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学反思

时间:2024-10-17 06:40:04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教师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15篇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1

  《玉米丰收啦》是本次“一课三演”教研活动中我班开展的一次棉签水墨活动,在年级组的集体讨论和吴老师、陆老师的精心指导之下,本次教学活动总体而言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下面就是我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的反思。

  之所以选择以玉米为研究对象,是因为一方面,玉米作为秋天最为常见的一种粮食,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幼儿的已有经验,对于这个话题,每个幼儿都有话可说,也有话能说。另一方面,玉米本身具有比较鲜明的外形特征,这使得我班能够结合本班小专题棉签水墨画的研究方向,充分挖掘玉米的特色元素,探索运用水墨的艺术表现方式对其进行呈现。

  我为本次美术活动预设了两个目标:一是尝试用棉签水墨画的方法点画上小下大、排列整齐的玉米粒,并能用不同的线条添画玉米皮上的脉络和玉米须。二是对棉签水墨画感兴趣,初步感受水墨画表现形式的独特性。其中,以用棉签点画上小下大玉的米粒是本次活动中的重点,将玉米粒排列整齐是本次活动的'难点,在突破重难点时,我主要通过引导幼儿在有目的的观察的基础上,将平时专题活动开展时幼儿已经掌握的绘画水墨画的经验迁移到本次教学中来,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发现和尝试点画大小不同的圆点的方法和技巧。

  作为直接的授课者,本次教学活动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结构比较紧凑,流程也比较清晰。在两次操作的环节中,幼儿始终都能对探索和绘画保持较高的兴趣和注意,因此大部分幼儿都比较好地完成了玉米的点画和添画,加之水墨画本身所具有的古韵今风的意境,使得最终呈现出的作品效果也比较可观。当然,通过年级组的集体评课活动,我也发现了本次教学活动中存在的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教师对细节的关注度不够。比如我在引导幼儿观察时不够仔细,未提及玉米粒是从小到大逐步变化的,又如在绘画过程中部分幼儿握笔方式不正确,我也未进行及时的纠正。此外,本次活动的情境性不足,趣味性相对也比较弱。

  本学期,我们将棉签水墨画作为我班小专题研究的内容。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代表,但水墨画长期被儿童美术教育所忽略,许多人认为它陈旧僵化,需要长期的技能技法的练习,会束缚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其实,水墨画自有其随机、变通、接近童趣的一面。新《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倾向。”我认为,虽然不是每一次的绘画活动都必须让幼儿学习新的技能和方法,但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大多数的美术活动中教师仍然需要对表现方法的教学给予关注。在不提倡范画和教师过多的言语指导的当下,只有深入幼儿的生活,从幼儿的生活中选取他们感兴趣的题材,并将这些题材加以筛选,按幼儿的特点进行加工提炼,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实现情境化教学,才能更好地达成美术活动的目标。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2

  一、教师反思力对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

  教师的反思力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把自我作为意识的对象,以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教育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纲要》、《指南》的教育评价内容也凸显了反思性教学的理念:“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一)教学反思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幼儿教师不能仅仅只满足于自己获得的经验,而应该对经验进行深刻的理性思考,以对后续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样就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教学水准上,从而使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成长。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专家引领与各级培训固然必不可少,但幼儿教师开展自我的行动性研究却是内在的、自发的行为,而诱发教师行为研究的“催化剂”则是教学实践和学习交流中引动的教学反思,对教学中具体问题的直觉反思是平时养成的反思习惯的基础。

  (二)教学反思有利于新课程理念的落实

  作为课程的实施者,应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通过培训、落实和实践,已取得了应有的成效。但在目前,相当一部分的老师仍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这些倡导的理念为何不能转化成教师的教学行为呢?原因就在于部分幼儿教师仍依赖过去传统的教学经验。怎样才能使这些倡导的理念真正成为教师实践中采用的知识理论呢?幼儿教师首先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经常进行教育理论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观念,充分发掘教学的育人功能,促进幼儿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方面的全面发展,同时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做幼儿个性健康的促进者,使每个幼儿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使新课改理念落到实处。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使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

  幼儿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有许多途径,比如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开展教研活动、集体讨论等,但更直接、更有效的方法是进行教学反思。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即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解析,自觉主动地进行自我批评,与优秀教师对照,找出差距,弥补不足,努力超越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有力地推动自己走向成熟。

  二、提升教师反思力的策略

  (一)关注幼儿主体地位,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更是体现教学活动质量的主体。实践证明,善于反思的教师能借助于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来分析和判断自身所确定的教育目标、选择的教育内容、采用的组织形式、投放的材料以及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指导策略等是否适宜,并思考存在问题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从而减少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盲目性和错误,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最终实现有效促进儿童学习与发展。

