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日祭》观后感

时间:2024-09-25 08:06:08 高三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四十九日祭》观后感

  忘记大屠杀等于第二次屠杀。当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伊利?威塞尔的反战箴言出现在史诗电视剧《四十九日祭》的片头,直面屠戮历史,审判人间罪恶无疑是该剧最鲜明的态度和主题。南京大屠杀是人类的灾难,对于中国人而言,它是一段国家记忆,是一段民族创伤。作为第一个国家公祭日的纪念力作,《四十九日祭》的播出,既是对30万无辜死难者的荧屏祭奠,也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精神,不做市场奴隶,积极弘扬了主流价值观。面向世界讲述战争戕害,以震撼心灵的人性与情感揭示生命的尊严,《四十九日祭》静水流深,兼具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堪称中国电视剧的丰碑之作。

《四十九日祭》观后感

  《四十九日祭》在题材上并不特别,反映南京大屠杀的影视作品也不少见,然而这正是《四十九日祭》的特别之处。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故事,西方现在还在拍,电影《辛德勒名单》、《钢琴师》享誉世界。但二战期间中国战场的伤亡,尤其是堪称人间惨剧的南京大屠杀却从没得到国际化的表现,所以这种题材实际上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的黑暗记忆,是震荡国家的民族之痛。在这个层面上,具有国际视野的《四十九日祭》第一次向世界发出了中国反战最强音。该剧讲述了1937年南京沦陷前后,四十九日内发生的战乱创伤。如果说日军在南京的暴行是人类文明的污点,《四十九日祭》则站在张艺谋电影《金陵十三衩》肩膀上,创造性增加前史和后史,对日军暴行展开了最深刻的揭露与清算。可以说,以人类公义审判罪恶的《四十九日·祭》拍出了国产剧少有的大格局和新高度,足以代表中国水准,比肩世界反战经典。

  宏大历史需要一个嵌入口,讲故事是跨越国界、跨越历史介绍中国的最好方式。蜚声海内外的华人女作家严歌苓深谙此道,擅长风格化叙事,曾拍出《走向共和》、《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导演张黎更擅长用细腻的人性刻画和极具韵味的镜头语言营造人文观感。“静水流深”是严歌苓和张黎作品的印象,两人合作的《四十九日祭》则是这种高级表现的范本。比如该剧将大事件浓缩在7周内,时间叙事让“南京大屠杀”更显逼人的残酷。南京沦陷前一周,各色人群上演着他们的生活。教堂的女学生虽然慌乱却相信有上帝的庇护;藏玉楼里的风尘女照旧纸碎金迷,谈情斗嘴,活在当下;长在教堂却不信神的法比,满大街找食物还不忘泼皮本性,顺手牵羊之余还跟洋汽车“斗气”;南京的守军激战正酣,一心期待援军;戴涛的德式装备教导总队驻在妓院门口,惩戒违纪的同时,也能雨中起舞,博佳人一笑;国民政府公务员孟繁明更纠结在爱情和父女矛盾中,体验着一个男人的难。可以说,灾难前每一个人都对生活充满着希望,对接下来的恐怖准备不足。然而正是这种看似平和、嬉闹,充斥市井生活的景象,犹如暴雨将至前的阴云,让恐怖更恐怖。《四十九日祭》将危险藏于安宁中,将灾难匿于桂花、小元宵的叫卖声中,反衬出了接下来“黑色六周”的地狱图景,其强烈震撼力不言而喻。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没有交集的人因为战争走到了一起,不同阶层、不同个性的人殊途同归,面对共同的灾难。正如编剧严歌苓所说,战争拉平每一个人。在灾难面前,人和动物都是一样的命运。《四十九日祭》精选了三类中国人:法比、戴涛、孟繁明为代表的男人们;玉墨代表的女人们和书娟为代表的孩子们,在灾难这条船上,他们相互依偎,共同抗争,以小见大反映了当时整个中国的苦难和抗争,而她们蜷缩避难的教堂则是乱世中的孤岛,最大化展现了人性与生命的尊严。战争来了,男人来扛,女人和孩子才有救。概括来说,这部剧讲述的是中国男人为他们身后的女人一个个去死的故事。书娟眼里的醉鬼混混——法比为了教堂的女学生,一次次挡在日军刺刀前,用生命维护孩子们的生命与尊严;少尉狙击手戴涛为了心爱的玉墨和孩子,用一杆枪搏命保卫教堂,一直战斗到生命终结;位居高位的孟繁明不惜放下尊严,屈身于日军,只为换来通行证,让女儿能逃出南京……在这部剧里,中国男人像父亲、像兄弟一样拼命保护女人,他们拿他们的命换女人的命。也正如此,《四十九日祭》完成了生命价值的交接——女人替男人活下去,才使得最后玉墨、书娟、豆蔻以战争亲历者身份参与的日军罪行审判更显说服力和震撼力。

