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时间:2023-06-13 17:37:50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集合15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

  三年级小学生要上好信息技术课并不是很难,但对于刚刚接触计算机的学生好像是无从下手,所以掌握鼠标操作这些简单的基础的操作将是学习信息技术的一个突破口。如果简单的操作没能掌握,将对其学习信息技术产生负面影响。本节课通过创设的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学、玩中学、学中玩,达到以玩促学的目的。以下是我上这节课的几点体会:

  1、通过游戏,将鼠标的知识及种操作方法巧妙地融入游戏之中,让学生在玩中自主地学习,使学生轻松地理解和掌握鼠标的操作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像力、灵活运用知识能力和动手能力,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

  2、学生在自由操作的状态下,自己探索鼠标的操作方法并作以总结,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兴趣更浓。

  3、本课主要是玩中练的方法,突破教学难点:鼠标的双击与拖动操作。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增强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利用游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互相交流与合作,比一比、赛一赛,寓教于乐,充分给予学生鼓励与肯定,并给予及时的.评价。学生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体现出水平的不统一性,教师必须开放教学资源,开放教学思想,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达到训练的目的。

  在这一周我让三年级的学生在“基准键操作”中练习基准键位主要是正确的用手指去敲击A、S、D、F、J、K、L、;这几个键,在练习过程中有的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老师,这个字母打不出来。”我过去一看,原来是大写字母,这说明学生对键盘不熟悉,成其是功能键,我用了几分钟讲复习了一下键盘上的“Capslock”、“numlock”键,分别为大小写切换键和数字锁定键,让学生示范掌握,在剩下的时间里就是指导练习。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2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的课程,其实践性强,发展快。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觉学生们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初步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的基础知识,在挑战困难,增强自信心与创造能力等方面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欢乐。

  在初级阶段,学生处于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初步状态,对于趣味性的知识较为敏感,所以,根据这一阶段的年龄心理特征,开设的计算机课就以指法练习、辅助。

  教学软件的应用以及益智教学游戏这些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知识为主要内容。这样做,符合本阶段的认知结构便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学习状态之中,便于接受老师教授的新事物,并且易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发展自我的能力。为此,我把教材中最容易的内容提到最前面教授,新授之余也教学生玩玩“扫雷”、“纸牌”等益智教学游戏,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上机操作课中,我通过学校的多媒体展示系统,将有一定电脑基础的学生的电脑作品制成幻灯片并配上优雅的音乐华考|zk168在教师机上播放,学生们顿时沸腾起来,纷纷举手询问,我都一一给他们解答,并鼓励他们只要努力学,就一定能成功。于是就开始手把手耐心给他们讲解画图的有关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们对电脑已不陌生了,我就带着他们进入Windows的“画图”。在画图纸上进行画点、画线、画图形等操作,经过操作训练,学生们学会了许多工具和菜单的'使用。通过复制、剪切、粘贴和移动,学会了画一些简单而美观的作品,互相欣赏,直到下课,同学们仍然余兴未尽,围着老师问这问那久久不愿离去。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作品做好了,如何输入汉字给自己的画取名或将自己的大名也写在画上呢?这时我顺势让学生认识键盘,用键盘练习卡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同学们终于能找到26个英文字母的位置,汉字也会输了,我又指导学生构思新的作品,给自己的画起上名字,也把自己的大名写上。看着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同学们非常高兴。对自己的创新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找到了自我,提高了自信心。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3

  这一节课上下来,我觉得比较成功,学生真正“动”起来,思维“活”起来。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具有建构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基础条件。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键盘是计算机最基本、最常用的输入设备,通过键盘接口与主机相连,用户通过敲键向计算机输入信息。本课学生学习的是标准的110键键盘,其中3个是Windows专用键。学生已经学习了鼠标操作的能力,在这一课安排学生认识键盘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学生学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下面的`指法练习和画图等简单的学习。教材根据教学重难点安排了四个学习板块,分别是键盘分区,主键盘区,光标控制区和小键盘区。其中主键盘区是本课重点,掌握使用方法,初步识记字母键位。每个键区上的键位的认识和使用,不能够死记硬背,要让学生在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和实践来掌握。

  直观演示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迅速地认识事物,因此,教学认识键盘四区时,我做了一个课件,将键盘上的四区分别设为四种颜色,并用“找朋友”的方法,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熟知各区的名称。然后再让学生在自己的键盘上找到四区,加深了学生对键盘分区的认知力。

  任何教学都要以学重教,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教材和学情来确定。因此,教学主键区、光标控制区、小键盘区分别采用三种教学方法。

  1.教学主键盘区

  ⑴教学字符键:因为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教材上叙述的也较为清楚,我采用“尝试自学”法来指导学生学习,具体流程为:尝试自学(让学生读读、划划、议议)──反馈交流(让学生汇报学懂了的什么?)。让学生觉得自学这段我能行!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与冲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⑵教学特殊控制键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知识不是一种告诉,而是一种自我尝试和自我建构。这部分内容,我采用了“发现法”教学生学习。学习流程为:尝试发现(让学生在打开的写字板中分别按这些键,说说你能发现什么)→汇报结果(要求学生汇报发现结果,集体交流)→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键位和使用的方法)。通过让学生自己发现、探索,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最后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成功带来的快乐。

  2.教学光标控制区

  这部分内容需要的文本页较多,且内容简单明了,我采用了直观演示教学法教学。让学生先观察课件演示,然后再自主实践。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掌握Delete和BackSpace键的功能区别,

  3.教学小键盘

  这部分内容十分简单,不是教学重点,教师要以略作介绍,学生对照教材自主实践加以练习即可。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过程,各环节逻辑而严密,生生都能参与探究;注重情感,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避免正面否定学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态度。在这样一个生动愉悦的教学中,领悟键盘的认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4

  以前我总得信息技术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操作,上课时,无非是教师演示,学生再照着“葫芦画瓢”。其实,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你还没有讲完,他就会操作了;接受能力比较慢的学生还没有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更有部分学生走神了,压根没有听见你在说什么。这种方法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与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来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尤其是其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以下方法可以尝试:

