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

时间:2023-06-14 15:54:28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精选15篇)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精选15篇)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1

  [优点]

  1.通过对比我国和西方人的饮食结构差异导入,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易于增加感性认识并逐步理解欧洲为何畜牧业发达。

  2.采用讨论、指读等形式尽量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多师生互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结合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具有时代性和生活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板书设计尽量做到精简且因果关系清晰明了。

  [缺点]

  1.ppt设置上,字体可再放大点或根据颜色的搭配以突出显示。

  2.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在对比中应提问再细化,并注重引导从沿海向内陆海洋性在减弱,大陆性在增强。

  3.谈这堂课的收获环节,可结合板书突出重点,再次提升课题。

  [改进]

  1.多学习计算机,结合地理学科特色灵活应用多媒体技术如ppt、excel,提高自己的电脑水平。

  2.教学设计应更严密、更科学。提问的方式方法,以及预留出学生活动的时间等等都需要不断地研究。

  3.地理教学中板书、版画、版图很重要,坚持每周练习。

  4.提高自己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坚持听“师说”、“壹周立波秀”,不仅练口才也积累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不断培养出自己的.人格魅力。

  非常感谢进修学校的李继红校长和吴江教研组的姬惠光老师给我的点评,我会不断努力的!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2

  本节课知识点多而细,每个知识点都很重要,为以后学习提供基础,所以上好这一节课至关重要。经纬网在地球表面并不存在,是人们在地球仪上人为划定的,所以需要学生要有空间感,再加上教材中以图为主,给学生预习也增加难度。

  根据以上情况,我采取了学生自学和小组交流为主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5分钟,我发现大部分学生根本完不成学案,对于抽象的事物仅凭阅读教材是不能够完成的.。于是我安排学生分成四大组,每组一个地球仪,小组内进行充分讨论(大约15分钟),教师深入到组内进行指导,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通过我的提问和指导感觉大部分学生能够将本节课的基础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这让我感到非常高兴,以往的教师教学老师在前面使尽全身解数的讲解,达到的效果也不过如此,现在通过自主学习和学生间的交流讨论、再加上教师有针对的点拨,学生同样也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不足之处是地球仪仍不够直观,各组的地球仪有的是经纬网地球仪,有的是政区地球仪,这样学生自学起来程度不一样,教师在点拨时也有一定难度;个别学生仍然对抽象的事物不能理解,希望在下面的几节课中再进行渗透。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3

  本节内容容量大,在备课过程中,要尽可能的资料和数据,这使得对俄罗斯的很多方面都有了很详细的了解。本节课上完后,有以下几个收获。

  一、知识点之间的过度比较容易处理,有一气呵成的感觉。

  如从位置的学习到地形、气候、资源之间的联系以及到俄罗斯的经济以及经济向亚洲迁移,这样学生在听课时似乎是自然而然的过渡,很容易接受。

  二、在引入新的知识点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及前面所学到的俄罗斯知识去学习,从而有了一定的思考量。

  如在介绍完它的资源主要分布在亚洲部分,接着让学生思考“那么俄罗斯的`工业是不是也多分布在亚洲部分呢?下面我们带着这个疑问来学习俄罗斯的工业分布”。

  三、板书设计一目了然。

  这一点尤其是在资源与工业分布上,当学生得出“资源多分布在亚洲,而工业多分布在欧洲”时,这样强烈的对比让学生很快就想到“分布不一致”,于是“怎么办”这个问题就自然的出现在学生大脑中了。

  四、不能小看学生的思维。

  在备课时,思考“俄罗斯为什么重工业发达,而轻工业却很落后呢”这个问题时,上课时学生讨论后的结论却很丰富,如“气候寒冷,很多农作物很难生长,缺少原料”“资源丰富,适合发展重工业”等等答案,所以上课前的备课一定要多思考,多查阅资料。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4