  (二)提高科研意识与保教质量

  具备良好的.科研素质,积极参加教学研究,主动挖掘和关注日常教学中可能存在的研究问题,是当代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教师能够从活动反思中逐步学会教学,从“操作型”教师转变为“科研型”教师。此外,活动反思的价值不单指向个人,也指向其他教师。通过集体的教学观摩、教学评比、教学经验切磋与交流,每位教师都会从各自不同的经验中获益,利用对多种经验的学习与反思,可以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活动进行全方位的审视,从而从不同方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从整体上推进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增强创新意识,改进教学方法

  反思是教师对教育事件进行理性选择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态度。我园教师在活动开展后,针对活动目标实现、重难点突破、幼儿表现等教学实践进行分析、思考和判断,总结好的实践经验,发现教法中的不足之处,主动寻找改进和提升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提高教师对教法的创新意识,改进教学方法,形成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但是在开始要求教师写教学反思的时候,教师的感受不一:有积极参与者的感受,希望做好我自己,品味其中研究的快乐,感受创造的幸福;但是也有的教师进行反思是迫于无奈,感到增添了更多的苦和累。对此,我园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反思交流活动,让教师们看到同伴在交流中说出了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体验到了快乐,激发了教师反思的内部动力,增强了反思的信心和勇气。教师的反思渐渐成为了一种习惯,从开始对教育活动预案设计问题,根据孩子兴趣需要动态生成问题、自我经验问题;逐渐深入到对隐藏在活动中的这些问题以及活动设计思路(如将运水的活动目标主要定为“学习与同伴协商、合作的技能、愿意动脑思考运水工具的合理使用方法”等)背后的各种观念(如儿童观、课程观、知识观等)进行反思与评价,甚至还要对“背后”的背后进行追问,这即是反思与评价的根基性。

  总之,反思是一种现代教育思潮。它让我们每个人都学会回过头来看过去,看自己原先所走过的路,所做过的事。如何使自己的观念不断地体现于自己的教学行为中,那就需要学会自省,学会反思。如:每个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是否正确,教育教学方法是否正确,是否会换位思考题等问题。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与反思,我们要学会思考,学会更新观念。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以专业的眼光去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求知,善于实践,积极反思,就会成为一名符合现代幼儿教育需要的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管理者和教师。

  作者:黄红梅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实验小学幼儿园

  【参考文献】

  [1]冯晓霞.反思教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学前教育,20xx,(4)

  [2]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3

  一、前言

  幼儿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基础,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是促进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学的执行者,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改善幼儿教育质量的关键,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学反思是当今学者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大量研究表明教学反思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培养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是我们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幼儿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概念及特性

  何谓教学反思能力?吴卫东、骆伯魏认为“教师反思能力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把自我作为意识的对象,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自我以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幼儿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有以下几个特性:

  (一)探究性。探究就是教师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幼儿教师教学反思活动是一种探究问题的活动,教师反思的过程也是探究的过程。幼儿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不是简单的对教学过程的回顾,而是一种对教学问题的探究,幼儿教师通过对教学问题的探究和反思,能提高幼儿教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丰富幼儿教师的教学经验。因此可以说幼儿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具有探究的特性。

  (二)批判性。批判性是指富于洞察力、辨别力、判断力,还有敏锐智慧的回顾性反思,是一种对事物的怀疑。幼儿教师教学反思也就是幼儿教师对自己教学的批判,幼儿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首先要具有怀疑精神,也就是具有批判的观念,因此幼儿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具有批判性。

  (三)创造性。幼儿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具有创造特性,幼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反思就是要突破传统惯例,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改善自己的教学能力。幼儿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也就是幼儿教师创造性思维的提升过程,幼儿教师通过不断的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提出新的教学理念,因此幼儿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具有创造性。

  三、幼儿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培养策略

  “教师反思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贯穿教师职业生涯的始终,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觉地进行培养与训练”,同样,幼儿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幼儿教师要培养自己的反思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研究教学案例。“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件,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参考文献的描述。”研究教学案例就是教师通过分析教学活动中发生的典型事件,并试图找出教学规律的活动。典型教学案例往往是优秀教师所提供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教学活动,这些活动符合教学规律,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因此,幼儿教师通过研究这些优秀教学案例,结合教育理论和原有的教学经验,并对这些案例进行一定的反思,幼儿教师一定能够对教学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启发自己的思想,更新教学理念。

  (二)写教学反思日记。写教学反思日记就是教学活动后,教师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回忆,发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经过自己的分析,结合教师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把它记录下来的行动。教学反思日记既可以记录教师对疑惑的反思,也可以记录成功经验的感想,反思日记可以是一篇文章,也可以是几句感想,写教学反思日记的目的就是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提升,并最终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幼儿教师通过写教学反思日记,能够发现自己教学的不足,通过反思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也提高了自己的反思能力。