  一、活用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大,则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学生对计算机早已有着浓厚的兴趣与神秘感,渴望更深层次的了解它,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幻想自己有一天能随心所欲地操作计算机,在计算机上作动画,上网聊天等等。信息技术课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今他们已梦想成真,终于能够直接动手操作计算机了,较多的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操作空间,这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好动心理。但是,如果课堂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是"学"跟着"教"走,

  只要"我说你做"就可以了,而信息技术是一门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仍按以前的做法,学生很容易在新鲜感和兴趣感过去之后产生枯燥的消极想法。所以在教学中,对于较容易掌握的内容,我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学生们边学边练,很快就攻克了本节的难点。用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学习情趣

  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让我懂得,坚持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保持他们学习情趣的有效手段。

  每班学生都在三十人左右,绝大部分同学上机操作时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教师根本忙不过来,有时不免会挫伤没有被辅导同学的积极性,于是,在分组的基础上,我让几位先掌握的同学学当"小老师",把他们分到各组去,这样即可以减轻教师逐个辅导学生的压力,也使"小老师"们得到锻炼,使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克服了部分学生因怕问老师问题而举步不前的现象,从而使所有的学生各得其所。在这种分组情况下,教师并没有失去作用,我们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辅导个别的计算机"特困生",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同时,在同学互相辅导学习中增进了感情,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创造出合作学习的和谐氛围。

  三、尝试以“任务驱动”的方法组织教学。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另外, 经常利用学科中丰富的内容,为学生展示一些新知悬念, 让学生课课从电脑上有新发现、有新收获,让学生感受到电脑中所蕴含的知识、技巧真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探索欲,保持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新鲜感和兴趣感。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5

  收获一:

  教学设计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并且要应用于生活。这其中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出发点,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碰到问题,独自思考,教师提点,同伴互助,最后完成任务,体会到成就感。

  课堂就是一个模拟的小社会,课堂上学生经历的在具体问题上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踏上社会以后经历具体问题的过程。应该注重让课堂内容来于生活又归于生活,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具体的问题中,能力得以提升。

  收获二:

  新课程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但,有疑才有问,如果教师一味灌输,学生就只有接受的份,没有思考又何来疑问?应该把一个个小问题融合在一个大任务情境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自然就有了提问)。这样,把零碎的小问题串成一个整体,就更清晰流畅和系统化了,避免了问题的堆砌。

  事实证明,学生在解决自己问题的时候是最专心的,听得也是最认真的。

  收获三:

  信息技术教材里的每一课,虽自成一课,但其内容却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日常教学中我们通常发现,因为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前一课知识点还没有得到巩固,后一课教学的新任务又来了,学生学得宽泛缺不扎实。如何保证复习和巩固的时间,那只有到每节课中去凑。在徐老师的课堂中,学生们的精彩回答,和熟练的操作,都能体现出老师的功在平时,教学的扎实,学生才会有出色的表现。

  收获的同时,也有一些自己不成熟的思考,同时也是对自己以往教学实践的一种反思。

  思考一:

  1、新课程主张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其中只是一个牵引着,帮助者,各环节的串联者。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去思考,应把更多主动权交给学生,包括思考权。课堂上应多问学生“你觉得怎么样?”“你会怎么做?”“你是怎么想的?”解决问题最难的`是找不到思路,站在学生的角度,你要给他指路。

  思考二:

  课堂是全体学生的课堂,是各个层次学生的课堂。学生的思维有快有慢,教师提问以后,要留两到三秒学生思考的时间,而不能急于叫学生回答。事实上,学生从接受信息,到思考信息,再组织语言说出来需要一定的时间。教师提问话音刚落,就立刻举手的学生,无非那么几种:反应特快特聪明的、没有组织好语言但表达欲特强烈的、凭直觉经验去回答的,等等。这几类同学当然只是少数,课堂不能仅仅是这些人的,而是更多人的。因此,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的时间,让更多同学参与进课堂的互动中来。

  思考三:

  追求操作背后的方法和原理,会使信息技术课程真正彰显出其应有的价值与魅力。当前,我们信息技术课程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软件的操作越来越简单,只要尝试几下,就掌握了,还有必要专门在信息课上学习吗?因此,我觉得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不能只局限技术的学习,而是要挖掘操作背后的原理和方法,例如本节课中的页面设置中的调整页边距这个知识点,为什么要调整页边距,页边距的距离的大小怎样分配?不仅仅是老师简单给一个2cm的数据这么简单,这就是操作背后的道理,老师应该给学生讲清:这个数字的背后,是经过不断的尝试,调整才能得出的最佳数据。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6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营造好的课堂气氛,还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探究,还要注重学生综合处理信息的潜力的培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应用的实践活动,为信息技术教学营造“宽松、主动、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快乐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现浅谈如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几点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演示讲解的教学设计,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直观性,有关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仅凭老师的口述,学

  生难以构成准确的概念,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的讲授应精心选取使用多媒体数据,丰富学生的

  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正确的结论,使教学取得最佳效果。创造民主、简单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用心性。

  二、利用发现探究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鼓励学生用自我的头脑去获得知识,重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被动的理解者。其教学设计为:简述操作要领→操作尝试→启发引导→操作学习→反馈指导→巩固练习→归纳总结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方法,一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二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如在学习word制作表格时,学生学起来很简单。但是否很简单,透过布置一个任务(制作课程表),学习效果就一目了然了。至于巩固练习和归纳总结,道理是很显然的。这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操作时光密切结合的教学设计。

  三、构建“主体—互动—探究”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老师先布置任务,学生透过完成任务来自主的参与教学,这样能够培养学生必要的社会性品质;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教学人际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能够使课堂充满活力,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使学生智力得到较好的发展。例如布置任务:应用FrontPage软件制作个人网页,链入班级主页。在大多数学生基本完成任务后,从学生制作的网页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由学生自我介绍演示,然后让学生互相讨论,发表意见、看法,实现相互交流、学习的目的。教师在此过程中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为目的,适当的引导讨论方向。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主动研究,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并透过师生交流的互动作用和情境探索的学习,到达自主构建知识的目的,实现学生主动发展的目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7