  教学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的教要围绕着学生的学展开,不能是教师主宰课堂,老师讲,学生被动听,那样,学生对学习是没有兴趣可言的,学习的效果也是低效能的。在教学中,我自觉的贯彻了我校的“自主学习,分层达标”的课题精神,让学生先在教师指导下读书、看图,圈点勾画,找出书中的疑难,然后才是教师的讲授,体现“先学后教”,让学生更有准备、有针对性的去听课。

  在讲课中做到语言精练,问题设计巧妙,大胆让学生展示,不怕课堂出错误,出了错误老师让其他学生纠正或适时的引导,正好是课堂教学的生成点,将错误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选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对教材进行大胆整合,讲书中的框题重新设计,增加了“巴西的概况”及“巴西人口、城市的分布规律”,将书中“热带经济作物王国”和“民族工业的发展”整合为“巴西的`经济”来讲授,及时补充一些新的内容,比如森林的重要作用,金砖五国的知识,这些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教学中恰当联系以往知识,如讲“热带经济作物王国”的时候,问学生过去我们学的哪些地区是热带经济作物的王国,一些学生想到了“东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这样处理有利于学生形成整体的地理认识,讲“巴西人口、城市分布规律”的时候,让学生联系前面讲的澳大利亚的人口、城市的分布规律,这样处理,让学生学会了知识的迁移,培养了学生的融会贯通能力。

  整洁课我感觉比较紧凑,学生活动较为充分,学生展示较好,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5

  从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具体情况来看,本节课突出了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围绕教学目标,我从生活入手,首先让学生说出我们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途径,再从学生经常接触到的天气预报展开,特别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播放录制好的学生所熟悉的央视预报节目,利用其中的卫星云图、城市预报图进行教学,通过模拟央视主持人,让学生学会读图并布置学生课后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学生养成了认真观察分析和记录的习惯。在天气符号的教学中,通过学生对书上图片符号的自己来识别,这样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本节课的主体设计和主要步骤是以学生竞赛的形式,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双边活动为主体,把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目标切实的落实于每一步教学活动中,体现了思维课堂的新理念,同时也体现了地理新课标“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小组竞赛的课堂活动也培养了学生合作与探究的能力,且对以后教学中的小组教学方式起到示范作用。

  这节课除了上课课件外,还自制了彩色图片与卡片、自己录制的音像,这些对于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增强了直观性、形象性,有助于加深学生印象,突破教学难点。让我感受到教师要以一个启发者、引导者、帮助者、欣赏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本节课中我觉得自己在语言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课堂上话语亲切,不生硬,易于接受。我经常用鼓励性话适时评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仔细思考发现自己在上课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如何真正有效的调动、激发学生积极性,师生互动不足

  在本课中,原本有很多地方可以让学生主动发挥,开动脑筋的地方,却被老师一手包办,没有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例如:讲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时,老师完全可以先给学生一定的提示,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讨论、归纳原因,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产生师生之间的共鸣。但在实际教学中我没有给学生深入讨论的机会,都由自己讲解了,所以显得老师讲解的`过多,学生表现的机会过少现象。另外被要求提问的同学大多集中在少部分学生,对于大多数的学生关注不够,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使得本节课中师生互动明显不充分。

  二、教学语言不够规范

  教学语言应该注重科学性、规范性,不能随心所欲讲解。在一些细微地方注意不够,导致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小问题。地理学科是一门科学性强的学科,所以要求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细微之处,把好语言规范这道关卡。

  通过反思让我看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也让我明确了今后将努力的方向:

  一、要注重对学生的尊重和肯定

  对于那些积极表现和出现错误的学生都给予肯定,多使用鼓励性语言让他们充满自信心,能够有更多、更好的表现,达到师生之间的的平等地位。给学生更多施展的机会,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师生共鸣,避免“满堂灌”的现象。

  二、加强自身能力、素质的培养

  一个自身能力不足的老师是不可能教出优秀的学生。今后要多向身边的老师学习,充分运用团体合作学习的机会;与优秀教师交流、学习,尽快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三、细心发现身边的事例,并合理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相信可以给学生更直观,贴切的认识,帮助他们理解,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和观察,思考能力。

