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的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丝绸之路》的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丝绸之路》的教学反思1
今天上午在讲完《丝绸之路》这一课时,本想让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可心里突然一转念: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路呢?问问学生吧,听听学生是怎么说的。于是我对学生们说:“《丝绸之路》这篇课文学完了,那么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知道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路呢?”我边说边板书。学生们开始沉默了一小会儿接着纷纷举起手。我示意他们回答,敖松说“丝绸之路是一条伟大之路!”“这是你依据课文内容回答的,可以。其他同学再说说。”有的说“丝绸之路是一条友谊之路!”,有的说“丝绸之路是一条中西交流之路!”还有的说“丝绸之路是一条商贸之路!”我把学生的答案一一罗列到黑板上。这时王晨说:“我觉得丝绸之路是一条和谐之路!”“怎么说是一条和谐之路呢?”我不解的问,她当时也没答上来,“这样吧,你再想想,如果能说出理由,就给你再加一分。”她稍稍想了一会儿说:“因为丝绸之路是中西商贸往来,文化交流的'一条重要通道,是一条友谊之路,那么就不会发生战争,所以说是一条和谐之路。”“说得挺有道理,按要求给你加分。”她满意的坐下了。
通过这件小事,让我意识到越是开放的问题越能够调动学生的回答的积极性,越成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
《丝绸之路》的教学反思2
4月份我参加了区进修组织的卓越杯竞赛,使我有机会把对《丝绸之路》一课的理解和设计展示出来,同时也让我了解了同行们在语文课堂上一些好的做法和理念。下面就把我自己在上课过程中的得与失跟大家交流一下。
《丝绸之路》这篇课文用一个短小的故事引出了丝绸之路的来历,重点讲述了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历尽了千难万险,献出毕生的精力打通了古代中国通往西域的道路,开辟了丝绸之路的艰难过程;之后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巨大作用——成为促进亚欧交流和世界文明发展的纽带。基于以上的对文本的理解和对学生的.分析,我比较成功地执教了《丝绸之路》一课。通过整个磨课和上课过程,我有了很多的收获,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一、充分挖掘背景资料,为学生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精读课文,课文讲述的内容距离现在十分久远,丝绸之路的辉煌已经不可能复制,我们已无法真正的体验丝绸之路的繁华。因此课前我让学生查找了关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地理等背景资料,及张骞出使西域的十三年的经历。使学生能够跨越时间的距离,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同时通过对资料的了解,激发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取舍得当重点突出,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素养。
面对一篇长课文,而且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我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胆地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紧紧抓住文章的两大重点,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苦过程以及丝绸之路的巨大价值和历史意义。让学生反复与文本进行对话,充分地自读自悟。尽管本课说明性的文字较多,但教学过程中仍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比如设计了抓重点词、想象、换词、追问、反诘等方法让学生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难,力求把课上得扎扎实实,让学生学有所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丝绸之路》的教学反思3
教后记鉴于七年级学生对于历史接触不多,且又兴趣不高的情况,我在设计引入时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即从对自己家乡的描述引入,这样就使得历史贴近了生活。
本课有两大重点内容: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我认为历史的学习与其他科目一样,不仅要让学生学,而且要让学生懂,让学生喜欢是最重要的目的了,因为这样就会变被动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在课前设计的时候我也仔细思考了这一问题,如: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目的等简单的问题就由学生自己看书了解就好了,不用事无巨细的一律在课堂中呈现,而是通过让学生看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来体会张骞出使过程中的路途遥远、艰险并想象可能会遇到的.危险,为了让学生感受深刻,我特意插播一段视频,意在加强学生识图能力同时升华张骞的爱国精神,以及学生应当如何学习他,以他为榜样。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并没有达成预期的目的,但是并不能就此否定,这是为什么呢?问题提出了自然引发学生思考,事实上也由此过渡到了下一环节内容: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以及为什么会第二次出使西域。自古已是如此:往来频繁自交好。所以才会设立西域都护府,这点证明了中央政权的强大凝聚力,在这里我抓住时机适时渗透了反分裂、维稳定、倡繁荣的爱国主义教育。这是本课设计的一个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正是因为紧紧跟随中央政权才有了新疆的发展,祖国的统一才有了各民族的安乐生活。
在讲到另一个重点丝绸之路时:以丝绸之路路线图来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教学前,我从网上搜集了大量有关丝绸之路的图片,制作了很多精美的课件,还布置学生提前搜集相关资料,课堂上,我首先设计了让学生看课题质疑这一环节,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围绕课题提出了如下问题:为什么叫做丝绸之路而不是葡萄之路或是是哈密瓜之路呢?从问题入手,激活学生的思维。展开讨论,课堂上学生人人有事可做,大家动脑思考。