  (三)教师间评课。教师间的评课就是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对课堂教学进行记录和评价并做出反馈的活动方式。传统的幼儿教师听课只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记录,很少会有评论,即便是有个别评论,这些评论也很难反馈到授课教师那里,传统的听课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活动,而相对于普通的听课,幼儿教师间评课是既有教师的听课,同时教师对教学活动做出评价,并把这些评价反馈给幼儿教师,授课教师能够通过别人对教学的评价,进行积极的反思,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4

  开学了,我们要开始了新的活动,小朋友们都非常开心,他们喜欢进行各种各样的有意思的活动,还记得,新学期开始的第一堂数学课的主题是《印点子》,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孩子们知道比7少的数都有哪些。一开始我先让孩子们复习了一下7以内的数的认知和写法,所有的孩子都能很好的回答上来,可见这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是个难题了。之后我就拿出数字“ 6”问孩子们,哪些数字宝宝比6少呢?这时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开了,有说1的,有说2的……我把孩子的答案一一放到了黑板上去,并没有评价什么,之后我又问孩子比“4”少的数字宝宝有哪些?孩子又一一说了出来,似乎这并不能难倒他们。看到黑板上1——5的数字,都比6少,1——3的数字都比4少,这时我就问孩子们看出了什么规律来,孩子们总结的太好了,说它(一个数字)前面的数字都比它小,这太出乎我的意料了。大肆表扬了孩子们一番后,我就给孩子布置了一道题:比“7”少的数字都有哪些?并要求孩子们在格子纸上印点子,知道哪些就印哪些。讲清楚印章和格子纸的用法后,孩子们就开始做开了。由于第一次使用点子印章,所以孩子特别感兴趣,都做得很认真,不一会儿就做完了,拿给我看的时候,有几个孩子的作业简直让我特别感动,我并没有要求他们要按照从1的顺序开始印,可他们却按照了这样的顺序,印的既整洁又让人一目了然。36份操作材料,有15份是这样做的,剩下了21份除了两个小朋友漏下数字以外,其余的孩子都做得很正确。真的让我感觉到了心里暖暖的,有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我知道这份成就感是孩子们给我的,我要好好珍惜,努力让这份久违的成就感延续下去。

  最后,我看还有一些时间,就给孩子发了一份练习题做,这份练习题我并没有讲,完全让孩子自己去看去想尝试去做,没想到大部分孩子都听懂了要求,并很认真地做了起来。36份操作材料,有18份是完全正确的,有14份是经过小朋友的相互指导才全部做对的,剩下了4份,是在老师的'一一指导下做的,虽然效果不是很好,但是我已经很满足了,因为毕竟我没有讲,完全是孩子凭借经验和思考来做的,这已经很不错了。课后我也在反思,可能题量过大,导致孩子有的不小心做错,如果少些的话我相信正确率就会提高很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突然觉得是不是孩子的“数学敏感期”到了呢?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可要在这学期好好地开发一下孩子们数学方面的能力,重点抓一下数学方面的教学,多开设与数学有关的活动以及设置“数学角”这样的数学学习区域,让我们的孩子能够更好地成长。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5

  前一阵,我们在大三班已经上过听大树唱歌这个活动了,因为有了一次经验,我们觉得,这个活动可以在进行一次,于是今天我们就在大五班再次上《听大树唱歌》,根据在大三班课后的反思,我请许老师帮我剪辑音乐,以便使节奏变换更加明显。同时准备了旧画报、塑料袋、积木等。

  活动的开始,我仍旧是直奔主题,请孩子们说说“大树会怎样唱歌”。第二个环节,我故作神秘地把手伸进一个事先准备好的包包里,用手将画报挥动,发出“哗哗哗”的声音,请孩子说说这像大树什么时候唱的歌?接着,我分别用塑料袋、积木、沙球模拟出大树唱歌的声音,要求孩子说出这是大树在什么时候唱出的歌?

  第三个环节是让孩子完整地欣赏音乐,为了能全神贯注地倾听音乐,我要求他们闭上眼睛,认真聆听,听完说说大树是怎样唱歌的?听到了什么?有个别孩子能听出音乐中节奏的变换,于是,我再次让孩子倾听音乐,并边进行讲述,并b段的'讲述改成,“突然间,刮起了大风,小鸟吓得躲进了窝,大树的树枝也在不停地摇晃,树叶飞舞,但是大树不怕大风和大雨,使劲地挺直了腰。风渐渐地停了,大树又静静地睡着了”。第三遍欣赏音乐时,我让每个孩子都扮演大树,边听音乐边进行表演。

  第四个环节,是用各种物品根据音乐模拟演奏。我先将准备好的画报、袋子等发给孩子,请部分孩子示范表演,第二遍,我要求每个孩子在教室内找一个可以模仿大树唱歌的物品,进行演奏,当我从一数到十,所有的孩子都找到了一样可以发出声响的东西,全班孩子跟着音乐进行演奏,一遍下来,意犹未尽,于是让他们重新再找一件物品,再次演奏。

  反思:

  1.这节课将用物品模拟大树的声音这个环节提前,这样可以为孩子后面的演奏打下基础。

  2.将音乐重新剪辑后,故事内容也做了相应的调整,使得音乐形象更加鲜明,更适合孩子。

  3.让幼儿自己寻找物品进行模拟演奏,可以给孩子更多的想像和创造空间,有孩子出人意料地找来了文具盒,用铁皮文具盒不停地开关发出声音来模拟树枝唱歌,让我大开眼界,相信孩子,给孩子空间,孩子会给我们精彩。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6

  小牛哞哞,是中班的一个集体教学,是视觉、听觉的艺术,是一种表现音乐元素的创意舞蹈,在教学中,鼓励幼儿把看到的小牛形象、听到的音乐表现出来,体验音乐节奏的速度、力度、时值变化等。

  宋老师在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思考的是如何来改变以往舞蹈活动,她整个活动分为三个部分:前面是我喜欢的动物,中间部分活动重点小牛哞哞,最后是音乐游戏“逗小牛”。这三个部分凸显幼儿的兴趣、活动的`有趣、学习的主体。

  在活动过程中,宋老师利用故事阐述来营造轻松氛围,还通过图形画面演示让幼儿自由根据图形特征猜测会是何种动物,充分提高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也能让幼儿根据小牛形象创编动作,又以图示帮助幼儿理解、整理、记忆小牛舞蹈基本动作。特别是最后的一个游戏环节,在游戏中让孩子学习舞蹈动作,我认为非常好,我们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可以借鉴。

  但活动中,我个人认为有不足之处:

  1.教案上呈现的是幼儿创编,可在活动中呈现的动作还是老师预设好的,只要孩子说出一点老师就直接带入了动作让孩子们学习,在主体性上老师没有把孩子的位置放正。而且由于动作基本都是老师给的,孩子说的动作没采纳。特别是有关洗澡的动作,可以采纳小朋友说的洗澡动作引导幼儿从上到下再从下到上进行练习,可老师偏偏说给小牛捏捏。

  2.对于小朋友的动作创编,只是停留在牛角,洗澡上。可见,孩子们平时们对小牛的各种习性和动作并不是特别熟悉,前期经验不足,因此在创编的时候很贫乏,没有能够出现多样性的动作,要孩子自编动作,首先孩子要有这方面的经验,才能有更多,更美的动作。

  3.教师在语言描述上不贴切。如:“牛是不说人话的!”

  如何把幼儿的不成熟的经验和动作,更好呈现出音乐艺术,更有效的组织、引导,就需要我们老师有一定的音乐素养和教学智慧了。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7

  这是一首活泼富有童趣的歌曲,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音乐中感知手的动作变化和与身体接触,进一步了解身体的不同部位,从而产生愉快的情绪,歌曲的旋律主要在儿童最感舒适的音域内进行,速度为中速,,节奏平稳,节奏是音乐要素之一,这首歌曲正是运用了这样的节奏来表现游戏时的欢快的情绪,适合小班幼儿演唱。

  对立学习音乐小朋友们都喜欢,不过游戏他们就更喜欢了,学习起来也很容易掌握,那我们大家一起先来做一个幼儿听有节奏的口令,用手指做合拢、放开的动作。反复做几次,交换顺序。让幼儿知道合拢就是两手合在一起,放开就是把手分开放在两边,孩子们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都表现得很积极兴奋,想知道老师到底会发出什么样的口令。在老师发出口令后,宝宝们马上做了起来。有的宝宝还会跟着老师说合拢放开。游戏是小班幼儿的.最爱,它在幼儿学习中起着重要的动力作用。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则不会使幼儿感到枯燥无味,同时让幼儿体验在集体活动中的乐趣。这一环节中,运用游戏的方式直接进入教学内容。接着老师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在说说、做做中理解歌曲的内容,着个环节的分段教学法加深了幼儿对歌曲的印象,让幼儿熟悉了歌词,为后面的学唱整首歌曲做好了铺垫。带领幼儿边唱歌曲边做相应的动作。在表演歌曲中,老师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表现歌曲的欢快情绪,同时也提供给幼儿自我表现的机会。通过表演演唱使听众感受音乐的艺术形象,产生联想和想象,进而达到审美的目的。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常常以自我为中心。通过运用表情、动作来表现歌曲,并在表演中能有意识的与同伴进行交流与合作,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经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做到。

  音乐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如今,倡导“让幼儿主动学习,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学的歌唱活动中发挥孩子的主体性,使枯燥平淡的歌唱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是人们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在这个活动中,我遵循了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学习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唱唱、听听、看看、想想、动动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

  本活动意在打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通过师幼互动,运用形象生动的游戏,以鼓励、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8

  《小猪的婚礼》是一个美术的教学活动,讲述的是主人公波哥和卷毛妞要举办婚礼,邀请了很多的猪来参加婚礼,但是猪身上都很脏,而且没有衣服穿,所以再去参加波哥和卷毛妞的婚礼之前,小猪们进行了准备工作:洗澡,还有画衣服。每只猪都根据自己的特色,用颜料画了自己喜欢的衣服,然后去参加婚礼。