  儿童心理学研究指出:小学生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活动方式。这就表明,“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我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应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上完这样一节课后,我对此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我在教学PowerPoint插入图片和文字时,介绍完后如果让学生以此工具为主创作一幅作品,尽管生活中的这方面的素材很多,我引导让学生想想我们平时看的成语故事书刊有那些是跟我们的作品相类似的。要制作什么内容由你们小组自己讨论制订,学生兴高采烈地进行了讨论。在学生的屏幕上也相继诞生了各种各样的作品,下课了还意犹未尽。这种教学为学生的主动思维在时间和空间上留下了余地,适时的启发,利于开阔眼界,引发联想。使学生克服了思维中的依赖性和惰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被动转为主动。

  从而我想:作为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又有着广泛实用性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更应采用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发挥学习主体性、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主动学习方式。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起指导、启发的作用。应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创新和自学的乐趣。这不仅能深化教学内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的兴趣推向高潮,而且还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8

  小学阶段是学生想象力最丰富的时期,有趣的故事特别能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发展,而丰富的想象力往往来自于联想,许多学生可以在你讲到一个事物时联象到多个与此有关的事物,这就是想象力的开端。从小学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对他们以后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在本课中我想简单的谈一下我在教《勾勒我的想象力》这一课中的点滴体会:

  首先绘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动手能力主要开发的是人的左半脑,这是会促进左脑的智力开发。同时在会颜色运用、空间位置等方面的能力是对右脑开发也大有好处。

  更为重要的是,孩子在画画的过程中时候是他的脑、眼、手并用,因而能促进身心的`成长发育,让孩子的潜能与个性多了一条途径来展现,同时更加培养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大家共同给小狗设计一个家,一个温暖的小窝,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动手的热情,大家各抒己见,充分拓展思维,令小狗的房子五颜六色,造型各异,漂亮极了,学生们在设计的过程中对空间的把握,对色彩的运用都经过了用心地思考,可以说是在兴趣中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身心都得到了发展。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9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在Word文章中插入图片的方法,介绍了插入剪贴画的方法以及图片在文章中的调整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不但能插入图片,还能够让图、文合一,实现简单的图文混排。通过对比学生制作的有插图和无插图的两张小报,让学生认识到图片修饰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产生对美的追求,激发他们学习本课的兴趣。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五年级学生,他们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喜欢开放式的课堂,乐于自主学习,能自由地与他人充分讨论。大多数学生能够通过自己自主探索,组内成员合作学习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小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会觉得本课的学习内容有一定难度,只要教师适时加以正确的引导,因材施教,就能较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兴趣浓厚。有些同学通过学习不仅掌握了本课所学的知识,还能够在基础知识之上有所创新,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和与众不同的想法。但部分学生觉得难制作出自己想到的内容,我加以正确的引导,因材施教,最后能较好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本课教学,我运用了:

  1.欣赏,谈话,讲授,讨论等教学方法,培养思维学生的发散性,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2.本课的引入抓住了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3.采用小组内学习、讨论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和自己的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教师的及时鼓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 在完成作品后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分析,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也激发了学习兴趣。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0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已引起了教育的深刻变革。合理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应用,有可能带来整个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模式、教育过程的积极变革。但实践也让我们看到,缺乏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和有效的教学设计,信息技术的课堂应用也存在诸多误区。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应用信息技术于课堂教学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开展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提高课堂效益,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手段之一。再者,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合理应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教学能力,拓宽解题思路,发展智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另外,更促进了教师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

  作为一名当代数学教师,如果能够熟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技能,并能依据教学标准,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调从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将实际问题抽象化,与学生价值观等得到进步和发展。再者,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教学媒体,且使之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及常规教学手段合理结合,就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迁移,并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体现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已得到相当的实践,并体现出诸多优势,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图、文、音、像并茂,能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注意力和兴趣。

  (二)直观,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突出要点,有助于一些教学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图片与艺术字的插入

  2、掌握图片和艺术字大小位置的更改。

  过程与方法:

  1、图片和艺术字的插入

  2、图片和艺术字大小位置的更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培养对封面框架的合理布局能力

  2、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1、图片和艺术字的插入

  2、图片和艺术字大小位置的更改

  教学难点:

  1、图片和艺术字大小位置的更改

  2、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同学们都设计过读书手抄报,那么美观、大方、醒目的板报标题是不是可以让你的板报更加具有吸引力呢?(对)老师这里用我们刚刚学习的`WORD设计一个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板报标题,你们想看吗?

  1、出示范例:

  2、提出任务:知道这种样式的字我们称它为什么吗?

  生:纷纷作答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对,有的同学知道这是艺术字,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插入艺术字)

  板书:插入艺术字。

  二.实践操作,探究学习。

  有很多方法可以插入艺术字,同学们试一下能不能找到插入艺术字的方法。

  (同学自身操作,教师指导)

  同学上机演示操作自己是怎样插入艺术字的(边演示边讲述)。

  1、在“艺术字”工具栏上选择“插入艺术字”按钮(最左边),弹出“艺术字”字库的选择框。

  2、在字库里面任选一种样式,出现编辑艺术字的对话框。

  3、选择艺术字的大小字体,在对话框内输入“喜迎国庆”,按确定。

  师:好,这位同学做的很好,他用另一种方法插入了艺术字,我们希望每一位同学都有这样的探索精神。

  我们在插入艺术字后,想让他作为一份电子小报的标题,可能大小、位置上都不合适,怎样调整艺术字的位置、大小呢?(生练习,老师指导)

  同学上机边演示边讲自身是怎样做的。

  提示:Word中一个重要的编辑原则是“先选中后操作”。单击文本编辑区中的艺术字,它的周围就会出现8个控制点“□”,表示艺术字已被选中。在选中状态下就可以对艺术字进行编辑调整。

  师:这位同学做的也很好。我们刚才学习了怎样插入艺术字,老师也设计了一些艺术字样式,同学们看一下与你的有什么不同?