在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内容时,我借助课件再现情景,然后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语言的特点,感悟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和西部辉煌的历史,激起自豪感。
但是,教学时,我也还存在不少问题,虽然我在不断尝试创设一定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了解西部的兴趣,但由于这段历史发生的年代距离学生生活的年代实在是太远了,学生理解起来感觉太陌生,所以对了解比预期的效果差了一点点。看来要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还是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都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丝绸之路》的教学反思4
《丝绸之路》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作者先描写了矗立在陕西西安市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然后由点及面、由情入理地阐明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由群雕遐想到两千多年前的情形,重点描写了汉代张骞的副使与安息国将军在边境上互赠礼品的场面,展现了两国不同的礼节、文化及经济发展。课文描写细腻生动,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栩栩如生。作者接着概述了丝绸之路对中西方国家经济、贸易、文化的促进与繁荣所起的重大作用。
根据课文的结构特点,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认识“矗、凹”等9个生字,读读记记“矗立、戎装”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起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为了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在导入新课时,先向学生呈现世界版图上丝绸之路所经路线,让学生了解当时有一条横贯中亚、联系欧亚两洲的交通大道。它对一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起了重大作用。因为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由此道西运,所以这条交通大道在19世纪被欧洲学者称为“丝绸之路”。介绍这些资料的目的是使学生对丝绸之路有一个感性认识,并对丝绸之路产生探究的兴趣。其次,由于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以自读自悟为主。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读懂阅读提示,把握阅读要求,然后初读课文,认识生字,了解课文内容。再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交流。当学生交流读书收获的时候,我先从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入手,提问学生“丝绸之路给你怎样的印象?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接着要求学生交流,把自己最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学生在交流时,都不约而同地找出古丝绸之路上与安息国互赠礼品一幕时,认为这一幕无论从字里行间来看都能体现了这是中西方的友好往来之路:安息国大军列队奏乐迎候来使,互赠礼品,彼此彬彬有礼,惊喜连连;这是一条经济、文化交流之路:中国的绫罗绸缎,西方的鸵鸟蛋、魔术表演,都代表着双方不同的经济文化发展,所以,丝绸之路对加强东西方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和促进各国人民友谊起的重要作用,点明了这条路伟大的历史意义。最后,我从写法上对学生进行了指导,让孩子们认真读读课文的开头、结尾,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并说一说首尾与中间部分的联系。
教学本课后,我静下心来回顾我的教学过程,引发出几个思考:1毕竟这是一条古代丝绸之路,而这条丝绸之路老师和学生都没有见过,究竟当时的丝绸之路是怎样繁荣,这条路的样子是如何,现在都无能考究。虽然,我们能从文章的字里行间里感受,但是,在师生的头脑中这条丝绸之路是模糊的',根本没有印象的,即使我们搜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也不能在自己的头脑中呈现其清晰的样貌,所以,学生只能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加深理解,但这种理解是表面的,根本不深刻的。
2虽然我在不断尝试创设一定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了解西部的兴趣,但由于这条丝绸之路发生的年代距离学生生活的年代实在是太远了,学生理解起来感觉太陌生,所以对了解丝绸之路兴趣不是太大。
3由于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我只是引导学生读懂阅读提示,让学生自读自悟为主,理解课文内容,然后通过交流、讨论、朗读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还是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都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丝绸之路》的教学反思5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讲课的内容是《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灿烂辉煌的东西方文明》的第三课《文明的交融》中的第一个小框题《文化交流的旅程》中的第一部分内容《丝绸之路》。依据品社课标,我确定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是能够正确认识丝路的开通对世界文明的交流和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过程与方法目标是了解我国各朝代通过丝绸之路与西部各国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史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
(1)通过对张骞克服困难、不辱使命等内容的学习,培养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和坚强意志;
(2)培养学生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能力,从历史事件中借鉴经验,吸取世界上一切文明成果,为今之中国乃至未来中国的发展服务。