  男人牺牲如山,活着的女人背负着十字架,艰难前行。女性是战争的终极牺牲者。剧中戴涛说,走了的人容易,留下来的人难。因此,在“孤岛”环境中,女人之间的人性对抗和情感演变更将南京大屠杀的创伤渲染得更悲凉。《四十九日祭》中,当赵玉墨这些秦淮风尘女走进教堂时,孟书娟这群女学生最初的态度是不甘和厌恶,甚至用恶毒语言攻击窑姐,以保护她们的区别。她们抢食物、抢地窖、打架斗嘴,有着女人的争斗。然而随着朝夕相处,被死亡一次次威胁,当孤傲的书娟因为来月经感到迷茫无助,第一次主动接受玉墨这个“坏女人”的母爱;当风骚的红绫与呆板的教堂杂工乔治相爱,在冰冷的下水道相拥至死;当魔鬼在召唤,玉墨这群窑姐主动换上学生服,选择把生命留给学生,把死亡留给自己。乱世中的人性与情感得到了升华。所以战争与灾难是拷问人性和尊严的熔炉。《四十九日祭》是以女性视角直面残酷战争和美好人性,烘托的是群体命运下的英雄群像,这才是中国电视剧的基础品质。

  在死亡面前,没有尊卑贵贱,人最本能的求生欲和恐惧以及生命的抉择在南京这座城市、这座教堂碰撞出火花,绚烂而残酷。就像同样是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电视剧,《四十九日祭》却没有以铺陈灾难、渲染伤口的方式刺激观众神经。它的叙事语言内敛而克制,如同一个沉默的亲历者,陈列出一张张触目惊人的老照片,照片里发生了什么,观众自有答案。十四岁的朱玛丽不甘日军凌辱,坠楼而死;奄奄一息的王小妹被日军从烧成焦碳的尸堆中扒出轮奸;美丽的豆蔻惨遭日军凌辱、毁容,身上被砍37刀,法庭上展示的背上伤痕,触目惊心。在导演张黎镜头下,《四十九日祭》呈现的暴力冷静到虐心,观众不由沉浸其中,随着剧情画面,调动起最原始的情绪,感同身受地体会日军兽行。

  对于南京大屠杀,《四十九日祭》是“静水流深”,大师级的艺术表现,从台词到镜头再到演员表演都极富张力。“我们只会打仗,不会跳舞”、“光着膀子也能打日本人”、“你哪知道打仗是怎么一回事,死又是怎么一回事”、“只要能把你带出南京,哪怕是做猪做狗,我都不在乎。”诸如此类的台词虽然简单质朴,却有着一字千钧,摄人心魄的韵味。而书娟躺在炸弹坑里,拍着头顶上密集的日军机群以及哭泣着拿起相机,给满脸血污的士兵拍着他们最后一张照片,再加上低沉大提琴的配乐,这样的镜头有如无声的控诉,撞击人心。此外,咖啡厅的留声机吱吱哑哑响着,是乱世中的一丝颓靡,也是战争摧残下的几缕温情;战火席卷时,英格玛神父带领女学生唱圣歌,烛光摇曳,是恐怖气氛下点燃希望的光源……可以说,单论台词和镜头语言这两项,《四十九日祭》都属今年最佳。而张嘉译演绎的神父法比、宋佳演绎的秦淮河头牌玉墨、胡歌饰演的柔情军官戴涛、黄志忠饰演的父亲孟繁明也堪称教科书般的表演,浓烈情感融进一句句台词、一个个动作里,润物细无声,为该剧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回顾惨痛历史,是为了珍惜现在的幸福,保卫未来的和平。巴尔扎克说:“有些罪恶是不能洗刷的。” 剧中魏特琳女士也说,中国人太善良了,容易忘记不好的事。所以文火慢炖的《四十九日祭》不仅仅是从人道主义视角关注绝境中的生命尊严与人性救赎,更是以灾难中的悲惨命运,揭示出一个大主题:我们如何看待历史,对待罪恶?《四十九日祭》的态度是:可以宽恕,绝不忘却,必须道歉。这也正是我们应该坚持的历史观。捍卫真理和良知,牢记屠杀,防止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保卫来之不易的和平,这才是对死难者最好的祭奠。

【《四十九日祭》观后感】相关文章:

三月十九日10-04

破空·死灵祭(四)06-28

09-19

祭海子09-28

泪祭06-27

端午祭08-14

青春祭08-22

祭初中作文02-28

清明祭英烈观后感10-31

祭我们以逝去的友谊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