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骆驼教案

时间:2024-08-24 17:19:59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找骆驼教案集锦7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找骆驼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找骆驼教案集锦7篇

找骆驼教案 篇1

  一、揭题。

  今天我们学习“找骆驼”,(板书课题)谁找骆驼?(商人、老人)

  商人的骆驼怎么啦?(走失) “走失”与“丢失”有什么区别?(走失:走着,走着,没了!)

  骆驼走失了,商人很着急,这时候看见一位老人,商人怎么样?(赶上去问)

  我是老人,你是商人!我们表演。(评议、朗读)

  二、定向。

  老人看见过骆驼吗?老人知道骆驼的样子吗?我们自己来学懂这篇课文。

  三、自学。

  第一台阶:

  1.自学课文,划下描写骆驼“样子”的词句。

  2.交流:说说骆驼的样子。

  3.说样子。

  (1)左脚跛。(什么叫跛?)

  (2)左驮蜜,右驮米。(什么叫驮?)

  (3)缺了一颗牙齿。

  刚才说得对不对?商人听了高兴吗?

  我当老人,你们当商人,我们表演一次。

  评价:“对!不错!对极了!”的程度念出来没有?

  当老人说了“不知道”后,商人怎么说?

  (“忿忿”怎么念?研究“哄”、“详细”的`意思)

  第二台阶:

  说说,练练

  1.用“因为……所以……”句式讲话。(例:因为老人看见脚印右边深,左边浅,所以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

  2.老人之所以……是因为他观察得仔细,判断得正确。

  第三台阶:

  分析,朗读

  1.能把老人怎么想的语句划出来吗?

  (学生答:“课文里没有。”老师要求学生思考)

  2.破——浅?跛——晃——左蜜 右米

  3.树叶被缺了一颗牙的骆驼咬过该是什么样子?(研究、画、分析。)

  4.读,我们学着老人的口气说话——什么口气?

  (1)“不紧不慢”地读

  (2)“至于”干什么用?(连续上下文,顺着……)

  (3)找到没有?哪个词说明找到了?(果然)

  “照”——可换词吗?(可以,换“按”)

  “指点”是指什么?

  “一路”与哪个词有关系。(走失)

  四、指点。

  为什么顺着脚印去找?

  另外两条线索为什么不可靠?(学生讨论)

  五、我们又不去找骆驼,干吗学?

  编者意图是给我们一些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差异作业。

  1.课后填空,抄词。

  2.表情朗读。

  选做题:表演“找到骆驼后——”。

  七、表演。

找骆驼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

  3.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发现这些特点的。

  2.理解老人为什么能够指点商人找回骆驼。

  教学准备

  师生分头搜集一些测试观察能力的图片,也可制成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观察画面,激趣导入

  1.激趣:老师这里有一些挺有趣的图片,它能测出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强不强。同学们想不想一比高低?

  2.出示图片或显示课件内容,开展观察竞赛活动。

  3.导学:其实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也会有许多发现的`。《找骆驼》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想不想学一学?

  二、朗读课文,理出线索

  1.建议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全文。

  2.学生根据提示思考课文内容。

  (1)出示问题。

  A、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后,是怎么做的?

  B、老人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提出要求:看谁课文读得认真,看谁问题答案找得准确、完整。

  (3)学生按问题提示和要求,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4)在互相交流中,把答案逐渐补齐。

  三、通过朗读,理解词语

  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1.如“忿忿”“不紧不慢”“至于”“果然”,在课文当中都有特定的意义。

  2.如“不紧不慢”,既反映了老人性格上的特点,更体现了他的胸有成竹。

  3.再如,用了“至于”一词,就强调了与发现骆驼沿途出现的一些现象相比,骆驼往哪去了的问题,就显得不重要了。

  四、根据线索,比较异同

  1.启发学生思考。看了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以后的表现,你觉得他和老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先在小组里和同学交换一下看法。

  2.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要点:

  (1)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后,可能因为心急,到处乱找,结果没找着。

  (2)这位老人在走路时能留心观察,所以发现了……

  (3)这位老人还能根据观察到的情况认真思考,于是就知道了骆驼的许多特点。

  3.组织学生评价商人和老人,全班交流。

  5、 假如你是一个旁观者,看到找骆驼这一幕,你想对商人和老人分别说什么?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文本,还要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语言,在文本中“走一个来回”。这一环节让学生比较、评价、进行说话训练,就体现了阅读教学的层次性,使教学循序渐进,拾级而上。】

  五、角色朗读,表现人物

  1.小组内分配好角色,讨论一下商人和老人的对话该用怎样的语气读。然后开展角色朗读,并互相评议。

  2.展示角色朗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最好。

  六、延伸作业

  由老人的仔细观察和善于思考引导学生讨论拓展,说说自己用心观察,认真思索获得的发现。

找骆驼教案 篇3

  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区别多音字;理解“走失、哄、详细、至于”等词,能区别“走失”和“丢失”的不同意思。

  2、能仿造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补充完整,认识4种不同的对话形式。

  3、初步学预习课文提出不同的问题。

  4、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抓住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教学重点、难点

  第二段是教材的重点。老人是根据哪些现象来判断骆驼的特点的,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读懂老人的话,学会观察——思维——判断的方法,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

  三、课时安排

  3教时

  第一课时

  (一) 教学准备

  1、 揭示课题

  ①今天我们学习13课,齐读课题《找骆驼》。“骆驼”两个字有什什么不同和相同?

  ②《找骆驼》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单元的重点学习目标是什么?请大家读单元提示。

  2、 指导读懂学习提示

  ①这单元学习的重点目标是什么?

  ②可以提些什么问题?

  ③学会预习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有什么好处?

  3、 指导预习课文

  要求:

  ①读通课文不理解的词在书上做上记号,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②检查预习情况、

  4、 整体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将谁在找骆?找到了没有?

  课文主要讲什么?

  第二课时

  (一)教学过程

  1、 复习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讲读课文1——9自然段。

  ① 轻声读课文,思考,商人走失的骆驼有什么特点?然后完成下面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讨论后得出结论:商人走失的骆驼左脚有点跛;左边驼着蜜,右边驼着米;缺了一棵牙。

  ③ 骆驼的这些特点是谁对谁说的?在课文的哪一部分?(1——9)

  ④ 指名读课文1——9自然段思考:这时商人的心情有什么变化?(着急————生气)

  ⑤ 商人开始为什么着急?引读第一自然段1——2句(找了好多地方没找到)

  “走失”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换成丢失?为什么?

  区别“走失”和“丢失”的意思

  ⑥ 课文从什么地方看出他们着急?(从赶上和谈话中省略提示愈)

  ⑦ 出示小黑板:

  1、╳ ╳说:“………”

  2、“…………╳ ╳ 说“…………”

  3、“…………:╳ ╳说:”………………“

  4、“………………”

  这儿要注意讲情对话的4钟形式试读商人的话

  ⑧ “忿忿“是什么意思?从哪儿看出生气了?商人忿忿的说了些什么话?

  “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商人认为是老人哄他,把骆驼藏起来了?

  指导有感情读商人作后说的话。再分角色读。

  ⑨ 小结:这一段主要写商人和老人的对话从“是的、不错、对极了”中看出老人不仅知道骆驼的特点,而且还说的十分真确,所以商人认为老人哄他,把骆驼藏起来了。

  ⑩ 过度:那么老人有没有看到骆驼?为什么对商人走失的骆驼的这样清楚呢?请大家读老人不紧不慢的话。

  3、 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

  ① 老人有没有看到骆驼?从哪儿看出?

  ② 老人为什么对老人走失的骆驼知道的那么详细?