教学重点是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世界文明的交流和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教学难点是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这节课的设课理念是教师运用愉快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宏观调控;学生采用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方法贯穿始终;具体环节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每一细节中都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讲求互动生成。
反思一下我执教的这节课,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了学科特点: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品德课与社会课的整合课,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这里的“与”是连词,也就是说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同等重要。我执教的这一课通过欣赏《梦驼铃》和《丝绸之路》两首歌曲旨在把学生带到我国西部的雄奇大漠;把学生带到遥远的、陌生的、荒凉的地方;把学生带到茫茫的戈壁滩上、人迹罕至的雪山峡谷中;体会张骞出使西域克服的重重困难。透视张骞爱国、执着、刚毅、坚强、开拓进取、永不言败,言必行,行必果等精神品质,引导学生以张骞榜样,做事情有胆、有识、有行、有恒,做未来事业的开拓者。注重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与此同时,通过丝绸之路教学视频、丝绸之路梦幻之旅、丝路今朝的开发与环保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能力,从历史事件中借鉴经验,吸取世界上一切文明成果,为今之中国乃至未来中国的发展服务。促进了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充分体现了品德与社会的`学科特点。
2、注重了学科整合: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学科,它是语文、品德、历史、地理、音乐、美术、哲学等学科的有机融合。这就需要品社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科的整合,处理好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并充分体现学科特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如果逐段学习、总结主要内容、再分析人物特点,就上成了语文课;如果纯粹地按丝路的开通、丝路的范围、丝路的作用、丝路的意义这一线索进行教学,就上成了历史课;如果一味地探究丝绸之路具体指哪?共有那几条线路?各条线路都经过哪里?就上成了地理课;如果简单学习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后,大加分析张骞是怎样一个人?我们应该怎样向他学习?就上成了传统的品德课……本课的教者用古诗和歌曲引导学生入境;以历史资料为基本内容;用路线图辅助理解;透视了张骞的精神品质;并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品德性与社会性。
3、注重了课程资源:
教师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学生是课程资源的宝藏。无论是在这节课的教学前还是在教学中,都注重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注重了课堂生成:
学习要注重联系、掌握过程。这节课彻底告别了注入式,每一问题都注重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互动生成。
当然,这节课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时间调控不太稳妥:
教者为了把学生引入情境,播放了两首歌曲,确实达到了目的,但故此却失了彼,占用时间过长,影响了后来的教学。
2、课堂气氛不太活跃:
由于教材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也由于教者水平有限,教学艺术性不强,致使发言率不高,课堂气氛不太活跃。
3、电化教学不太到位:
虽然本学科的网络资源几乎没有;虽然本人也使用了网络资源,但还不太到位。如果本人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水平,结合教材内容制造一些更精美更实用的课件,一定会减缓学生理解的梯度,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以便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课上完了,感觉以下几个地方自己还比较满意:
一、目标清晰,重点明确
这个单元的重点是“科学精神”,本课的重点是读懂居里夫人的精神,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的含义。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我以“美丽”为主线,引导学生深入走进文本,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她为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伟大的人格魅力。通过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用有感情的朗读来表达出学生的感悟和体会,最后再联系全篇探讨课题的内涵,懂得这种美丽不仅跨越百年,而是一种永恒的美丽。进而真正明白“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二、渗透学法,深度思考
这节课在学法上,着力点在于教给学生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结合课文,我通过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结合背景资料、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这样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深度思考,从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句子中所蕴含的人物品质。例如,学生汇报的第一个比喻句,理解起来有点难度,开始学生说的全不对,后来我让他们联系上下文体会寻藤问根到底指的是什么?从上文中学生很快就明白了指的是放射性和镭。再比如描写居里夫人成就的那个排比句,如果单纯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计量单位、什么是科学定律,什么是里程碑”,学生肯定说不出来,于是我采用让学生介绍背景资料的方法,再通过引读加深,这个句子的真正含义就迎刃而解了。
三、删繁就简,开放课堂