  这次我利用了视频动画为小朋友播放了这个故事,然后从故事中,小朋友们首先学到了,在去参加婚礼之前我们需要装扮自己,隆重出席,表现出自己对婚礼的重视和对婚礼主人的尊重。然后在了解到小猪们的衣服是怎么制作的,让小朋友们自己为里面的.主人公波哥和卷毛妞设计一套婚纱礼服。

  本次活动我为小朋友提供了纸和蜡笔,通过绘画的形式来设计婚纱礼服,大班的小朋友们都有着自己的审美观,所以设计出来的服装都是各不相同,美轮美奂的。

  但是本次活动的不足在于:我没有准备好充分的材料,所以小朋友在设计服装时只能使用蜡笔,在设计的服装上就出现了单一的现象。没有立体感的体现,所以下次我应该准备很多的材料来供小朋友们选择。

  本次活动与《指南》的联结:1.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2.艺术活动中能与他人相互配合,也能独立表现。3.艺术欣赏时常常用表情、动作、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4.愿意和别人分享、交流自己喜爱的艺术作品和美感体验。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9

  转眼一个月立刻就要过去了,回顾这一个月来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头。

  时光飞转,作为一名新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顾此失彼,手忙脚乱。所以,平时除了下苦功夫,认真备好课以外,还要不断向其他教师学习讨教经验,在教育幼儿的同时,努力提升自我的专业知识水平。

  下头是我就这一个月来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所做的教学反思: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刚从家庭走向新环境,对绘画几乎是一无所知,发展水平只是一个“涂鸦期”。比如,我在第三周上的“神奇的笔”(绘画)一课时,让幼儿为一只气球涂色,开始时大家兴趣都很高,可是由于他们不清楚就应如何涂色,虽然教师示范过,但他们不懂得如何运用色彩,有的用各种颜色在气球上东一根、西一根画,有的索性画在气球外面……针对这种状况,我认为教师千万不能急于求成,不必强调幼儿画的好不好、像不像。这样会让他们失去绘画的兴趣和热情。我们就应去引导、呵护和培养他们。比如给气球涂色时,小朋友常常把颜色涂到轮廓外面去,这时候教师就应引导孩子尽量注意不要涂到气球的外面去,因为不留意涂到外面去了,气球就会“嘭”的一声爆掉了。这样说小朋友都开心的笑了。在涂色的时候都格外的留意了。所以我觉得教师在培养幼儿绘画时,首先要从兴趣出发,调动他们的用心性,然后再教育指导他们该怎样画才会更好看。

  幼儿的绘画潜能是多样的,思维空间是广阔的,所以教师在和幼儿一齐观赏自我的作品、讲评自我的作品时,就应注意多用正面的、鼓励的语言,对他们的作品给予肯定和认可。即使画的有多不好,也要先表扬再推荐。比如为气球涂色时,朱小楠小朋友涂得很不均匀,并且也只是涂了一小部分,这时我就对她说:“我觉得你涂的很漂亮,但你看那里还是白白的纸,我觉得如果你把它都涂满了,必须会更漂亮的,你觉得呢”朱小楠小朋友听了我的话,点点头继续涂了起来。

  其实每个幼儿都是一名十分出色的画家,教师就应尊重每个幼儿,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世界有多大,幼儿想象的.翅膀就有多大;世界有多宽,幼儿创造的天地就有多宽”。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责怪批评幼儿的不对、不足之处,只会使他们失去绘画的兴趣,磨灭他们的用心性,抑制他们的情感,这样做孩子的身心就得不到和谐健康的发展。

  “为了一切孩子,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要有一种健康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用自我的一言一行,用自我的心境去引导每个孩子,用爱心职责心去滋润每个孩子的心。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10

  我班幼儿对过生日充满了兴趣,提起生日和生日蛋糕他们就有说不完的话题,我就利用孩子这一特点,设计了这一活动。活动的目标是通过为丁越小朋友过生日,让幼儿了解生日的意义,并通过该活动学习分享。我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以一份神秘的礼物引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好奇,再变出一个精美的生日蛋糕,将幼儿的兴趣完全调动起来,活动中,我用丁越小朋友的口吻和幼儿交流,以丁越小朋友的身份向幼儿提出问题和要求,对于发言积极、表现较好的幼儿,我会给予积极的肯定与赞赏,并会让丁越小朋友亲小朋友一下做为奖励,鼓励幼儿继续努力。当秩序稍乱时,我会用和丁越小朋友说悄悄话的方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情绪都很高。

  本次活动是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的,因此,活动时的秩序方面没有太大的问题,偶尔幼儿也因为急于抢答问题而站起来,或在讨论问题时声音较大而略显嘈杂,此时我会用轻声和越越耳语的方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以达到安静的效果,所以,整个活动进行地较为顺利。