  对上米那两个问题进行讨论后,完成下面的练习:

  老人知道骆驼的脚有点跛,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人知道骆驼左边驮着蜜,右边驮这米,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人知道骆驼缺了一棵牙,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以上练习后,出示两张树叶的形状图

  请大家区别一下,这两张树叶哪张是商人的骆驼啃过的并说明理由。

  ③ 这一些都是老人看见后,经过自己的'分析,才得出的结论。这是第一个方面接着又分析了第二个方面,——应该这样去找骆驼。

  ④ 出示句子:至于骆驼究竟望哪儿去了,应该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

  ⑤ 齐读

  ⑥ 从第一方面到第二方面用哪个词连接的?(至于——)讲清至于的用法。

  除了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到骆驼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哪种办法好?为什么

  朗读指导。

  第三课时

  1、教学过程

  商人听了老人的话,是怎样去找的呢?我们来学最后一段。

  2、学习最后一段

  默读课文,思考:商人听了老人的话是怎样去找的?

  “指点“是什么意思?老人指点商人什么?(引导启发遇到困难,不要着急,要多动脑筋,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一定会找的办法)

  “果然“是什么意思?

  商人开始找不到骆驼,现在按照老人的指点找的了骆驼,这时他会怎么想?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要仔细观察,善于动脑子、分析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分角色朗读课文

  2、全文总结

  联系生活实际谈;生活中碰到困难时,有没有象老人那样去解决?

  板书设计:

  看见 脚印左深右浅 左脚跛

  又看见 左蜜右米 左驮蜜右驮米

  还看见 叶上留有牙齿印 缺一颗牙齿

  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找骆驼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留心生活,认真观察,勤于思考。

  2.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提出要求

  1.设疑导入。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一位老人虽然没有见过那只骆驼,却帮助商人找回了骆驼,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读了《找骆驼》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就明白了。

  我们一起来学习《找骆驼》。(板书课题)

  2.提出学习要求。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来学习,并通过自读课文解决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完全自由地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对难读的词、句可重点练习,多读几遍,读通为止。

  2.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再读课文,尝试解决“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圈画有关的句子,并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三、研究问题,合作探究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尝试解决问题。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老人非常详细地说了骆驼的哪些情况?

  (3)这些详细的情况老人是怎么知道的?

  2.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交流,互相启迪解决问题。

  3.各小组汇报学习收获,师生共同归纳整理。

  4.重点段阅读指导。认真阅读老人最后说的一段话,解决下列问题:

  (1)读一读,议一议:老人是根据什么知道骆驼的有关情况的?

  (2)填一填,说一说:(出示)

  因为老人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老人又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老人还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尽量用文中的语句,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填空,先在小组内互相说,再推选代表在班上说。)

  (3)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老人能指点商人找回骆驼

  (启发学生思考理解,老人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分析骆驼留下的种种迹象,并且通过这些迹象来确定骆驼的特点。)

  5.启发学生思考:读了这段话,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可从老人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方面来说,可从老人乐于助人方面来说,也可从自己的生活、学习实践方面来谈。)

  6.教师小结。

  老人没见过那只骆驼的模样,却凭着他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无误的判断,凭着骆驼留下的几处迹象,就分析得出骆驼的,达到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境界,真可谓是观察与思考的'典范。

  四、再读课文,创新表演

  1.朗读课文,想一想商人和老人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心情和语气等,给文中的人物语言补充恰当的提示语。

  (启发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结合课文的内容来补充。)

  2.小组合作讨论补充的提示语,并练习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注意人物语言的多样化和丰富性,如“是的”“不错”“对极了”等,积累运用语言。

  3.各小组根据补充的提示语进行创新表演汇报。

  4.师生共同评议,指出优点及不足。

  五、拓展运用,练习说写

  任选其中一项练习说一说,写一写。

  1.商人找到骆驼后,心情怎样,心中会怎么想,对老人会说些什么?

  2.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留心观察、认真思考的经历、亲身体验?如果有,试着举例说一说;如果没有,请你以后去亲身体验一下吧!