对于这样一篇长课文,要像以前一样按部就班的面面俱到,显然一节课完不成教学任务。于是,就得舍弃。这一课描写居里夫人外表美那一部分我通过导课一带而过,描写居里夫妇对话那部分因为不是重点,也没涉及,检查朗读全文也不现实,所以,只能删繁就简,抓住几个比较重点的句子进行指导,再通过让学生观看居里夫人的讲话,谈自己的人生观;面对居里夫人的成果,说说自己的看法等,来开放课堂,深化情感。欣慰的是课堂上有许多生成的东西。
四、吃透教材,点拨到位
因为课前我对教材内容了然于胸,对居里夫人的“美丽”有了深刻透彻的理解,所以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发言能及时进行总结与点拨。最后引发对主题“美丽”的提升,使学生对课题有了更深入地理解,从而突破重难点。
但整个教学过程,也有许多地方让我感到很遗憾。
1、内容容量过大,仍然有想求完整的心态。所以没有给学生留更多时间阅读、思考、表达。
尽管一再告诫自己课堂节奏应该按着学生课堂的发展韵律来把握,可是一到上公开课的时候就又犯了毛病,所以课堂上感觉给学生的时间太少了。有许多同学想说,想读,但因为怕时间不够,没给他们机会。为此,我觉得如何创建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是我们教师目前确实值得深思的问题。
2、这节课虽说在自主学习时,学生有在书上写批注的,但那批注还不够深入。从学生回答中就可以看出,都是一边想一边说。平时也存在这种情况,让学生预习时,学生总是应付,在书上简单批注几句话而已,大部分学生都没有真正走进文本。我想阅读教学如何无痕地做好“读”与“写”的链接,这是我一直感到迷惘的地方。
3、由于总担心时间不够用,所以对课堂还不敢大胆的放开,整个课堂,教师还是引的太多。
4、面向全体,做得不够。这节课虽然大部分学生都发言了,但对于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关注的还不够。
《丝绸之路》的教学反思6
《丝绸之路》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备课时,看到课题,我首先猜想没有过多历史知识的学生,肯定会自以为这是一条由丝绸铺成的路而对本篇文章兴味盎然的。如果把“为什么这条路叫丝绸之路?”作为初读文章的问题抛给学生,一定能让阅读变得专注,变成寻根探源的有趣活动的,果不其然,教学实践中学生很快明白了丝绸之路是因为中欧贸易往来以丝绸为主而得名,在课后资料卡片的补充阅读中,对这个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这条路还可以叫什么名字?”这是我预设统领本课的一个主要问题。我想当学生能给这条路重新恰当命名的话,那么丝绸之路存在的重要意义也就自然而然了然入胸了,紧接着我只需要从写法上引导学生从本课得到哪些启示即可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了。
教学按照预设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很快学生为这条路重新命名:友谊之路,经济之路、文化之路、商贸之路、中外之路,并且从文章中找到了自己的.理由支撑,课文教学的重点:体会丝绸之力存在的重要意义已不讲自通了。——丝绸之路将远隔千里的中外人民联系在了一起,是一条伟大的路。紧接着,文章表达的特点需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你一定发现了文章写作上的特点!”鼓励的发问中,学生进行了第三次读文。专注的朗读中,小手举起来了:“老师,我发现课文的结构是总分总。”“老师,课文还是前后呼应呢”,“老师为了说明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作者插叙了一个小故事,这样文章更让人觉得真实可信了。”自读中获得新知,独立阅读课文需要培养的能力得到了真正的落实。然而,任何时候,尤其是教学活动,来不得半点浮躁,因为学生从教师这儿学会严谨。(李镇西语),课文教学更不能只见轮廓,不见形象。学生习作呈现“言而无物”原因正在于此。“西安的这组雕塑是西域人还是大汉人?安息国是西域之国还是大汉之土?”四读课文中,抓住重点句子,很好的解决了这样的问题,从整体到部分,从思想到表达得到了很好的处理。
整堂课有效的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课结束了,竟然因为本课的教学有些兴奋不已。质疑,向文本质疑,不但是学生应该培养的能力,也是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当教师面对文本质疑中让问题更集中,那么提纲挈领的问题就会成为统领自己教学设计的重头戏,由此带来的出彩也是让人始料未及的。
《丝绸之路》的教学反思7
这一篇略读课文,生动再现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让学生对丝绸之路有个较深刻的印象,对其中叙述的故事产生兴趣从而加深对丝绸之路的了解。
教学这一课,我从“为什么这是一条伟大的路?伟大体现在哪里入手,让学生先整体感知,再具体读文,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学习。从文章的叙述看来,课文不仅历史和现实交错,而且其时的历史相对遥远。鉴于此,我把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放在对课文的理解后进行,结合板书让学生进行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出来了。整个教学思路较清晰重点突出。而在领悟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时,由于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讲解过细,没有放开手让学生通过朗读自悟。这点是教学本课中的一处败笔。另外学生在课前查找的资料有限,所以对这节课内容的理解有难度。今后,在教学中要注重课前预习。
1.本篇课文的教学,总的来讲还是不错的。我从“巨型石雕”入手,以点带面地实施教学,将形象生活地故事展现在学生的阅读中,然后又引领他们结合故事去体会这条“丝绸之路”的作用,学生基本上都能从故事中说出自己的理解与感悟。整堂课上,学生的思维还是比较活跃的。
2.在教学中,我没有注意一个生字的读音,将匕首中的匕——“bǐ”错读成了“bì”,造成部分学生的误读。由此可见,教师正确地教学是多么的重要。而且也反映出,学生在学习生字中存在的惯性盲读现象。老师读什么,他们往往不会太过在意其正确性。这一点,需要提醒学生注意及改正,要学会时时抱着一种质疑研究的精神去学习,而非盲从般地去读书。
这篇课文是“走进西部”这一主题中的第二篇课文,而且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所述的内容很好理解,但对于“西部”这一概念不是很了解,学习这篇课文时,我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西部的资料,上课时,在讲解课文的同时,穿插所搜集的资料,如讲有关西域的使者的故事,我国传入外国的文化,外国传入我国的文化等,学生兴趣很浓,激发了学生对丝绸之路和西部历史的了解的兴趣,及对西部的.热爱,而且有些学生课后还兴致勃勃地找到老师问这问那。
我感觉,这种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发挥其作用的方法很好。
本课按计划一课时基本完成任务,但时间显得有些紧了。文章的中心句的寻找成了大部分学生的困难,可能这种中心句形式在文中间的缘故。孩子们寻找有些困难,以前我们见得最多的是中心句在文章前或文章结尾,孩子们受到了心理定势的影响。在我的引导下终于有几个学生找到了。全文基本按这种中心句展开,教学效果较好!