  总之,在课堂中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技能应用到平时教学中去,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今后我将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弥补缺陷,成为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6

  本节课的课题为《世界气候类型》,内容为初中地理的难点之一,我的教学目标为:

  1、了解影响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的主要因素。

  2、能分析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分布。

  3、学会判读“气候直方图”。

  4、从丰富多彩的气候和景观类型中感受美好地球家园。

  5、在分析各气候的成因中,促进学生形成观察、比较、思考、质疑的科学研究习惯-。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1、全球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分布。2、直方图的判读。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全球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

  我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强调重点,突破难点,我从大气环流入手,分析全球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分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在课堂上就基本掌握了“气候直方图”判读方法。

  本节课内容丰富,全球的`气候类型必须面面俱到,为了吸引学生,我不断变化方法,有的精讲,有的简讲,有的让学生讲,并且利用照片、视频资料展示常见气候条件下的动植物景观,使学生对全球主要气候类型获得最感性的认识,最终不仅达到教学目标,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地理课堂教学价值观的渗透方面,本节的课内容涉及人与地球环境,科学的人地观、环境观在本节中得以充分的体现,在地理环境各要素中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中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性,整节课渗透天人合一的人地关系理念。

  在提及当今全球变暖的问题时,联系前一天在丹麦的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引起学生关注社会,提高主人翁的意识。

  整节课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圆满地完成了课前预定的教学目标。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7

  教材分析

  《美国》是七年级地理教科书中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它和第二节《巴西》共同构成了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的教材内容,使学生对西半球两类不同性质的国家的概况有所了解。本节教材的四个部分都围绕美国经济发展展开。本节第一课时分析了美国的人种构成以及美国的农业地区专业化。第二课时则主要认识美国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深入地分析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条件和带来的问题。

  世界高新技术技术产业基地—这部分内容,突出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和高新技术工业在美国工业及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

  资源消耗大国—在学生了解了美国是世界上经济大国同时辩证地让学生看到美国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耗大国和环境污染大国。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两章对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以及东半球的国家和地区的学习后,已经能够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简单方法,并且对于世界地图、区域地图和统计图表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所以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读图认识美国的工业分布以及美国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情况。

  七年级下半学期,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也有所增强,指导学生通过分析阅读材料和活动中的材料,引导学生认识美国工业的地位和高新技术产业对促进其经济增长的作用。

  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对时事的关心,开展模拟世界气候峰会的角色扮演活动,激发和组织学生就美国对保护世界资源和环境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展开讨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美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了解美国工业的分布;

  2. 理解高新技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3. 认识美国消耗了全球的资源,过度排放污染物;

  4. 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地图和材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读图认识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

  2. 通过分析材料认识美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理解高新技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3. 通过分析统计图表认识美国是资源消耗大国和废物排放大国;

  4. 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理解美国对保护世界资源和环境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通过了解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科教兴国的思想;

  2. 全面、客观地认识美国的繁荣和发达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全球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物的基础上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2. 了解美国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

  3. 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8

  本节课的教学基本达到的目标,通过读图,学生能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范围,分析总结该地区的地形特点、气候分布特征,培养运用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收集、运用资料描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富有特色的文化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通过对非洲黑人的了解,进行种族平等,维护世界和平繁荣的.教育。利用各方面的资料经过小组讨论、分析,理解本区以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及面临的人口、粮食、干旱和荒漠化问题。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具体表现和内在成因的分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全球意识。

  经过课前学生搜集资料,以及课堂中的的共同讨论、探讨、共享,学生能较好的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与存在的问题,培养了有目的查找资料及综合分析能力。通过这次教学,我感觉到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了,既调动了积极性,又掌握了知识。