  三、自主探索、同学创作练习

  1、师:(出示课件)

  (1)旋转艺术字

  (2)形状改变以及竖排:

  (3)样式的变化:

  学习方式有自身摸索、讨论、与同学合作学习、可以问老师研讨等(教师巡回指导)

  同学自由选择采用多种方法自学,边交流边实践操作,初步完成任务。

  2、设计一张杂志封面

  展开想象,自由创作。

  3、同学交流收获

  看到做的比较好的同学,请他来当小老师告诉其他同学,他的作品是怎样完成的。上机操作边演示边讲自身的怎样设置的。

  4、作品展评,归纳小结。

  相互欣赏、品评插入的艺术字。

  学生自主选择问题回答和演示,表现优秀者将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

  四、课堂小结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2

  本课我从学生对课本上的一段中英文字的输入出发,引出至少要学会中文和英文混合输入方法。讲述了启动汉字输入法的方法,如何用“智能ABC”或“搜狗输入法”输入汉字,以及输入汉字时必然要遇到的几个状态切换:全角、半角的切换和中、英文的切换方法。

  从学生上课的反应情况来看,在课堂上不少学生能够按时完成了我布置的任务,但总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无法按时完成任务,总结了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对中英文输入的切换不能熟练操作,原因是学生还不能熟练地掌握中英文的切换方法,日后要多加练习;二是拼音的掌握不好,Z,C,S和ZH,CH,SH,前后鼻音分不清导致打字速度慢下来,这个问题不是一时能解决的,要求学生平时在语文课的汉字学习时注意积累;三是键位不熟,指法错误,有些学生到现在还是在用“一指禅”敲键。打字没人能帮得了忙,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多多练习文字输入,熟能生巧。

  在教学过程中,书本上讲解的'智能ABC竟然有一部分学生不喜欢或者不习惯用,原来有不少学生在家里的电脑上已经熟悉文字输入了,而采用的输入方法也是现在比较流行的“搜狗拼音”输入法,所以在上本课前,我已经将所有的电脑增加了搜狗拼音输入法。同时也让学生认识与掌握搜狗拼音输入法好用带来的方便、快捷。

  这节课还需要改进的地方,因为范围太广了,目的性不够强,虽然学生的作品很好,但是有一些符号他们的认识还不够。(例如:学生在中英文符号的区别)这样使我感到有点疑惑,如果规定必须要用到那些符号,可能会好一些,可是又怕会影响他们的创作思维。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3

  《链接少儿网站》是安徽省信息技术教材第二单元第7课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制作网页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个较完整的应用,并从中引出了网页的灵魂——超级链接。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超链接知识;学会在文字、图片上插入超链接; 通过链接网站,培养学生负责任的使用信息技术网站意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文字和图片上插入超链接。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超链接概念,会编辑超链接。

  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了引导自学型的模式进行了教学设计,并组织课堂教学。在导入部分,我先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超级链接的理解,进而让他们在操作点击文字和图片链接观察效果,对比文字链接和图片链接的不同点,进一步感受超级链接,最后我做总结,并告诉他们超级链接的对象有很多,除了文字和图片还可以使flash动画,从而很自然的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并顺其自然的导入新课。

  在新课的插入表格环节,由于学生已经有了设置表格的基础,所以我放手让学生进行组内学习,小组长很认真带领同学们自学并完成操作任务,我在巡视的过程中,也加强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观察课本中图表所示的设置步骤,此环节学生学习地很轻松。

  插入文字链接是本课的重难点,插入超级链接步骤,学生们很容易掌握,但对于编辑超级链接,特别是文字链接的样式,学生掌握有难度。因此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的组内合作学习难点问题收集,在小组汇报时,由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解决,而在组内也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给同学设置了不同的任务,一节课下来,每个同学都有收获。

  由于有了插入文字链接的基础,图片链接设置难度降低了,因此我让同学们先自己设置,再看书,多数同学在没有看书的情况下,都很轻松的完成。

  在最后的反馈练习阶段,我让学生完成了课本练习“一‘网’打尽”网页的制作,准备好模板,学生只需要做文字链接并设置文字链接的样式,至此多数同学都已经掌握了文字链接的设置步骤。

  总的来说,本节课我上的还是比较成功的,特别是对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知道了组内分工要合理,要让每个同学都可以做力所能及的事,每个同学都有收获,这对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水平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由于接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不是很久,所以我对信息技术素养、教学方法以及学习方法都掌握的不是很明确,但通过其他老师的相助,感觉自己还是在成长,比如,从以前的完全放任学生去做到现在的适当的组织,从找不到重难点到掌握突破重难点、、、。以下我来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感受。

  一、导入没有及时激发学生的兴趣

  以前,我觉得上课铃一响就应该马上上课。但通过万老师的讲解,我才发现原来上课前的交流是如此重要,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本节课的导入阶段,我并没有关注学生,直接进入导入阶段,没有与学生做任何交流,所以学生感觉有点“蒙”。导入时,我采用的是“采访”来学问学生喜欢的`网址,应该来说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但可能由于我的声音比较小,所以,很多学生没有参与,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冷场”。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够

  教学活动是教师引起、维持或者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而这些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而展开的。信息技术课程由于起实践性与工具性特点,更加应该具有学生主体的理念。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总是在他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其对新知识的理解并发展其认知结构的。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4

  信息技术课中能借助Internet这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以及计算机本身具有强大的计算、辅助、管理等功能。这样教学课堂中根据学生爱玩的特点,指导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扩展他们学习电脑的兴趣;利用学生好胜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会边动手,边观察,边分析,启迪他们在实践中进行科学的思维;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认真听取学生发表的意见,并放手让学生大胆试一试。

  “授人以鱼,未若授人以渔”。在我们的'教学内容中,既注重传授知识,又注重让学生理解电脑独特的思维;不仅会使用电脑,还时常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有没有更好的思路。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5

  作为信息技术学科老师,我更多的是思考网络在这样的课上的作用是什么?不用网页,这节课能上吗?答案是:完全可以。PPT就基本可以完成这样的课堂。而为什么现在都用网页而不用PPT,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网页可以交到孩子们的手上,网页可以呈现更多的东西给孩子。那么我们有没有更好地去利用网络呢?

