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本味”回归

时间:2024-01-01 06:54:10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教学“本味”回归

  因为参加教研活动和交流的缘故,我有机会到兄弟学校去观摩该校开展的有声有色的生本教育。因为所从事的学科教学的缘故,我连续听了三节语文课。三堂课虽然是不同的年级,使用不同的文本,由不同的老师执教,但是他们都为我们呈现了热闹而各具特色的生本课:孩子们高涨的参与课堂的激情,多样化的对与教材有关内容的呈现方式,多元化的文本个性化的解读。可是,当沉下身子,静下心来,从教学和学科本位的角度进行反思时,我真的是百味在心中,感触良多。

语文教学“本味”回归

  就教学的本质而言,它是师生以学习材料为媒介而开展的对话交流的多元互动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到教育活动三个主体及其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教材的关系,学生与教材的关系。而教学过程就是这三者有机互动,灵活交流的动态过程。在具体操作和实施时,我们不可能一味的强调和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可能一味的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更不能片面的淡化或忽视教材的存在。只有科学的协调好三者的关系,进行合理化的调配,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良性的开展,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果过度强化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使其成为绝对的权威,那么课堂就会变成评书演员精彩的演绎历史;如果过分的抬高学生的地位,对课堂进行完全的放手,任学生随意表演,那么课堂就会成为瓦肆中各种江湖艺人的随性表演;同样,如果我们轻视教材,使其形同虚设,那么师生活动就会失去基本的依托,教学就变成了没有主题的杂谈。所以,从以上层面上说,教学不是教师的独角戏,不是学生的群言堂,而是师生在有限的时空中,以教材为活动的蓝本,进行适度交流而又有各自相对独立时空的有序活动。可是,从观摩的几节课看,几位老师对于三个主体关系的处理多少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有的老师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使其成为课堂的主宰,而自己仅仅扮演一个配角,甚至仅是一个虚拟的存在,即使偶尔讲几句话也是无关教材学习的指导和教学活动的开展;至于对于教材的处理,他们仅仅把其当做由头,作为教学的引子,而对于课堂进度的推演,教材的解读,学生们只是从教材中抓取一个引子,然后进行任意性的畅想,不加节制的引申拓展。这样的结果看似场面热闹,信息量大,视野开阔,但是一旦回归到教学的本位进行思考,可能真的有点“过”而迷失了教学的方向。

  了解了教学的本质及其涉及到的元素后,接下来自然要回到学科的本位。我们知道“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所以语文教学除了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进行知识的滋养外,更要给学生的心灵以文化的洗涤。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真正践行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教学思想。

  我们知道,每一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每一个学科的教学都有其独特的规律,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学科都有其固有的任务,语文学科也不例外。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听和读是一路,都是为了了解别人的思想;说和写是一路,都是为了表达思想叫别人了解。提高了了解能力,表达的本领就能加强;提高表达能力,了解的本领就能加强。”既然是这样,语文的课堂教学就应该立足文本,扣住中心内容,然后采用不同的形式加以呈现,从而使学科内在本质的东西呈现出来,让人易于理解和接受。从某种程度上说,语文是离我们的生活和人生最近的一门学科,所以在教学中除了理性的知识传授,更应该注重感性的情感的品味和咀嚼,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本味回归。

  正如前文所言,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四种能力的培养,而对于这四种能力培养的过程就是在落实语文学科“本味”的过程。具体而言,在学习具体的文本时,因为教材的选文都是文辞优美,饱含思情的文章,它们都是作者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下特殊心境的外现。所以,对文辞的了解,对思想情感的直观感受是师生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朗读是有效的途径之一。“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教学中学习在教学的指导下,在特定的情境中,采用不同的形式去朗读,感悟,进而才能理解文章。我们知道,凡是入选的文本,都堪称经典,虽然体例不同,但是都是形、神、情兼备的。而要了解和把握它们,多样化的朗读是必须的。也就是当我们学习一篇文章时,朗读文本是必经的环节,我们切不可把文本作为一种摆设,然后进行漫无边际的探究挖掘。就《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李大钊)、《雪》(鲁迅)、《黄河颂》(光未然)三篇文章来说,它们正好都属于文学类文本,而且都是出自大家之手,其用词造句可谓字字珠玑,那么教学时,如果能够在朗读方法上进行指导,然后采用不同形式让学生自主朗读,可能比生硬的讲解和深度的拓展效果要好的多。

  语文教学是以文本为依托教学生识字、说话和写作,即“对学生进行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教学,既要教学生话语听说,又要教学生文章读写”,而不是进行纯粹和高深的思想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的重塑,这些任务应该是由思想政治课来完成的。按照这样的原则指导教学,立足文本自身。师生共同玩味文字之义、篇章结构之法、表情达意之策、思想情感之味,这样基本上就完成了教学的任务。当然,师生立足文本对其进行适度的延伸和拓展也是可以的,但不能走人“恋思癖”的误区。就上面提到的三篇文章的教学,立足文本,从中截取精彩的内容,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师生共同玩味品读,去感受文辞之美、用语之精、思想之深及其谋篇布局之法,这比单纯的从思想的层面去挖掘各种杰出人物的爱国情愫,作者高远的人生境界和有关的历史文化要实在的多。毕竟,对于初中的孩子,尤其是起始年级的孩子,深奥的道理,深邃的思想离他们的生活太遥远。如果每一篇文章都是采用离开文本而随意解读的话,学生只能是雾里看花,一头雾水。从长远发展的眼光看,语文教学不是以缥缈空灵的思想和道理去教育学生,应把务实而易于理解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技能和习惯,“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当然,具有“语文味”的教学,除了上面提及的几个方面外,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作为一门“心灵的学科”语文既要有情感生活,也要有心智的活动。斯腾伯格说:“教育的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的思维,这也是教育最令人欢欣的目标。”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文本为依托,有目的性,针对性,启发性的设计有梯度的问题,然后利用各种教学因素,向学生提供知识,思路,情境和机会,组织学生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对问题的解决。语文课只有成为“生疑-质疑-释疑-激疑”的环环相扣的过程,学生的思维火花被点燃后,才能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积极思维。不过,这里的问题设计必须立足文本,只有这样学生的分析才有依据,思考才有方向。如果仅把教材作为一个引子,设计一些看似时尚、新奇,实则远离文本的问题,学生思考讨论的时候就会失去本源,结果是看似热闹的活动,对文本朗读学习却并无多大益处。

  总之,语文教学是立足学科本身,对口头语言进行训练,对书面语言进行解读品味,并培养学生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能力的活动。只有抓住这个核心,语文教学才是本色当行。如果我们把教材丢在一边,学生远离课文,架空内容,天马行空的发表所谓的独立见解,教学的“语文味”会越冲越淡,甚至造成学生思维的浅化和弱化。长此以往,语文学科滋养情性、提升品位、提高素养的价值就会与学习者渐行渐远。

【语文教学“本味”回归】相关文章:

澳门回归 纪念澳门回归06-24

回归06-15

回归06-19

回归06-24

回归06-19

回归06-19

回归战国06-18

超越与回归06-28

回归园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