  过生日是幼儿原本就十分喜欢的,再加上这次是幼儿第一次在幼儿园、也是第一次为其他小朋友过生日,所以,幼儿们对活动更加感兴趣,都很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在互送礼物并祝生日快乐时,大部分幼儿都能够主动大胆的与他人进行交流。个别较内向的幼儿在教师与其他同伴的鼓励下也能勇敢的走过去。通过此活动,幼儿懂得了生日的意义,认识到自己长大了,并学会了关心同伴,与同伴分享食物和游戏的快乐。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整个活动体现了教师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的教育方式,当幼儿的语言表达遇到困难时,对幼儿进行积极的引导和鼓励,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学习与人分享。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11

  活动背景:

  幼儿园根据园内心理教师分布情况,合理组建了“三人行心理团队小组”,并引导各个三人小组开展心理教育研讨、展示比赛活动。旨在通过活动,实现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提升教师心理教育技能,积累较为成熟的心理课案例,实现资源共享。我们三人小组的主要成员是钟贞,她主要承担教学活动的选材、改编教案和执教任务。另外一名成员沃佳萌主要承担记录、制作教具和参与研讨的任务。我是三人小组的指导者,协同组员一起进行深入研究与不断地修正活动方案,脚踏实地地开展好三人小组的教研活动,在这个活动中,不仅有很大收获,还感受到小组协同学习的价值与魅力。

  一、教学内容的精心选择

  在接到“三人小组”这一教研任务的当天,我就开始寻找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借鉴了网上的某个教学内容后,我受启发随即确定目标,改编教案,设计教学环节。等活动方案有了雏形之后,与执教者钟贞进行了交流,讲述了我的建议,表达了我的意图,同时钟贞也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后来我们一致决定,教材还要继续寻找,直到找到合适的教案为止。

  又过了几天,钟贞在阅读幼儿教育20xx年第1期书刊时发现一个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第一次》,仔细阅读此教案,发现有一部分内容的教育意图与我们的心理健康教研活动目标契合,有一部分的内容需要舍弃并设计新的教学目标,创编新的教学环节。因而,经过我们三人进一步的研讨,确定了合理的教学目标,使教育活动领域的指向性更明确,教学的目标性更明确。

  二、活动教案的不断修正

  第一次研讨:

  确定好具体的教学内容后,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细致分析教材,然后确定教学活动的名称、教学目标和适合教学的年龄段。我们把原来的教学活动名称《第一次》改为《勇敢试一试》,这一标题来自于重新设计后的教学环节而生成。把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设计为:1.知道“只要勇敢尝试就有成功的可能,学习用“试一试吧”这句话鼓励自己大胆尝试。2.在勇敢尝试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我们根据设计的目标与环节,分析教材的重难点,最后决定由原来大班年龄段教学改为中班。最后,我们就开始着手修改教案,重新设计教学环节,以确保教学活动能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

  三、教学过程的逐步完善

  第二次研讨:

  等确定好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环节,就开始第一次试教。第一次试教在中五班,中五班的孩子学习常规好,很多幼儿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清楚顺畅,师生互动很不错。于是第一次试教活动整体效果不错。只是在教学环节的过渡语、导入语以及其他细节之处稍加修饰与完善即可。于是在教学活动后,我们随机进行了第二次的研讨,研讨的任务主要是细致地修饰教学语言,使教学语言更清晰。还再次强调教学细节的重要性,如教具的`使用,把原来图片的演示改变为ppt的演示,这样既方便操作,又节省操作时间,注重了教学细节。

  在经过了第二次研讨后,我们进行了第二次的试教。这次选择了幼儿园的另外一个中班。教学效果没有第一次效果的令人欣喜。但促使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整个流程记忆更加清晰,活动中各个教学环节的操作更加娴熟,并能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幼儿的表现,即时改变教学策略,发挥教育机智,并学会及时抓住教育契机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提升教学水平。

  四、教研活动后的自我满足

  第三次正式展示教学后,活动效果已能达到预期效果,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在活动后回顾整个教研活动过程,给我们最大的收获是,在整个三人小组研讨活动中,我们都体验到三人同心、认真研讨、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那种积极氛围与精神,为此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温暖情怀。我们深信,只要认真对待,只要目标一致,只要真诚帮助,只要积极思考,只要敢于创新,只要善于思考……,就一定能让大家都有收获。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12