  我感觉应该是这样的一个情境:网络,不仅仅给了孩子一个环境、资源,更多的应该通过网页,交给孩子工具、引导。通过网页,老师可以给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引导;通过网页,老师可以给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思考支持;通过网页,老师可以给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学习工具;通过网页,老师可以给孩子思考的空间;通过网页,老师可以给不同的孩子发言的平台。这些东西,并不是其他东西可以代替的,只有网络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得到他们需要的东西。而不仅仅是看看老师提供的资源,看看老师安排好的素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集合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08-04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5篇12-24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反思04-19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5篇)06-12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0-27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集锦15篇06-13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集锦15篇)06-13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06-24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10-29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集合15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

  三年级小学生要上好信息技术课并不是很难,但对于刚刚接触计算机的学生好像是无从下手,所以掌握鼠标操作这些简单的基础的操作将是学习信息技术的一个突破口。如果简单的操作没能掌握,将对其学习信息技术产生负面影响。本节课通过创设的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学、玩中学、学中玩,达到以玩促学的目的。以下是我上这节课的几点体会:

  1、通过游戏,将鼠标的知识及种操作方法巧妙地融入游戏之中,让学生在玩中自主地学习,使学生轻松地理解和掌握鼠标的操作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像力、灵活运用知识能力和动手能力,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

  2、学生在自由操作的状态下,自己探索鼠标的操作方法并作以总结,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兴趣更浓。

  3、本课主要是玩中练的方法,突破教学难点:鼠标的双击与拖动操作。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增强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利用游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互相交流与合作,比一比、赛一赛,寓教于乐,充分给予学生鼓励与肯定,并给予及时的.评价。学生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体现出水平的不统一性,教师必须开放教学资源,开放教学思想,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达到训练的目的。

  在这一周我让三年级的学生在“基准键操作”中练习基准键位主要是正确的用手指去敲击A、S、D、F、J、K、L、;这几个键,在练习过程中有的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老师,这个字母打不出来。”我过去一看,原来是大写字母,这说明学生对键盘不熟悉,成其是功能键,我用了几分钟讲复习了一下键盘上的“Capslock”、“numlock”键,分别为大小写切换键和数字锁定键,让学生示范掌握,在剩下的时间里就是指导练习。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2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的课程,其实践性强,发展快。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觉学生们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初步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的基础知识,在挑战困难,增强自信心与创造能力等方面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欢乐。

  在初级阶段,学生处于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初步状态,对于趣味性的知识较为敏感,所以,根据这一阶段的年龄心理特征,开设的计算机课就以指法练习、辅助。

  教学软件的应用以及益智教学游戏这些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知识为主要内容。这样做,符合本阶段的认知结构便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学习状态之中,便于接受老师教授的新事物,并且易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发展自我的能力。为此,我把教材中最容易的内容提到最前面教授,新授之余也教学生玩玩“扫雷”、“纸牌”等益智教学游戏,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上机操作课中,我通过学校的多媒体展示系统,将有一定电脑基础的学生的电脑作品制成幻灯片并配上优雅的音乐华考|zk168在教师机上播放,学生们顿时沸腾起来,纷纷举手询问,我都一一给他们解答,并鼓励他们只要努力学,就一定能成功。于是就开始手把手耐心给他们讲解画图的有关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们对电脑已不陌生了,我就带着他们进入Windows的“画图”。在画图纸上进行画点、画线、画图形等操作,经过操作训练,学生们学会了许多工具和菜单的'使用。通过复制、剪切、粘贴和移动,学会了画一些简单而美观的作品,互相欣赏,直到下课,同学们仍然余兴未尽,围着老师问这问那久久不愿离去。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作品做好了,如何输入汉字给自己的画取名或将自己的大名也写在画上呢?这时我顺势让学生认识键盘,用键盘练习卡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同学们终于能找到26个英文字母的位置,汉字也会输了,我又指导学生构思新的作品,给自己的画起上名字,也把自己的大名写上。看着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同学们非常高兴。对自己的创新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找到了自我,提高了自信心。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3

  这一节课上下来,我觉得比较成功,学生真正“动”起来,思维“活”起来。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具有建构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基础条件。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键盘是计算机最基本、最常用的输入设备,通过键盘接口与主机相连,用户通过敲键向计算机输入信息。本课学生学习的是标准的110键键盘,其中3个是Windows专用键。学生已经学习了鼠标操作的能力,在这一课安排学生认识键盘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学生学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下面的`指法练习和画图等简单的学习。教材根据教学重难点安排了四个学习板块,分别是键盘分区,主键盘区,光标控制区和小键盘区。其中主键盘区是本课重点,掌握使用方法,初步识记字母键位。每个键区上的键位的认识和使用,不能够死记硬背,要让学生在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和实践来掌握。

  直观演示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迅速地认识事物,因此,教学认识键盘四区时,我做了一个课件,将键盘上的四区分别设为四种颜色,并用“找朋友”的方法,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熟知各区的名称。然后再让学生在自己的键盘上找到四区,加深了学生对键盘分区的认知力。

  任何教学都要以学重教,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教材和学情来确定。因此,教学主键区、光标控制区、小键盘区分别采用三种教学方法。

  1.教学主键盘区

  ⑴教学字符键:因为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教材上叙述的也较为清楚,我采用“尝试自学”法来指导学生学习,具体流程为:尝试自学(让学生读读、划划、议议)──反馈交流(让学生汇报学懂了的什么?)。让学生觉得自学这段我能行!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与冲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⑵教学特殊控制键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知识不是一种告诉,而是一种自我尝试和自我建构。这部分内容,我采用了“发现法”教学生学习。学习流程为:尝试发现(让学生在打开的写字板中分别按这些键,说说你能发现什么)→汇报结果(要求学生汇报发现结果,集体交流)→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键位和使用的方法)。通过让学生自己发现、探索,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最后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成功带来的快乐。

  2.教学光标控制区

  这部分内容需要的文本页较多,且内容简单明了,我采用了直观演示教学法教学。让学生先观察课件演示,然后再自主实践。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掌握Delete和BackSpace键的功能区别,

  3.教学小键盘

  这部分内容十分简单,不是教学重点,教师要以略作介绍,学生对照教材自主实践加以练习即可。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过程,各环节逻辑而严密,生生都能参与探究;注重情感,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避免正面否定学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态度。在这样一个生动愉悦的教学中,领悟键盘的认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4

  以前我总得信息技术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操作,上课时,无非是教师演示,学生再照着“葫芦画瓢”。其实,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你还没有讲完,他就会操作了;接受能力比较慢的学生还没有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更有部分学生走神了,压根没有听见你在说什么。这种方法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与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来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尤其是其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以下方法可以尝试:

  一、活用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大,则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学生对计算机早已有着浓厚的兴趣与神秘感,渴望更深层次的了解它,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幻想自己有一天能随心所欲地操作计算机,在计算机上作动画,上网聊天等等。信息技术课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今他们已梦想成真,终于能够直接动手操作计算机了,较多的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操作空间,这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好动心理。但是,如果课堂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是"学"跟着"教"走,

  只要"我说你做"就可以了,而信息技术是一门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仍按以前的做法,学生很容易在新鲜感和兴趣感过去之后产生枯燥的消极想法。所以在教学中,对于较容易掌握的内容,我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学生们边学边练,很快就攻克了本节的难点。用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学习情趣

  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让我懂得,坚持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保持他们学习情趣的有效手段。

  每班学生都在三十人左右,绝大部分同学上机操作时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教师根本忙不过来,有时不免会挫伤没有被辅导同学的积极性,于是,在分组的基础上,我让几位先掌握的同学学当"小老师",把他们分到各组去,这样即可以减轻教师逐个辅导学生的压力,也使"小老师"们得到锻炼,使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克服了部分学生因怕问老师问题而举步不前的现象,从而使所有的学生各得其所。在这种分组情况下,教师并没有失去作用,我们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辅导个别的计算机"特困生",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同时,在同学互相辅导学习中增进了感情,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创造出合作学习的和谐氛围。

  三、尝试以“任务驱动”的方法组织教学。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另外, 经常利用学科中丰富的内容,为学生展示一些新知悬念, 让学生课课从电脑上有新发现、有新收获,让学生感受到电脑中所蕴含的知识、技巧真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探索欲,保持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新鲜感和兴趣感。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5

  收获一:

  教学设计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并且要应用于生活。这其中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出发点,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碰到问题,独自思考,教师提点,同伴互助,最后完成任务,体会到成就感。

  课堂就是一个模拟的小社会,课堂上学生经历的在具体问题上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踏上社会以后经历具体问题的过程。应该注重让课堂内容来于生活又归于生活,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具体的问题中,能力得以提升。

  收获二:

  新课程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但,有疑才有问,如果教师一味灌输,学生就只有接受的份,没有思考又何来疑问?应该把一个个小问题融合在一个大任务情境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自然就有了提问)。这样,把零碎的小问题串成一个整体,就更清晰流畅和系统化了,避免了问题的堆砌。

  事实证明,学生在解决自己问题的时候是最专心的,听得也是最认真的。

  收获三:

  信息技术教材里的每一课,虽自成一课,但其内容却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日常教学中我们通常发现,因为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前一课知识点还没有得到巩固,后一课教学的新任务又来了,学生学得宽泛缺不扎实。如何保证复习和巩固的时间,那只有到每节课中去凑。在徐老师的课堂中,学生们的精彩回答,和熟练的操作,都能体现出老师的功在平时,教学的扎实,学生才会有出色的表现。

  收获的同时,也有一些自己不成熟的思考,同时也是对自己以往教学实践的一种反思。

  思考一:

  1、新课程主张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其中只是一个牵引着,帮助者,各环节的串联者。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去思考,应把更多主动权交给学生,包括思考权。课堂上应多问学生“你觉得怎么样?”“你会怎么做?”“你是怎么想的?”解决问题最难的`是找不到思路,站在学生的角度,你要给他指路。

  思考二:

  课堂是全体学生的课堂,是各个层次学生的课堂。学生的思维有快有慢,教师提问以后,要留两到三秒学生思考的时间,而不能急于叫学生回答。事实上,学生从接受信息,到思考信息,再组织语言说出来需要一定的时间。教师提问话音刚落,就立刻举手的学生,无非那么几种:反应特快特聪明的、没有组织好语言但表达欲特强烈的、凭直觉经验去回答的,等等。这几类同学当然只是少数,课堂不能仅仅是这些人的,而是更多人的。因此,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的时间,让更多同学参与进课堂的互动中来。

  思考三:

  追求操作背后的方法和原理,会使信息技术课程真正彰显出其应有的价值与魅力。当前,我们信息技术课程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软件的操作越来越简单,只要尝试几下,就掌握了,还有必要专门在信息课上学习吗?因此,我觉得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不能只局限技术的学习,而是要挖掘操作背后的原理和方法,例如本节课中的页面设置中的调整页边距这个知识点,为什么要调整页边距,页边距的距离的大小怎样分配?不仅仅是老师简单给一个2cm的数据这么简单,这就是操作背后的道理,老师应该给学生讲清:这个数字的背后,是经过不断的尝试,调整才能得出的最佳数据。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6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营造好的课堂气氛,还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探究,还要注重学生综合处理信息的潜力的培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应用的实践活动,为信息技术教学营造“宽松、主动、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快乐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现浅谈如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几点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演示讲解的教学设计,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直观性,有关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仅凭老师的口述,学

  生难以构成准确的概念,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的讲授应精心选取使用多媒体数据,丰富学生的

  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正确的结论,使教学取得最佳效果。创造民主、简单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用心性。

  二、利用发现探究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鼓励学生用自我的头脑去获得知识,重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被动的理解者。其教学设计为:简述操作要领→操作尝试→启发引导→操作学习→反馈指导→巩固练习→归纳总结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方法,一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二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如在学习word制作表格时,学生学起来很简单。但是否很简单,透过布置一个任务(制作课程表),学习效果就一目了然了。至于巩固练习和归纳总结,道理是很显然的。这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操作时光密切结合的教学设计。

  三、构建“主体—互动—探究”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老师先布置任务,学生透过完成任务来自主的参与教学,这样能够培养学生必要的社会性品质;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教学人际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能够使课堂充满活力,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使学生智力得到较好的发展。例如布置任务:应用FrontPage软件制作个人网页,链入班级主页。在大多数学生基本完成任务后,从学生制作的网页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由学生自我介绍演示,然后让学生互相讨论,发表意见、看法,实现相互交流、学习的目的。教师在此过程中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为目的,适当的引导讨论方向。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主动研究,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并透过师生交流的互动作用和情境探索的学习,到达自主构建知识的目的,实现学生主动发展的目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7