  但是对个别需要帮助的学生,应适当降低难度,指导他们在地图上获取资料,通过资料,使学生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地形与气候类型,并让他们展开讨论和交流,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随时鼓励,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对高材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其高级思维能力,能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现状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体现综合分析能力。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9

  本次期中试题,总体难度不大,主要是考查同学们对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题型分二大部分,选择题占40%,综合题占60%(包括填空、连线、读图分析等)。考下来七(1)、(2)二个班均分非常接近,七(1)均分为77.6分,七(2)均分为77.5分;七(1)90分以上同学有8人,60分以下同学有3人,七(2)90分以上的同学有9人,60分以下有5人;最高分为97分,最低分为35分,分数悬殊很大。下面就这次考试反映出来的问题简单分析如下:

  存在的问题:

  1、部分同学粗心、马虎、不踏实,常犯一些低级性错误,如把“太平洋”写成“大平洋”、把日本首都“东京”写成“东井”等。

  2、审题不清或不理解题目要求的含义。如26题第一小问,A山脉 ,B城市 ,C海洋 ,结果有同学把ABC全填成山脉。

  3、做选择题浪费的时间太多。我问了一些同学,他们说,等选择题做完,时间已过去了半个多小时,以至后面的综合题没时间做。

  4、不会读图。试卷上的图和书上的图内容完全一样,就是图幅大小不一样,结果有些同学就不会对照书上相应的图填写正确的答案

  5、上课不专心。有些内容虽然书上没有,但课堂上讲过好几次。如“马六甲海峡”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内陆国、内陆湖”的含义等。

  今后教学的目标:

  1、继续加强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尤其是每章节的重点、难点,一定要精讲多练,对于一些最基本的地理知识,要求同学们能脱口而出,牢牢记住。

  2、要指导学生会用所学地理知识来观察、分析、解决一些地

  理现象和地理问题。培养学生有一个“地理的头脑”。

  3、继续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帮助他们克服粗心、

  马虎的毛病,使他们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作业能一丝不苟、独立完成。

  4、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地图作为地理学习的工具书,在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说图、辨图、描图、填图、画图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尤其对一些读图比较困难的同学,更要耐心地个别辅导。

  5、培养学生的考试答题技巧。对选择题,把那些一眼就能知道答案的题目先做,其他题目暂时不做,空在那里。然后做读图分析题,因为这类题目只要在书上找到相关的图,大部分都能做出来,分值也比较大。等综合题做完了再做空着的选择题,如果实在没时间了,随便写个答案也有25%的几率做对。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10

  一、教材分析

  作为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纬线和经线。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地球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运用地球仪的基本技能,初步 建立球体的空间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能否较好地完成这一节的教与学,关系到这一章的教学效果甚至整个地理教学的效果,为学生今后学习地理乃至高中地理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前七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主要表现为形象思维为主体,并向逻辑思维转换的过程。因此,应重视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通过互动合作,积极动脑、解决问题,形成逻辑判断和推理能力,建立地理空间概念。适量的学生作业(配有大量的图形)将抽象知识平面化,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轴、两极、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理解经线和纬线的特征及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过程与方法目标: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并用数据描述地球事物大小指标。用地球 仪观察、演示、讨论比较经纬线事物差异。通过列表,理解经线、纬线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与大小的认识过程,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无穷尽的,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奠定基础。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仪。

  难点: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知过程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11

  本周是开学第3周,教学工作一切正常,一年之计在于春,老师们、同学们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教学和学习当中。同时学校领导也针对上学期的得失,对本学期也提出了更高更规范的要求。

  作为一名半路出家的没有经验的地理老师,应该付出更大的努力,在上新课之前,就要把同步、课本、以及填充图册上的内容都要认真的做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还要积极搞好集体备课,有不懂得问题要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做到吃透教材、理解教材、把握好教材。

  同时要求学生上课之前提前预习,有不懂得问题小组展开讨论交流,把不会的问题记下来课上认真听,和老师共同解决。上课一同步和课本为主,课上解决好,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课下及时补充完整。然后课下再把填充图册及时完成。小组长带领着一起统一好答案。这样学生的习惯养成了,兴趣提高了,同时成绩也提高了。