  《一颗纽扣》原本是一个绘本故事,但是在这个绘本故事中却蕴藏着数学的知识,所以在设计教案时我把教学内容定为一个综合性的教学活动,把绘本和数学结合起来。把教学目标定为:1.观察画面,能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根据纽扣的特征(色、形、大小、洞的数量)寻找其主人。2.愿意帮助别人,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在教学的过程安排上,根据《一颗纽扣》这个绘本故事的发展情节开展:一只小老鼠出去散步,捡到了一颗白色的、圆圆的、有四个纽洞的纽扣,于是它决定去寻找纽扣的主人,在这个过程中,小老鼠找到了好朋友小狗、小兔、小刺猬、大象和蟋蟀,它们都掉了纽扣,但是它们掉的纽扣和小老鼠捡到的纽扣都不一样,有的颜色不同,有的形状不同,有的大小不同,有的纽洞的数量不同,所以没找到纽扣的主人。在这个过程中,我给孩子们准备了视频课件,在生动有趣的画面的引领下,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都能找到两个纽扣的不同之处,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故事的最后小老鼠回到家看到妈妈的.衣服上也掉了一颗纽扣,小老鼠就想:这是不是妈妈的纽扣呢?于是我让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妈妈衣服上的纽扣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有几个纽洞?和小老鼠捡到的纽扣是不是一模一样的?观察完后,点击鼠标让小老鼠手里的纽扣飞到妈妈的衣服上,和衣服上的纽扣排在一起进行比较,结果是一模一样的,小老鼠终于找到了纽扣的主人,原来是妈妈掉的纽扣。《一颗纽扣》是一本非常适合小班幼儿阅读的绘本,小老鼠在一路探寻的过程中,逐步认识了颜色,比较了大小,区分了形状。该绘本内容简单有趣,画风可爱,情节与对话基本上都是重复的,特别符合小班“到底是谁的纽扣”这个悬念一直牢牢地吸引着小班幼儿的注意,让他们能始终沉浸在故事情节中,满足了他们好奇的天性。

  经过这样一个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孩子们对怎样找到两个相同的纽扣有了丰富的经验,然后我再出示为每个孩子准备好的掉了一个纽扣的衣服和一些各种形状、不同颜色、不同大小和不同数量纽洞的纽扣,告诉小朋友们,老师这里还有好几件衣服上都掉了纽扣,请小朋友帮忙寻找纽扣,并且帮忙把它缝在衣服上,这样让小朋友们自己寻找操作,孩子们都能找到和衣服上的纽扣一模一样的纽扣,让每个幼儿都在操作中练习,也满足了他们想要像小老鼠那样帮助别人的愿望,巩固了所学知识,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13

  这学期,我园青年教师的公开活动搞得红红火火,这月轮到我做公开活动。常听老教师们说:“有了一份优秀的教案,可以说就成功了一半。”于是,在一本教育杂志上,我找到了一篇优秀教案――“感知4以内数的实际意义”,非常适合小班幼儿,而且数学领域的内容也是我擅长的。

  我认真按着教案准备材料,并根据教案按部就班的开展活动。首先,我以“鸡妈妈”的身份,用儿歌的形式带领小鸡们一起锻炼身体,“我的小鸡叽叽叽,跟着妈妈跳3下,我的小鸡叽叽叽,跟着妈妈转两圈……”然后是“小鸡捉虫”的游戏,要求幼儿听老师的口令捉几条虫子,根据虫子的颜色放到相应的纸盒里。每一个环节中,孩子们都按照老师的指令在做着。最后“鸡妈妈”给每只小鸡一个袋子(内装奖品),让小鸡摸一摸自己的袋子里有多少食品。

  这次活动虽然调动幼儿的听觉、视觉、运动觉、触摸觉等多种感官参与了游戏,但从孩子们的眼中,我并没有看到他们由衷的快乐,也没有看到孩子们忘我的投入。这是为什么呢?

  反思

  仔细分析自己和幼儿在活动中的一言一行,我发现了问题所在。

  原因之一是幼儿产生了“审美疲劳”。自从幼儿入园后,在语言活动中,幼儿听到过“小鸡小鸭”的.故事,并经常进行表演游戏;在音乐活动中,幼儿学过了《小鸡小鸡在哪里》、《小小蛋儿把门开》等歌曲并进行过表演;在体育活动中,孩子们做过“小鸡捉虫”的游戏;在美工活动中也画过小鸡。在各类活动中,频繁的出现小鸡的角色,使孩子们产生了“审美疲劳”,他们在扮演角色时没有了原先的激情和兴趣,在游戏中的快乐程度也随之减弱。

  原因之二是教师的角色定位不明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课程实施应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引领”的痕迹很重,整个活动都是老师再说,幼儿跟着在座,每一个过程都是老师领着走过来的,孩子们也是被动地完成老师的作业,整个活动中幼儿缺乏主动性。

  措施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我对症下药,开始重新思考,重新设计。小半的孩子喜欢什么呢?电视机里天线宝宝的声音给了我灵感,憨态可掬的天线宝宝是小班小朋友的最爱。