  儿童心理学研究指出:小学生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活动方式。这就表明,“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我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应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上完这样一节课后,我对此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我在教学PowerPoint插入图片和文字时,介绍完后如果让学生以此工具为主创作一幅作品,尽管生活中的这方面的素材很多,我引导让学生想想我们平时看的成语故事书刊有那些是跟我们的作品相类似的。要制作什么内容由你们小组自己讨论制订,学生兴高采烈地进行了讨论。在学生的屏幕上也相继诞生了各种各样的作品,下课了还意犹未尽。这种教学为学生的主动思维在时间和空间上留下了余地,适时的启发,利于开阔眼界,引发联想。使学生克服了思维中的依赖性和惰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被动转为主动。

  从而我想:作为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又有着广泛实用性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更应采用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发挥学习主体性、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主动学习方式。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起指导、启发的作用。应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创新和自学的乐趣。这不仅能深化教学内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的兴趣推向高潮,而且还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8

  小学阶段是学生想象力最丰富的时期,有趣的故事特别能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发展,而丰富的想象力往往来自于联想,许多学生可以在你讲到一个事物时联象到多个与此有关的事物,这就是想象力的开端。从小学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对他们以后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在本课中我想简单的谈一下我在教《勾勒我的想象力》这一课中的点滴体会:

  首先绘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动手能力主要开发的是人的左半脑,这是会促进左脑的智力开发。同时在会颜色运用、空间位置等方面的能力是对右脑开发也大有好处。

  更为重要的是,孩子在画画的过程中时候是他的脑、眼、手并用,因而能促进身心的`成长发育,让孩子的潜能与个性多了一条途径来展现,同时更加培养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大家共同给小狗设计一个家,一个温暖的小窝,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动手的热情,大家各抒己见,充分拓展思维,令小狗的房子五颜六色,造型各异,漂亮极了,学生们在设计的过程中对空间的把握,对色彩的运用都经过了用心地思考,可以说是在兴趣中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身心都得到了发展。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9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在Word文章中插入图片的方法,介绍了插入剪贴画的方法以及图片在文章中的调整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不但能插入图片,还能够让图、文合一,实现简单的图文混排。通过对比学生制作的有插图和无插图的两张小报,让学生认识到图片修饰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产生对美的追求,激发他们学习本课的兴趣。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五年级学生,他们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喜欢开放式的课堂,乐于自主学习,能自由地与他人充分讨论。大多数学生能够通过自己自主探索,组内成员合作学习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小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会觉得本课的学习内容有一定难度,只要教师适时加以正确的引导,因材施教,就能较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兴趣浓厚。有些同学通过学习不仅掌握了本课所学的知识,还能够在基础知识之上有所创新,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和与众不同的想法。但部分学生觉得难制作出自己想到的内容,我加以正确的引导,因材施教,最后能较好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本课教学,我运用了:

  1.欣赏,谈话,讲授,讨论等教学方法,培养思维学生的发散性,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2.本课的引入抓住了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3.采用小组内学习、讨论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和自己的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教师的及时鼓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 在完成作品后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分析,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也激发了学习兴趣。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0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已引起了教育的深刻变革。合理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应用,有可能带来整个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模式、教育过程的积极变革。但实践也让我们看到,缺乏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和有效的教学设计,信息技术的课堂应用也存在诸多误区。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应用信息技术于课堂教学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开展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提高课堂效益,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手段之一。再者,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合理应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教学能力,拓宽解题思路,发展智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另外,更促进了教师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

  作为一名当代数学教师,如果能够熟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技能,并能依据教学标准,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调从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将实际问题抽象化,与学生价值观等得到进步和发展。再者,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教学媒体,且使之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及常规教学手段合理结合,就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迁移,并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体现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已得到相当的实践,并体现出诸多优势,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图、文、音、像并茂,能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注意力和兴趣。

  (二)直观,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突出要点,有助于一些教学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图片与艺术字的插入

  2、掌握图片和艺术字大小位置的更改。

  过程与方法:

  1、图片和艺术字的插入

  2、图片和艺术字大小位置的更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培养对封面框架的合理布局能力

  2、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1、图片和艺术字的插入

  2、图片和艺术字大小位置的更改

  教学难点:

  1、图片和艺术字大小位置的更改

  2、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同学们都设计过读书手抄报,那么美观、大方、醒目的板报标题是不是可以让你的板报更加具有吸引力呢?(对)老师这里用我们刚刚学习的`WORD设计一个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板报标题,你们想看吗?

  1、出示范例:

  2、提出任务:知道这种样式的字我们称它为什么吗?

  生:纷纷作答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对,有的同学知道这是艺术字,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插入艺术字)

  板书:插入艺术字。

  二.实践操作,探究学习。

  有很多方法可以插入艺术字,同学们试一下能不能找到插入艺术字的方法。

  (同学自身操作,教师指导)

  同学上机演示操作自己是怎样插入艺术字的(边演示边讲述)。

  1、在“艺术字”工具栏上选择“插入艺术字”按钮(最左边),弹出“艺术字”字库的选择框。

  2、在字库里面任选一种样式,出现编辑艺术字的对话框。

  3、选择艺术字的大小字体,在对话框内输入“喜迎国庆”,按确定。

  师:好,这位同学做的很好,他用另一种方法插入了艺术字,我们希望每一位同学都有这样的探索精神。

  我们在插入艺术字后,想让他作为一份电子小报的标题,可能大小、位置上都不合适,怎样调整艺术字的位置、大小呢?(生练习,老师指导)

  同学上机边演示边讲自身是怎样做的。

  提示:Word中一个重要的编辑原则是“先选中后操作”。单击文本编辑区中的艺术字,它的周围就会出现8个控制点“□”,表示艺术字已被选中。在选中状态下就可以对艺术字进行编辑调整。

  师:这位同学做的也很好。我们刚才学习了怎样插入艺术字,老师也设计了一些艺术字样式,同学们看一下与你的有什么不同?

