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残荷听雨_初中优美散文700字
初中优美散文700字篇一:残荷听雨
水,平复了躁动,也消减了几分碧色。一池的秋意,几枝残荷点缀其上,像一幅简约的水墨画。
雨,如约而至,带着一丝凉意,似是给满湖的秋韵来作诗意的诠释。冷清的水面、凋败的荷叶、单调的雨声,这些萧杀残缺的元素和在一起,却演绎出自然的大美。
于是,在一千几百年前,一位诗人夜宿骆氏亭,面对残秋败荷,听雨思友,挥笔写下一首传世佳作:“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从此,“残荷听雨”便成为中国文人的一种精神体验,成为中国文化里一个不可或缺的意象。
有残缺,才显美的珍贵,如断臂的维纳斯。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如人生。
回到那首诗,我们可以想象诗人当时的情形——修竹环抱,湖水清澄,诗人置身在那清幽雅致的骆氏亭,颇有远离尘嚣之感。诗人一直在思念着远隔重城的朋友,由于神驰天外竟没有留意天气的变化。不知不觉间,小雨淅沥而下,雨滴点点击打枯荷,发出错落有致的声响。
秋阴荷枯,本给人一种残败之感,却因了不期而至的雨的敲打,变得充满生机而别有一番情趣。诗人“听”到的,已不止是那凄楚的雨声。枯荷秋雨的清韵,及其蕴含的人生况味,恐常人难解其味。
有人说,“残荷听雨”极为悲凉,有一种无奈中挣扎的味道。有人说,“残荷听雨”意味着对叶绿花红憧憬的终结,这种自觉的终结体验,是一种更加真切的精神体验。也有人说,“残荷听雨”是一种对往事的追忆,这一种残损氛围中的回忆,别具温情。
从李商隐的文字语码中走出来,在秋雨萧瑟的日子,寻一处残荷写意的池塘,闭上眼,静静倾听着雨打枯荷的声音。在那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古曲神韵里品味,不想岁月冷瑟,不思时光萧杀,一种感悟便在心头油然而生,原来,残荷听雨的况味里也深藏着安逸平和的人生,这天籁之音,也是最平凡的声音。
初中优美散文700字篇二:秋已立,夏未央
虽然日历已翻过了立秋,但天气依然炎热。
然而此时的热,不像先前的湿热、闷热、燥热。此时的热,多了一份清爽,尤其是夜间,似有幽幽的凉风自地下冒出来,自树顶上滑下来。秋风微凉,无需开电扇,裹一床被单,就能安睡。农谚云:“立秋分早晚。”经历过盛夏酷热的煎熬,此时更能感受到立秋的美好。
秋已立,秋天迈着细碎的脚步,悄悄来到我们身边。
立秋看云,云淡风清。天空像是打了个瞌睡,突然睁开蔚蓝的眼睛,蓝得那样深邃、宁静而悠远。夏日里蒸腾翻滚的低层雷雨云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装靓蓝天的高层卷积云,如盛开的白荷,静静地泊在一碧如洗的湖面。看一眼气定神闲的白云,内心自然也安定下来。
立秋看树,树静如禅。经历过狂风骤雨的锤炼,经历过烈日炎炎的蒸烤,站立在初秋的那些树,多了几分厚重和沉淀,多了几分静默和淡泊,显得老成持重。树上的叶子,由翠绿变成深绿,有的还夹杂着深棕和浅紫,沉淀着时光的流痕。守望在村口的大树,静默如坐禅的僧人,专注于自己的数珠念经,哪管蜂舞鸟喧。看一眼立秋时节的大树,心里也驻着禅。
立秋看山,山高地阔。山还是那座山,但到了立秋,便有了不同的韵味。山上葳蕤的植被,密集的绿障,流淌着黛绿,夹杂着一些微黄的斑斓。山间的溪水,不再咆哮,变得谦逊低调,一路叮叮咚咚。山脚下的水库如硕大的镜面,倒映着山峦、白云、蓝天。站在山顶远眺,可以看到遥远的大地和朦胧的地平线。站得越高,看得越远,越能感受到山的博大、大地的辽阔和自己的渺小。立秋看山,胸怀变得坦荡、悠远而宽阔,宽阔得可以容得下世事万物。
秋已立,夏未央。无论夏天怎样不舍和挽留,甚至放出“秋老虎”来呈威,但它总是挡不住季节转换的步伐。秋天已悄悄来到户外,不妨敞开大门,张开双臂,拥抱正在敲门的秋天吧!
【残荷听雨_初中优美散文】相关文章:
留得残荷听雨声06-02
写景作文:留得残荷听雨声09-29
高三写景作文800字 留得残荷听雨声09-20
雨荷07-26
雨荷08-07
听雨初中作文01-29
沉醉在残荷风雨的世界05-06
听雨_优美随笔400字06-04
独爱雨荷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