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提炼要进一步加强培养、概括、训练、提高。
《丝绸之路》的教学反思8
《丝绸之路》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汉朝使臣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生动再现了20xx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书写了两国的友谊。
在正式讲课之前,我先在黑板上板书易错和难写的字,让同学们重点掌握,随后老师又提问单元导语部分,从而自然的引出本文要讲的内容——丝绸之路——连接西方的重要通道。
正式进入课文部分,我抓住“路”这一次来展开本课内容,同学们都课前预习过,极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我提问本课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同学们都会回答的`非常好,我也及时给予了鼓励。提问完之后,我直接从课文的第8段讲起,引导同学们分析出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贸之路,而且还是一条友谊之路。在谈到“薄礼”二字时,我提问同学们礼薄不薄,什么?我点拨同学们回答问题,并结合历史情况,同学们讲了丝绸的贵重。而后,我又讲课文的第13段,引导同学们分析出丝绸之路又是一条文化之路,科技之路,是一条伟大的路。在课文的最后,又回到现在,我点出首尾呼应的写法,结束全文。
在讲完这一节课后,我又体会到了讲课要有详有略,要做到详略得当,该详细讲的要重点讲,多重复几次,加深同学们的印象,同学们在回答完问题后要及时鼓励,让他们形成信心。在讲课时,不要照本宣科,要结合现实生活和自身实际情况讲课,这样才能使得课堂不死板,才能调动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丝绸之路》的教学反思9
一、教材分析及理念
《丝绸之路》这篇课文先以一个小故事点出了中国丝绸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接着讲了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历尽千辛万苦,献出了毕生的精力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开辟丝绸之路的历史过程;最后点明了丝绸之路发挥的巨大作用“它成为促进亚欧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纽带”。我在教学中让学生以一位导游的身份介绍丝绸之路、交流资料等,以此来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人人参与,让学生在有效地参与,自主阅读,不断探究;在感兴趣的具体语言实践活动中,感受课文意境、积累课文语言。
二、课后反思
通过教学效果我觉得本堂课的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问题入手,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问题是学习的先导,在起始环节我设计了让学生看课题质疑。由于同一课题具有多义和多方面理解的性质,既可以这样考虑,也可以那样考虑,学生经过思考后,就围绕课题提出了如下问题:什么是丝绸之路?那是一条怎样的路?围绕丝绸之路发生过哪些故事?
2、从兴趣出发,引导学生感悟:
兴趣是学习的内因,只有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语文教学应以使学生爱学语文、乐学语文为基本追求,所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因此,我设计了课前搜集资料、以一位导游的身份给大家介绍丝绸之路等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感悟课文内容,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学生在反复复述课文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了张骞的爱国情怀,与此同时也激发起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丝绸之路》的教学反思10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走进高年级,很明显感受到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历史内容是渐次增加,给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如何让历史与品德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富有生活气息的课堂中受到熏陶和教育,成为我们现在品德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想,在教学中正确解读教材,准确把握教法,从而让历史由过去时态转变为现在进行时态,让历史离学生近些、近些、再近些,做到古为今用,一定能让历史更好的服务于品德课堂。
一、巧设悬念,激发探究历史的兴趣
中国历史内容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而教材中的历史知识的“点”状呈现给儿童的探究体验活动留有广阔空间,教学中的巧妙设问能触及儿童的兴奋点,启迪儿童的历史思维。在中国两代飞人的实力对比中,我先让孩子们对他们身边的世界飞人刘翔畅所欲言,当他们为之兴奋,滔滔不绝时,老师不失时机地问道“早在70多年前,中国还有一位飞人,你们知道是谁吗?”孩子们自然是兴趣浓厚,十分地想了解。简要介绍后,老师话语一转,“同是刘家人,两代飞人的经历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其实,有了这样强烈的反差,不用再提任何问题,孩子们的脑海中自然会生成一个大大的问号——是怎么回事啊?70年前的中国是怎么样的,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呀?课堂上,老师似乎不经意的一问,巧妙地摄下了悬念,很好的启迪了学生的历史思维,挖掘了教材中的知识,从而激发了学生对历史的探究兴趣。
二、活化细节,消除现在与过去的'隔阂
