 32/x 6、答:(写答) x = 0.6 g 答:可得0.6 g氧气。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参与的程度不太高,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参与学习的状态,努力让学生在课堂上人人参与,全程参与。课下注意让学生多练习,且经常强调格式。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设计与反思

  作者:程绪琼 文章化学教学 20xx年第9期 点击数:

  12889 更新时间:20xx-12-10

  程绪琼 新建县第三中学,江西新建330103

  1、教学目标:

  1.学习探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收集方法和检验方法。

  2.学习通过对新旧知识关系的认识,主动建构新知识。

化学的教学反思9

  转眼时高二(上)学期的教学工作告一段落了,回首这半学期的教学历程虽教训多多,但总感觉收获也是蛮大的。现将这学期教学工作中的点滴写下来,以供自己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鉴戒参考之用。

  谈到收获,我感觉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更新理念,转变角色

  以往在课堂上自己讲的较多,因觉得要讲的内容较多,所以提问这一环节也做的不好,有时一言堂,自问自答;有时提问学生,觉得学生回答的慢又不够全面准确,便急着纠正或补充,事实上还是一个人在唱独角戏。

  这样一来暴露出许多问题,明明是课堂上讲过又复习多遍的知识,实际考核时学生的成绩却差得令人意外。

  后来,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公布课活动,在听课评课进程中学习鉴戒了同事先进的教学方法,也明白了自己讲得好,不如学生学得好的道理。所以我也试着让学生来自己学着说,试着讲。这学期选修课中主要讲授的是有机化学,知识点也较多,但是很整齐,思路很清楚。但,有机推断题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于是在这一段时间里我有机推断题作为训练的主项目。

  具体做法以下:

  第一,指导学生确立学习的目标,然后便以小组情势整理学习研究内容的相干资料,梳理知识点讲给同学们听,然后一同确立重要需要掌控的有价值的信息。

  二、多听课取长补短

  在教学中难免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说在教学的设计、教学方法和方式,教学难度控制等方面。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到达较好的教学成效,在教学时,我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同科组老师的课(特别是同级的老师),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也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

  三、认真批改作业,及时进行针对性评判

  作业是一种很好的信息反馈方式,从作业中能够发觉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布置作业要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对市面上各种辅助资料进行挑选,选编习题,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能起到较好的成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我认真分析并记录了学生的作业情形,将他们在作业进程显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针对性的评讲,并及时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做到有的放矢。

  四、根据学生实际,做好落后生的转化工作

  我教的班级中,大部分同学上课还是很认真,学习劲头也较浓,只是个别班落后生面太大了,落后生基础太差,考试成绩也就差,有些学起来就没信心,更不想去学。针对这种情形,我通过找他们个别谈话和分析他们的作业、试卷了解原因,对于对化学不感爱好的,我就用一些实际例子跟他们说说学习化学的重要性,或聊一些有趣的化学故事,提高他们的爱好;对于没有努力去学的学生,我提出批评以后再加以鼓励,并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他们,帮助他们;对于由于基础太差,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或过分自卑,考试怯场等一类的学生,我就帮助他们找出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惧怕失败,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读多练,多问几个为何等等。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同时,落后生一有进步,即便很小,我也在作业或练习或在课堂上及时地夸奖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获得了较大的进步!

  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我的体会是要想教好书,特别是要上好新课标的课,得不断的充电和不断的学习,尽快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优化处理教材的能力、进行资源优化整合的能力以及进行良好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在教学中,平时多浏览一些不错的化学杂志,如《中学化学教与学》、《化学教育》等,学习其他化学同行的先进体会和进行教学交换;同时认真进行教学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及时整理有关资料,积极撰写教学论文,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教学体会不足,在教材处理和难度控制上有时不当;有时时间较紧,上课语速过快,学生消化不及等。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改进不足之处,争取更大的进步!

化学的教学反思10

  在我们课堂教学中常出现“课堂热热闹闹、课后风过树梢”的迹象,合作学习过程中常出现较大的噪音。在听课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并没有认真听,而是一味地举手,不停地喊“老师,我……我”,更有甚者用胳膊把课桌敲得咚咚响,以至于学生难以听清彼此的`说话声。或者当教师没有让自己发表意见时,觉得这些与自己无关,于是自己干自己的事,这样就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其后果必然是学习效果的低下。此时,教师需采取某些措施来改变这种状况。

  首先,一定要让所有的活动都停下来,是全班绝对安静,小声提醒学生要小声说话,特别是学生在汇报的时候,提醒学生要尊重别人,其实也是在尊重自己。或也可以利用某些信号来提醒大家,比如“拍掌两下”等。实验表明,课堂中最好的状态是教师难以从中听出某个人的声音。

  其次,培养学生善于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在交流时,教师可让其他学生叙述别人发言的主要观点,并与自己的意见相比较,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让学生逐步明确认真听取别人意见,既是对别人的尊重,又能从别人的意见中受到启发、提高认识。