  经过重新准备,我在另一个班组织了活动。首先,我用天线宝宝的音乐吸引幼儿,让他们把自己当成一名天线宝宝来参加活动。接着,我引导天线宝宝们玩手指游戏,“一根手指可以变成什么......”游戏中,幼儿的想象非常丰富,而且感知了4以内的数量。然后,我设计了问题“天线宝宝一家人有几个人,分别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再让幼儿根据服装配石的颜色找到4的树龄,归类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最后,何天线宝宝一起玩“分饭吃饭”的游戏,宝宝们听清问题,取出相应的食品。如“拿4颗红色的qq糖”、“拿一块方方的糕”幼儿看清楚了赶紧把食品放到自己的小盘里。有个别“小馋嘴”已经悄悄地往嘴里塞了一颗qq糖,我就悄悄地问:“现在只有3颗了,怎样变成4颗呢?”在生活化的数学情境中,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食品吸引了孩子的眼球,幼儿好像在玩过家家的游戏,在游戏中进一步感知了数量,并且尝试从物体的形状与数量、颜色与数量等不同的属性进行选择,增加了难度,把活动推向了高潮。

  活动非常成功,满足了幼儿喜爱天线宝宝的心理需要,老师设计的生活化、游戏化的数学问题,激发了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整个活动的氛围始终保持着宽松、和谐、快乐。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整个活动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满足幼儿情趣的才是优秀的。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14

  罗辰是我班的小朋友,可他看起来就像一位小小班的孩子:个小、好动,上课似听非听,叫他回答问题只会摇摇头或点点头,好像什么都不懂,这样的孩子会讨人喜欢吗?真让我们老师感到头疼。

  一次,我正带领幼儿在户外做操,发现罗辰和几名“调皮捣蛋鬼”又在那东张西望,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我非常生气,大声地要求他们把操重做一遍。于是,在我带领下,这几名调皮鬼只能乖乖做操,我惊奇地发现,罗辰做操时动作协调,很有节奏感,在这几人中很是出众。“嗯,罗辰小朋友做得非常好,以后也要这样,知道吗?”我随口表扬了一句。

  第二天放学时,罗辰妈妈兴奋地对我说:“辰辰昨天很高兴,对我们说老师表扬他做操好,这孩子从没看到他这样高兴。”辰辰妈妈还很有兴趣地对我讲了许多有关辰辰的趣事。想不到我随口的一句表扬竟使罗辰和他的妈妈如此高兴,这不禁使我陷入深思。是呀,我平时表扬过罗辰吗?我有没有仔细挖掘过他值得表扬的一面?不仅是罗辰,还有许多像罗辰一样的调皮鬼,我有没有去追寻他们的闪光点?一连串问题的答案,是我没有。对这些孩子,我给的更多的是否定。我深深地自责,为什么对他们如此吝啬地给予赞美呢?

  翻阅书籍,我看到这样一句话:“孩子的.自信心,除了自身的能力外,往往来自他人的鼓励和信任。”是呀,一个人能感到别人对他的接纳喜欢,他会充满快乐,充满自信。反之,他会丧失信心,自暴自弃。孩子不也同样如此吗?领悟这个道理,我将努力发掘每个孩子的闪光点,慷慨地把赞美施于他们,无论聪明或愚笨,无论乖巧或顽劣,让他们感受老师公平的爱。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15

  教师思考:什么样的美术活动能吸引托班的孩子,托班孩子喜欢"玩",仅有将活动和游戏结合,才能有有效的收获。

  幼儿发展:托班宝宝的小手肌肉发展还不完善,握笔等技能比较欠缺,往往没画几笔手就酸了,从而没有耐心完成绘画活动,针对这个现象,让幼儿用整只手来"玩画",幼儿肯定喜欢。

  理论借鉴:玩是孩子的天性。

  孩子们看到我将调制好的颜料端到桌上时,好奇的看着我:"教师这是什么"。"这个是颜料,有很多颜色呢,我们来玩颜料好吗""怎样玩啊"孩子们的好奇心立即被吊起来了。

  在课堂上当我示范印手印的时候,我告诉孩子们:"今日要来用小手变魔术,小手小手变、变、变,变成红手小兔等!"孩子们开心的欢呼起来,有的宝宝在喊:"教师,我也要印画!"当孩子们的手上蘸上颜料印好手印,我们一齐欣赏的时候,他们不要教师引导,孩子们自我在欣赏中,说出了"大某小某"、"红某绿某"等,同时也体会到了玩颜料的.乐趣。我还没收拾完毕,孩子们就问:"教师,什么时候再印手印啊"幼儿的兴趣还很弄我们设计活动主要是围绕孩子的。托班幼儿年龄小,如果我们单纯地用小班方式来做,收获甚小,但以魔术的形式来教,效果会更加明显。游戏是托班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资料。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欢乐成长吧!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07-25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05-15

【热门】幼儿教师教学反思07-10

【精华】幼儿教师教学反思07-08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15篇)10-29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15篇[精华]11-20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锦集15篇]05-29

素描课教学反思教学反思02-06

《称赞》教学反思称赞的教学反思06-02

物理教学反思 物理教学反思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