历史是由无数个精彩或繁复的细节构成的,抽去这些细节,就只剩苍白的框架和无数乏味的概念,生硬的说教,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力和震撼心灵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活化”历史,让历史细节变得丰满生动。1984年,中国射击选手许海峰为中国夺得第一块奥运金牌,实现零的突破。这一历史性的转折事件,怎样让学生有深刻感受呢?教学中,我抓住选手进行决赛时的一个细节——最后三枪选手五次举枪,有五次放下。在教室的情景描述中,孩子们和老师一起抬手、瞄准、方强、重新抬手、瞄准,五次,孩子们慢慢不笑了,神情变得凝重。此时,问问孩子,你们在想些什么?孩子们纷纷答道:“一定要瞄的再准些。”“一定要打出最好成绩,全中国都看着我呢。”“要夺金牌,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不是软弱的。”在对历史事件细节的模拟体验中,学生不但经历了事件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产生认同感,也对奥运史中着“零的突破”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感受到第一枚奥运金牌的分量,感受到中国从此扔掉“东亚病夫”的称呼,中国逐步强大起来。挖掘能够深入人心的、发人深省的历史细节,并通过贯通课内与课外的学习,能让学生充分体验成败兴衰的历史沧桑,使沉重的历史成为触及学生心灵、打动他们灵魂的“活物”。
三、借助多媒体,身临其境感悟历史
借助媒体手段,可以把静态的教材知识转化为动态信息,使之更生动直观,从而让孩子们穿梭历史的空间隧道,在倾听历史声音的过程中真正感悟历史。在教学中,我有机选用了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孩子们深度欣赏奥运选手夺金的艰辛、夺金时的无比激动、夺金后独特的领奖感受。所谓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孩子们正是在观看中国选手奥运比赛的过程中,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在深层次比较新、旧中国奥运经历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到我国国力的发展,感受到国力发展对体育兴旺的促进。
历史发展的长河,能够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过去和现在,就让教材中的历史内容成为孩子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在品德课的教学中,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历史内容,在历史与孩子认知特点及生活经验的结合中,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更丰富、更精彩。
《丝绸之路》的教学反思11
反思一:丝绸之路导游>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效果我觉得本堂课的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问题入手,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问题是学习的先导,在起始环节我设计了让学生看课题质疑。由于同一课题具有多义和多方面理解的性质,既可以这样考虑,也可以那样考虑,学生经过思考后,就围绕课题提出了如下问题:什么是丝绸之路?那是一条怎样的路?围绕丝绸之路发生过哪些故事?
2、从兴趣出发,引导学生感悟: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只有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语文教学应以使学生爱学语文、乐学语文为基本追求,所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因此,我设计了课前搜集资料、以一位导游的身份给大家介绍丝绸之路等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感悟课文内容,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学生在反复复述课文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了张骞的爱国情怀,与此同时也激发起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反思二:丝绸之路导游教学反思
1、这一篇略读课文,生动再现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让学生对丝绸之路有个较深刻的印象,对其中叙述的故事产生兴趣从而加深对丝绸之路的了解。
教学这一课,我从"为什么这是一条伟大的路?伟大体现在哪里入手,让学生先整体感知,再具体读文,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学习。从文章的叙述看来,课文不仅历史和现实交错,而且其时的.历史相对遥远。
反思三:丝绸之路导游教学反思
1.导入新课时,可以在世界版图上画出丝绸之路所经路线路线,让学生了解当时有一条横贯中亚、联系欧亚两洲的交通大道。他对一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起了重大作用。介绍这些资料的目的是使丝绸之路学生对丝绸之路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本文为略读文章,应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让学生结合自学提示,了解课文内容,在感悟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教学时可以从文题入手,也可以从文章的主要内容入手,学生可以自行提出一些问题,然后教师借机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交流中深入体会文章内容。
3.本文语言生动,史实与想象互相印证,叙述与明理相得益彰,要结合课文适时指导朗读。通过感情朗读感受文章语言的特点,感受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感受场景描写的具体可感,感受文章四字词语的清新自然。
《丝绸之路》的教学反思12