  总之,老师、同学齐心协力,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我相信成绩会一步比一步好起来的,这一次成绩虽然全县提高了几个名次,但是成绩还不理想,比比同学科的成绩,成绩还远远不够。今后我要更加努力的去工作,更严厉的要求学生,把每一个问题都要踏踏实实的做好,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好。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12

  对于初一年纪的学生来说,主要是学习一些比较基础的入门知识。这节课所讲的课题是《板块的运动》。从复习以前的知识做引导,来一起同学们的思考,从而引出今天所要讲的课题。

  这次讲课主要用到的事多媒体,把丰富多彩的地理图片展示给同学们,并展开了小组讨论,在积极的讨论中得出问题的答案。并将本节课重点给学生们做出一个整体的总结。讲完课后的几分钟,又带领学生做了一些练习题,有简单到复杂。最后布置作业。整节课自我感觉还可以,但是还是会有许多不足之处。

  课后,老师们对我的课堂进行了评课。提出来一些需要改正的问题。我的知道老师李老师指出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没有给学生时间去思考,而是直接给出了答案。年纪组长张芳老师提出,板书有点少,应该把课题写上并且还应该把本节课的重点以板书的形式列出等。其他老师还提出了:一,讲课太细,对与初一的孩子来说讲的太多了。二,老师建议让学生多动手,自己去黑板上画出六大板块的`轮廓和大致位置。三,是以我讲为主,应该响应新课堂的概念,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四,课件不应太多,而要很清晰。对于老师们提出的问题,我觉得很有用。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去更正。改掉缺点,发扬优点。在平时上课中就要体现新课堂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从玩中学到东西。

  这次公开课,给我很多帮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作为一名老师,我一定会虚心学习,学习老师们的一些教学方法,在这半年的实习中我会不断成长,为学生的未来而奋斗。我坚信,我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13

  经过一个学年的七年级地理教学工作,我发现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一个学年即将过去,重新回顾这一学年,我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能积极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在观察、分析、思考、讨论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以及自己制作简单的教具,在教学中体现地理的图片美、文字美、动画美、语言美,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是怎样进一步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摆在我面前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及思考:

  一、发挥地理学科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学生,尤其是乡镇学校的学生,我校学生主要以农村学生为主。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纪律为先,才是教学工作的开展,没有良好的纪律,就不会有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让他们认识充分到自己的缺点和良好纪律的重要性,积极改正不良的习惯,才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发挥学科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有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学习,才能学得好。因此,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从地理这门学科来看,地理趣味性是其一大特点,它可以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所以,教师在上课时有一个好的导入可以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者我们可以在上课时给学生讲一个地理趣味故事,那么学生必定会更加努力认真的听你讲课。只要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来了那么我们就可以以兴趣带动学生学习,可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

  二、加强学生学习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新课标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变换,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要让学生学会学习,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地理学科在初中科目中算是较难学习的科目,那么作为老师我们就要教会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充分利用地理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思考地理问题,解决相关的地理问题。针对地理学科的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

  1、观察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我们身边的地理事物,联系课本上所学习的地理知识,分析地理现象的成因和规律等,要使学生掌握正确学习的方法,就要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我们生活中的地理”,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展现教师的教学魅力,让学生认为你是一个“事事通”的老师。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观察法,启发学生思考地理问题,注意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

  2、对比记忆法:在我们地理学习中,有很多的知识可以对比记忆。例如学生反映的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这一节很难学,因为教材中的内容很简单,而考纲要求我们掌握实际中气候类型的特征、分布及其所对应的景观,那么这就难倒学生了。对于一个七年级的学生,以前没有或者很少接触气候,这是我们就要教学生运用对比记忆的方法,把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及温带季风气候对比记忆,把亚热带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对比,找出相关的规律,那么这一节的内容也就没有想象中难学了。