化学的教学反思11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是浓度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内容适当,课堂教学探究性的问题和环节比较多,在提出问题→科学猜想→实验验证→得出规律→实际应用→反思提高,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节课的亮点: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以痛风引起的`关节肿大为例引入化学平衡化学贴近生活,以生活中的现象引入,让学生提早进入思维的兴奋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实验探究,突出重点

  在研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时:在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时:二氧化氮球在热水和冷水中的现象。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分析,培养学生利用实验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问题与不足。

  1、教师教态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比较缺乏激情,讲授知识和组织活动过程中音调变化不明显,没有抑扬顿挫之感,导致学生学习情绪不够高涨,

  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对于知识目标虽然掌握但略显被动。

  2.活动组织方面

  实验探究环节中,部分小组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存在错误操作比如滴管伸入试管内,药品取样过多等。发现问题时我只作了个别提醒,课后想来若是在发现学生现错误操作时针对全班一句简单的提醒,应该可以让更少的同学犯错误,节约更多时间并提升实验效果。另外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小组合作意识体现不够的问题动手做实验的只是少部分人,一部分同学的动手能力没有得到锻炼作为活动组织者的我没有及时提醒,值得改进。

  在展示学生所画的速率一时间图像中,我选取的学生作品虽然画图正确,但显得潦草,展示效果不太好,我应该针对这位学生的作品做出辩证的评价,让同学们明白规范的重要性。

  3、内容目标设置方面:

  本节课在设计时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水平一般,只涉及了影响化学平衡的两个外界因素:温度和浓度。对于温度因素也没有从深层次原理和速率一时间图像上加以分析,课堂练习的设置也偏向基础。若是对于基础和能力较好的学生再上此课,可能会出现学生“吃不饱”的情况,应从知识和内容设置上加以深化。

化学的教学反思12

  一、设计思路(简述)

  由一则谜语,引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自学指导1

  师生同归纳化学反应原理自学指导2师生讨论交流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如何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专题训练课堂小结综合训练

  二、课后反思

  1、对学情分析不到位:课的开始复习实验室制取氧气所学的知识点时,没有充分考虑到由于时间长,学生对本部分知识已经不太熟悉,所以在此环节时,耽误了时间,在后面教学环节时,就显得有些仓促,后来想想,如果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后面的教学就会很顺畅。

  2、备课时没有注意到细节问题

  在完成自学指导1时,实验室制取CO2化学反应原理,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没有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讲解,如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首先生成氯化钙和碳酸,然后碳酸不稳定分解,最后再归纳出总的.化学方程式,因为它也是中考重要考点。

  3、由于前面耽误了时间,所以后面在进行分组实验探究时,时间不够充分,给人感觉就是很忙乱的完成了这一环节,而这一环节本身设计就是想让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自己动手实验,考查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4、由于教龄短,教学经验不够丰富,驾驭课堂能力不是很强,所以在今后教学中,一定要向老教师学习,自己也要努力学习,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自身素质,总之呢,总体感觉不是很好,希望各位评委多提宝贵建议,谢谢大家。

化学的教学反思13

  在多年的高三复习教学中,我深刻的体会到,高三复习教学要时刻研究学生、研究高考、研究教法,研究学法指导,以知识、能力、思想、方法的教学为终极目标,充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以学生的学习实际为起点,以学生的发展提高为落脚点,提高复习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为重点。教学中我们要切忌虚无缥缈式的空中楼阁的理论堆积,而要善于用化学理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这是高考化学试题考查的不变规律,是科学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化学存在的价值所在!

  本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结合考试大纲的要求对教材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研读,学生对化学键的相关概念的理解更加准确,深刻理解了化学键的类型以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对物质类型和化学键类型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准确的认识。

  本节课设计了四个环节:真题回眸、考情解密、智能提升、题型特训。

  首先从近5年高考真题入手,让学生了解化学键在高考中的出现频率,以及出现的形式,进而使学生明白这节课复习的重要性。

  在了解了化学键在高考化学中重要性后,通过高考考试大纲的考纲要求,进一步使学生了解化学键的考纲要求,通过考纲的借读,对20xx年的高考试题进行大胆地预测,并对化学键的复习以及高考化学的复习进一步明确复习的.方法以及要领。

  在学生了解高考化学中化学键复习的重要性后,精心讲解进行智能提升。从浅入深的讲解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在复习化学键时利用微观粒子原子结构讲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实质。总结离子键、共价键判断规律:含有金属阳离子和铵根离子的化合物就一定属于离子键,同时通过化学键的存在,掌握化合物与化学键的关系,以及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多角度判断,在每复习一个概念时,都让学生找出其关键词,并总结学习规律或经验。