《丝绸之路》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本篇课文是略读课文,我们四人通过教研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学习:1、学生汇报查阅的丝绸之路的相关资料;2、检查字词读音书写、课文朗读的情况,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3、交流丝绸之路的意义;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4、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5、拓展丝绸之路上的故事资料。最后联系课文做学习乐园上相关练习。但是通过课上对预习的检查发现,很多学生的预习还不不能过关,课文读不熟的情况大有人在,更不用说总结课文内容,体会文章含义深刻的句子。所以,本堂课无法按预先计划进行,我只好和学生一起再次读课文,了解课文后的资料,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的学情,又和学生对预习的内容做了一些补充,一节课就这样结束了。虽然课堂上也有几个比较优秀的孩子举手回答问题,但是,总把课堂交流的机会给少数孩子,无法激励更多孩子参与进来,也就无法实现预定的学习目标。一堂课下来,倍感郁闷。
“丝绸之路”这段历史离学生的生活太遥远,没有感性材料,学生很难理解。如何帮助孩子走近历史,更好地去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是我是本堂课要解决的重点。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课前,我收集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影视资料。也鼓励孩子们自己查资料,读课后资料袋。使他们初步了解了“丝绸之路”的路线,知道了张骞的丰功伟绩。
《丝绸之路》的教学反思13
教学背景
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古代的丝绸贸易,骆驼与商旅的情形,我们没有机会再看到。而现在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的巨型石雕,在默默地给我们讲述着丝绸之路上那古老而美丽的故事。
教材分析
《丝绸之路》这篇课文以历史记载过的一个小故事引入,让学生了解到中国丝绸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随后通过详细叙述张骞通西域的故事,向读者介绍了丝绸之路开辟的过程。最后点明了丝绸之路发挥的巨大作用――“它成为促进亚欧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纽带”。课文第四自然段是一个过渡段,它巧妙地把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和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这两部分内容衔接起来。
教学目标
1.认识“矗凹”等七个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这条路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让学生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会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能从网上查阅关于丝绸之路的其他知识,能用简洁的话介绍,从而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丝绸之路的价值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丝绸之路地图 资料等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1.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你们知道了有关丝绸之路的哪些知识?请拿出来我们做以交流。
(1)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各组互相补充,教师随机给予评价,并对认真搜集资料的学生给予鼓励。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张骞与丝绸之路的资料,使学生了解这是联系欧亚两洲的一条交通大道。
2.这篇文章的题目《丝绸之路》,那么看了这个文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此时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的想要到丝绸之路上看看,好,现在我们就一同进入课文之中。
1.自读课文。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用学过的方法解决。
2.读后交流: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三、感悟课文,积累语言
学习第1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你从这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什么?
2.全班交流。
(1)丝绸之路的巨型雕像,矗立在西安市的玉祥门外。
(2)由这幅巨雕,联想到当年丝绸之路的商旅不绝的场面。
(3)抓住精神饱满、栩栩如生、满载货物、商旅不绝等词语想象当年丝绸之路的络绎繁华的场面。
(4)指名读这一自然段。
学习2―13自然段:
1.默读课文2―13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作者在遐想古丝绸之路上与安息国互赠礼品的那一幕,你受到了什么?丝绸之路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从哪里感受到的,划一划,读一读。
2.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指导朗读,并且让学生明确以下内容:
(1)从“不计其数”“浩浩荡荡”“夹道欢迎”“一片欢腾”等词中,体会安息国欢迎场面的隆重。
(2)从两国使者的互赠礼品的场面描写,体现了这条路是中西方友好的往来之路。也体现了这是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之路。
(3)张骞的两次出使西域,奠定了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使他们能够互通有无,赞扬了丝绸之路,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4.指导学生朗读这一部分内容,边读边想象当时那种热闹繁华的场景。体会丝绸之路的伟大意义。
5.同学们在课前收集资料的时候,已经了解到张骞在开发丝绸之路是历尽了千辛万苦,但可以说他创造的是一条伟大的路,那么,此时的,面对这伟大的创举,最想说些什么呢?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学交流一下,并说出来。
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省略的内容会是什么?