  因此,我在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激励、尊重和理解,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信心和热情,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和地位。

  三、运用身边的“生活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从根本上说,学习地理知识,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并在改造利用环境的同时,协调与它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七年级上册的地理教学中,有许多“生活地理”的内容。例如,昼夜长短的变化、气象灾害(滑坡、泥石流等)的发生、水陆受热散热的差异等相关的知识都与我们生活联

  系非常的大,因此我们在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候,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借助于学生的生活体验,从生活中理解地理知识,那么学生久很容易接受“昼夜长短变化、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相反”等知识点的.教学。由于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学生看得到、摸得着,学生容易接受,便于理解。

  四、自身不足之处

  在一个学期的地理教学实践中,我喜忧参半,有得有失,喜的是我查找相关的资料以及运用自身的知识把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完了,忧的是我的身上也暴漏出很多的缺点:

  (1)没有做到真正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的有待提高。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同学引导不够,课堂不应总是尖子生唱主角,应使教学真正面向所有学生。

  (2)师生交流的平等性应加强。在提出问题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出发,而不是一味把学生的思路往自己设计的路上引,对于问题的设计也应该进一步斟酌,提高提问技巧。

  总之,只有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素养,才能不断地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14

  经过一学期的初一地理教学,我发觉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它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它既与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相联系,又与历史、思品等社会学科密切联系,是唯一一门跨文理两大科学部类的学科,地理教学在中学各学科教学中因其独特的性质,使地理教学方式多样化,几乎可以借鉴所有学科的教学模式,以下是我一学期的体验和反思。

  1、结合教材特点,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形成和谐、融洽、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是看老师讲得如何,关键看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人,看学生学得如何。初一学生年龄在13岁左右,正值求知欲、表现欲非常旺盛的时期,在课堂上学生厌烦教师的“满堂灌”,迫切希望自己能在课堂上有“说”的'机会,教学参与意识非常强烈。

  新课标教材在知识的表述上避免了冗长的文字叙述,文字表达简洁明了,从教材的结构和内容上看减少了很多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加大了“活动”、“阅读”、“思考”方面的篇幅内容,使“活动”、“思考”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教材特点,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学生创设“多说”学习情境,师生一起讨论,共同完成教学目标,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识,提高能力,初步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正确的科学观。

  2、讲究学习方法,培养创新精神。

  教材倡导对学生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培养和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根据教学的内容特点及学生年龄特征,开展探究学习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具有研究性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形象感知、自主感悟、合作讨论、相互评价、自由表达、创造想象等探索性活动中,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创新的情感,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知识”是新课程标准中非常重要的理念。人总是生活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中。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从根本上说,学习生物、地理等文化科目,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并在改造利用环境的同时,协调与它的关系,达到“天人合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15

  在本节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种地图,在大脑中首先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顺序思路,机智的调动学生,使整堂课在活跃、有序的氛围中进行,基本实现了预期的设计意图。

  1、利用地图充分展示并引导学业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的读图技能得到充分的训练,教学目标得到落实。

  2、关注学生的学习,构建互动的教学平台。本节课经过教师的引导和交流,通过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充分展示了师生间的互动和生生间的互动,从而激发了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

  3、注重了学习区域地理方法的指导。本节知识是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开端,因此,在与学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中,我注重了学习区域地理方法的指导,在分析亚洲自然环境特征时,指导学生从地理位置,地形、河流、气候等方面加以分析,并强调这是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同学们今后遇到陌生的区域,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学习和分析。

  4、在学习方法的延伸和拓展上没有及时的`反馈、运用和巩固,如在学习亚洲自然环境中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河流后,“,可以把教材第9页的北美洲洲图,让学生依据区域地理的方法来分析北美洲洲的地理位置,从而使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得到深化和巩固。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09-25

地理教学反思08-09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04-09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15篇11-07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15篇)06-13

关于地理教学反思04-17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01-23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04-02

高中地理教学反思01-15

地理教学反思15篇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