  在学生智能提升的基础上进行题型特训,根据化学键在高考化学真题中出现的形式,进行不同题型的训练。但由于在讲解化学键时,学生对知识的不熟悉以及掌握不到位,所以有些耽误时间。在整个授课过程中,由于中期耽误了一些时间,所以后期的练习没有做完,但是整堂课的教学思路还是很清晰明确的。授课时面向全班学生,提问全面化。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概念的理解,在讲解所用语气中强调概念中的关键语,同时向学生传授如何进行读题、审题,如何找到题设条件中的关键词、关键句以及如何挖掘题设隐含条件,也就是注重学法的教学。

  以往的复习教学中都是按教材“离子键→电子式及化合物形成过程→共价键→化学键”的顺序来学习,但经常出现学生把离子键、共价键、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混淆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节复习课采用多媒体在屏幕上运用对比列表的形式来设计教学,将离子键和共价键同时对比学习,突出两种化学键的形成微粒、构成元素、成因等,对比他们的不同之处,使学生对高一所学内容的混乱情况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从上课情况来看,师生间的交流能够顺利完成,效果明显比以前的教学感觉要好。课堂上,学生能根据教师对知识的铺垫,完成问题的分析讨论,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很好的发挥。教师能尽量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但由于教学中多以问题引导学生,期望学生根据问题引导得出结论,而由于时间限制,没有给学生足够的讨论时间,有些结论就由教师直接给出,也有的地方缺少总结性的内容或没有及时总结到位。

  在教学中采取了多种教学手段,多媒体的应用在课堂上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并采用了知识的探究迁移、对比、应用,加强了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再理解再掌握;还利用拟人化的比喻激发学生的兴趣,始终让学生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教学的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在概念上的混淆有一定的好转。通过这节课的复习教学模式的应用也为我们今后的复习教学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复习课型模式。

化学的教学反思14

  本周五第三节课我用多媒体上了《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第一课时。每年上到这节课时,都有点发怵,因为以前都是在班上上课,而且也不做实验。感觉非常的枯燥,而且学生也不易懂。所以每次自我感觉都不是很好。

  这一次把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想借助于图片、视频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在这节课上,我感觉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课堂引入。先是引导学生回忆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知道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旧的分子断裂开来变成原子,原子再进行重新组合结合成新的分子。因此,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的分子生成。于是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元素、原子、分子在化学变化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进行归纳,从而为下面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作一铺垫。同时,教师在此进行过渡,这是化学变化过程中的“质”的变化,那么它们的'“量”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这就是我们今天需要学习的内容。自然的过渡到本节课的课题。

  进而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如何变化,同时请回答的同学举出一些实例。进一步的通过图片、视频等得出质量守恒定律。

  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预设好课堂导入。在学生很自然的进入到状态中来,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加以积累和整合。既要重视自我实践,更要注意学习别人的东西。取人之长,才能补己之短,日积月累下来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技艺日趋成熟。

化学的教学反思15

  化学肥料是农村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其中无机肥料的有效成分都是盐类物质。但对县城学生来说比较遥远陌生。本节课通过展示农作物缺乏某些营养元素而导致生长发育不良的图片,引出化学肥料的重要意义:庄家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并展示常见化学肥料的图片,给学生感性认识,让学生感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学生活中的化学,学有用的化学,学好化学非常重要!

  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化肥的作用,例如:简单归纳氮肥主要是促进作物茎叶茂盛,叶色浓绿;磷肥主要是促进作物根系发达,籽粒增多,穗粒饱满;钾肥主要是提高作物免疫力,增强作物抗寒抗旱抗病虫害的的能力。并懂得常见化肥的简易鉴别。所以,我将有关常见的几种化肥药品性质的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通过颜色区分出磷肥,因为只有磷肥是灰白色固体,而氮肥和钾肥都是白色固体且易溶于水。常见的氮肥中除尿素外其他氮肥加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产生,钾肥加熟石灰研磨没有刺激性气味产生,这只是简单鉴别出氮肥,磷肥和钾肥。

  在讲化肥的.鉴别时,我用演示实验,再归纳铵根离子的检验。常见氮肥的检验,主要给学生介绍了方法,例如:先闻其味鉴别出碳酸氢铵,在加熟石灰研磨,没气味的是尿素,剩下的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主要就是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的检验。化学课堂教学应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眼、口、手脑并用,各种感官“动”起来,因时间及条件的限制,我没有分组实验,虽然也让学生参与,但老师讲得偏多,老师演示实验,学生看老师演示,使得教学效果不理想。改进:尽可能将演示实验交给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或让学生上台演示,将课堂交给学生,老师当观众,学生当主角。

【化学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化学教学反思12-27

化学教学反思05-25

化学教学反思【推荐】07-05

化学教学反思【优选】07-06

化学平衡教学反思08-10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07-07

高二化学教学反思04-21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精选)07-05

化学教学反思15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