这不尽的遐想可能是什么?你也来想象一下,说一说,并写下来。
四、体会写法感读课文
1.读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体会到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在体会一下文章的首尾与中间一部分的联系。
3.再一次品读全篇,感受丝绸之路的伟大历史意义。
五、师生总结,明确文章主旨
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了,是张骞这位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用他毕生的精力,经历了千辛万苦,打通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路,使中国和中、西亚各国在经济贸易方面有所往来;它更是一座友谊的梁,使中、西亚各国人民对我国的风俗、物产等方面有了更深的了解。它是中国的骄傲。
练习设计
1.请你仿写文中这样的词语。
如栩栩如生、()( ) ( )( ) ( ) ( )( ) ( )( )。
2.望着这座雕像,我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1)画出句子中的有关联想的内容。用────标出。
摹写句子:
(2)望着高高的五星红旗,我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你是导游,你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丝绸之路吗?现在你就带着小朋友走向世界各地,向它们介绍一下。把你的导游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根据课文的结构特点,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认识“矗、凹”等9个生字,读读记记“矗立、戎装”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解
西部历史的兴趣。为了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在导入新课时,先向学生呈现世界版图上丝绸之路所经路线,让学生了解当时有一条横贯中亚、联系欧亚两洲的交通大道。它对一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起了重大作用。因为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由此道西运,所以这条交通大道在19世纪被欧洲学者称为“丝绸之路”。介绍这些资料的目的是使学生对丝绸之路有一个感性认识,并对丝绸之路产生探究的兴趣。其次,由于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以自读自悟为主。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读懂阅读提示,把握阅读要求,然后初读课文,认识生字,了解课文内容。再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交流。当学生交流读书收获的时候,我先从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入手,提问学生“丝绸之路给你怎样的印象?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接着要求学生交流,把自己最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出来。丝绸之路对加强东西方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和促进各国人民友谊起的重要作用,点明了这条路伟大的历史意义。最后,我从写法上对学生进行了指导,让孩子们认真读读课文的开头、结尾,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并说一说首尾与中间部分的联系。虽然我在不断尝试创设一定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了解西部的兴趣,但由于这条丝绸之路发生的年代距离学生生活的年代实在是太远了,学生理解起来感觉太陌生,所以对了解丝绸之路兴趣不是太大。
《丝绸之路》的教学反思14
丝绸之路的开通,最初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经济贸易,而且是单一的丝绸贸易。后来,随着丝绸贸易的稳定成熟,开拓了陶瓷,茶叶,玉器,农作物等诸多方面的贸易往来,并拓宽了我国对西亚各国直至欧洲大陆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的交流。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丝绸之路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影响可以说是变革性的。它丰富了中国民族乐队的形制,带动了说唱音乐的发展,促成了广东音乐和江南丝竹的形成和发展。
如今扬琴,琵琶成了民族乐队的支柱,唢呐成了民间礼俗活动的轻骑兵。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乐器的传入纯属偶合,其动因简单而纯朴。就象丝路本身对中国的影响超越了决策者汉武帝和执行者张骞的期望一样,已经超越了当初的几个功臣的想象。
丝路漫漫,沙暮孤寂。起初,为了打发单调乏味的商旅生活,有人把丝路途中一些粗糙简陋的乐器捡来玩,经过玩家和专业乐手的不断革新改进,就成了影响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乐器了。
唢呐,出自波斯、阿拉伯地区,唐代传入中国。琵琶源于波斯、阿拉伯等地,汉代传入我国。扬琴是明朝末期由波斯传入,最初是为曲艺伴奏,并形成多种流派,又成为广东音乐、江南丝竹和山东琴曲等乐种的主要乐器之一。
竖头箜篌是竖琴的一种,最早存在于古代巴比伦、埃及、希腊的音乐中,东汉时由波斯传入我国。
所以,偶然性事件的发生,有时会影响事物的发展格局。只不过,这几件乐器传入中国时,它是简单粗糙的,不成形的。传入中国以后,倾注了中国人的智慧。从音律,造型,演奏技巧,生产,教学诸多方面都凝结了中国人的智慧。所以,今天我们可以自豪的说,这是中国民族乐器。
《丝绸之路》的教学反思15
教学的生命在于创新。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多种多样,只要运用得恰当,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的。例如:上《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时,导入时候,可以先做个这样的小调查:“同学们,你们最爱吃的水果是?”对这样的问题比较容易,学生会争先恐后的回答,然后问:你们知道它们从哪里传入的吗?从而引起学习新课的兴趣,由于开始上课提起了胃口,整堂课的.气氛会比较好。
点评:
教师注重思考,强调学习兴趣、方法,注重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
教学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教学是艺术,艺术不能复制,世界上既然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就没有两节完全相同的课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贵在方法多样灵活。有了兴趣,自然让人兴奋,就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们要探索课改新路子,寓课堂以生机。课堂的生命在于创新,让课堂焕发活力。
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为了千百学生,实现千变万化。
【《丝绸之路》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丝绸之路的教学反思05-21
《丝绸之路》教学反思05-21
丝绸之路——面10-24
伟大的丝绸之路09-25
海上丝绸之路09-18
海上丝绸之路10-01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08-18
追寻海上丝绸之路07-23
丝绸之路人教版教案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