  三、自主探索、同学创作练习

  1、师:(出示课件)

  (1)旋转艺术字

  (2)形状改变以及竖排:

  (3)样式的变化:

  学习方式有自身摸索、讨论、与同学合作学习、可以问老师研讨等(教师巡回指导)

  同学自由选择采用多种方法自学,边交流边实践操作,初步完成任务。

  2、设计一张杂志封面

  展开想象,自由创作。

  3、同学交流收获

  看到做的比较好的同学,请他来当小老师告诉其他同学,他的作品是怎样完成的。上机操作边演示边讲自身的怎样设置的。

  4、作品展评,归纳小结。

  相互欣赏、品评插入的艺术字。

  学生自主选择问题回答和演示,表现优秀者将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

  四、课堂小结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2

  本课我从学生对课本上的一段中英文字的输入出发,引出至少要学会中文和英文混合输入方法。讲述了启动汉字输入法的方法,如何用“智能ABC”或“搜狗输入法”输入汉字,以及输入汉字时必然要遇到的几个状态切换:全角、半角的切换和中、英文的切换方法。

  从学生上课的反应情况来看,在课堂上不少学生能够按时完成了我布置的任务,但总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无法按时完成任务,总结了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对中英文输入的切换不能熟练操作,原因是学生还不能熟练地掌握中英文的切换方法,日后要多加练习;二是拼音的掌握不好,Z,C,S和ZH,CH,SH,前后鼻音分不清导致打字速度慢下来,这个问题不是一时能解决的,要求学生平时在语文课的汉字学习时注意积累;三是键位不熟,指法错误,有些学生到现在还是在用“一指禅”敲键。打字没人能帮得了忙,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多多练习文字输入,熟能生巧。

  在教学过程中,书本上讲解的'智能ABC竟然有一部分学生不喜欢或者不习惯用,原来有不少学生在家里的电脑上已经熟悉文字输入了,而采用的输入方法也是现在比较流行的“搜狗拼音”输入法,所以在上本课前,我已经将所有的电脑增加了搜狗拼音输入法。同时也让学生认识与掌握搜狗拼音输入法好用带来的方便、快捷。

  这节课还需要改进的地方,因为范围太广了,目的性不够强,虽然学生的作品很好,但是有一些符号他们的认识还不够。(例如:学生在中英文符号的区别)这样使我感到有点疑惑,如果规定必须要用到那些符号,可能会好一些,可是又怕会影响他们的创作思维。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3

  《链接少儿网站》是安徽省信息技术教材第二单元第7课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制作网页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个较完整的应用,并从中引出了网页的灵魂——超级链接。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超链接知识;学会在文字、图片上插入超链接; 通过链接网站,培养学生负责任的使用信息技术网站意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文字和图片上插入超链接。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超链接概念,会编辑超链接。

  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了引导自学型的模式进行了教学设计,并组织课堂教学。在导入部分,我先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超级链接的理解,进而让他们在操作点击文字和图片链接观察效果,对比文字链接和图片链接的不同点,进一步感受超级链接,最后我做总结,并告诉他们超级链接的对象有很多,除了文字和图片还可以使flash动画,从而很自然的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并顺其自然的导入新课。

  在新课的插入表格环节,由于学生已经有了设置表格的基础,所以我放手让学生进行组内学习,小组长很认真带领同学们自学并完成操作任务,我在巡视的过程中,也加强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观察课本中图表所示的设置步骤,此环节学生学习地很轻松。

  插入文字链接是本课的重难点,插入超级链接步骤,学生们很容易掌握,但对于编辑超级链接,特别是文字链接的样式,学生掌握有难度。因此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的组内合作学习难点问题收集,在小组汇报时,由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解决,而在组内也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给同学设置了不同的任务,一节课下来,每个同学都有收获。

  由于有了插入文字链接的基础,图片链接设置难度降低了,因此我让同学们先自己设置,再看书,多数同学在没有看书的情况下,都很轻松的完成。

  在最后的反馈练习阶段,我让学生完成了课本练习“一‘网’打尽”网页的制作,准备好模板,学生只需要做文字链接并设置文字链接的样式,至此多数同学都已经掌握了文字链接的设置步骤。

  总的来说,本节课我上的还是比较成功的,特别是对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知道了组内分工要合理,要让每个同学都可以做力所能及的事,每个同学都有收获,这对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水平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由于接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不是很久,所以我对信息技术素养、教学方法以及学习方法都掌握的不是很明确,但通过其他老师的相助,感觉自己还是在成长,比如,从以前的完全放任学生去做到现在的适当的组织,从找不到重难点到掌握突破重难点、、、。以下我来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感受。

  一、导入没有及时激发学生的兴趣

  以前,我觉得上课铃一响就应该马上上课。但通过万老师的讲解,我才发现原来上课前的交流是如此重要,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本节课的导入阶段,我并没有关注学生,直接进入导入阶段,没有与学生做任何交流,所以学生感觉有点“蒙”。导入时,我采用的是“采访”来学问学生喜欢的`网址,应该来说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但可能由于我的声音比较小,所以,很多学生没有参与,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冷场”。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够

  教学活动是教师引起、维持或者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而这些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而展开的。信息技术课程由于起实践性与工具性特点,更加应该具有学生主体的理念。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总是在他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其对新知识的理解并发展其认知结构的。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4

  信息技术课中能借助Internet这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以及计算机本身具有强大的计算、辅助、管理等功能。这样教学课堂中根据学生爱玩的特点,指导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扩展他们学习电脑的兴趣;利用学生好胜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会边动手,边观察,边分析,启迪他们在实践中进行科学的思维;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认真听取学生发表的意见,并放手让学生大胆试一试。

  “授人以鱼,未若授人以渔”。在我们的'教学内容中,既注重传授知识,又注重让学生理解电脑独特的思维;不仅会使用电脑,还时常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有没有更好的思路。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5

  作为信息技术学科老师,我更多的是思考网络在这样的课上的作用是什么?不用网页,这节课能上吗?答案是:完全可以。PPT就基本可以完成这样的课堂。而为什么现在都用网页而不用PPT,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网页可以交到孩子们的手上,网页可以呈现更多的东西给孩子。那么我们有没有更好地去利用网络呢?

  我感觉应该是这样的一个情境:网络,不仅仅给了孩子一个环境、资源,更多的应该通过网页,交给孩子工具、引导。通过网页,老师可以给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引导;通过网页,老师可以给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思考支持;通过网页,老师可以给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学习工具;通过网页,老师可以给孩子思考的空间;通过网页,老师可以给不同的孩子发言的平台。这些东西,并不是其他东西可以代替的,只有网络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得到他们需要的东西。而不仅仅是看看老师提供的资源,看看老师安排好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