找骆驼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

  3.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朗读的时候,要读出老人与商人的口气。这是本课的重点;重点是理解老人观察很仔细,分析很具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1、读准字音,了解这一课里写谁找骆驼,找到了没有,大致上知道怎样找到骆驼的。

  2、在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探究老人是怎样指点商人找到骆驼的。

  (1)阅读老人的判断句子,再读他观察的发现的句子。

  (2)引导学生将老人的判断和观察到的现象—一对应,从中弄清现象与判断、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

  二、通过阅读理解词语

  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如“忿忿”“不紧不慢”“至于”“果然”,在课文当中都有特定的意义,如“不紧不慢”,既反映了老人性格上的'特点,更体现了他的胸有成竹;再如,用了“至于”一词,就强调了与发现骆驼沿途出现的一些现象相比,骆驼往哪去了的问题,就显得不重要了。

  三、学生问题提出与讨论

  1、课文为什么先写了老人的判断,然后才写老人的观察?

  2、说说自己用心观察,认真思索,获得的发现。

  附:板书设计

  判 观

  断 骆 驼 察

  回

  找

  印

  脚

  顺

找骆驼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

  (1)先复习《蜜蜂引路》一文,预习本课,进行联系比较学习。

  (2)学习生字词,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3)在熟读,分角色读文的基础上,学会用心观察周围事物,认真思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用心观察周围事物,认真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老人是怎样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发现骆驼的特征的。

  三、教学难点:

  学会初步的分析、推理,了解故事发展的顺序,启发学生思维、想像,对学生进行观察与思维的训练。

  四、课前准备

  师生分头搜集一些测试观察能力的图片,也可制成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观察画面,激趣导入

  ①教师引述:老师这里有一些挺有趣的图片,它能测出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强不强。同学们想不想一比高低?

  ②出示图片或显示课件内容,开展观察竞赛活动。

  ③教师导学:其实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也会有许多发现的。《找骆驼》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想不想学一学?

  二、朗读课文,理出线索

  ①建议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全文。

  ②学生根据提示思考课文内容。

  A、老师出示问题。

  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后,是怎么做的.?

  老人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B、教师提出要求:看谁课文读得认真,看谁问题答案找得准确、完整。

  C、学生按问题提示和要求,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在此过程中,教师可让几位同学把寻找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D、然后在交流中,把答案逐渐补齐。

  三、根据线索,比较异同

  ①启发学生思考。看了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以后的表现,你觉得他和老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先在小组里和同学交换一下看法。

  ②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交流。交流要点:

  a、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后,可能因为心急,到处乱找,结果没找着。

  B、这位老人在走路时能留心观察,所以发现了路上的骆驼脚印、脚印的深浅和方向、路边的蜜和米,以及骆驼啃过的树叶上的牙齿印等。

  这位老人还能根据观察到的情况认真思考,于是就知道了骆驼的许多特点。

  ③组织学生评价商人和老人。假如你是一个旁观者,看到找骆驼这一幕,你想对商人和老人分别说什么?

  四、角色朗读,表现人物

  ①小组内分配好角色,讨论一下商人和老人的对话该用怎样的语气读,然后开展角色朗读,并互相评议。

  ②展示角色朗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最好。

  板书设计:

  脚印右深左浅左脚跛

  路左边蜜右边米驮着蜜和米顺着脚印找

  啃过的树叶齿印缺牙齿

  用心观察,认真思考

找骆驼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的两个生字,练习用因果句式造句。

  2、分角色朗读,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3、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

  〖过程与方法

  小组合作,勾画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学重点】

  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以及他为什么要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骆驼。

  【教学难点】

  理解老人的推理过程,知道老人想出的找骆驼的方法好在哪里。

  【教学准备】

  小组自主学习表格;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实验

  教师首先出示半杯水,然后请学生向水中放入大量辣椒水,教师和一名学生共同品尝。教师尝得津津有味,学生辣得苦不堪言。

  问:我们同样尝了这杯辣椒水,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呢?

  生各抒己见。(如有人发现其中的秘密,可让其解释。如没有人发现课程结束前,教师揭示其中的道理。)

  (这样的.设计不仅调动了学生的情绪,还有意的训练了学生遇到问题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能力,与本文寻找失物紧密相连。)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顺。遇到重要的词句勾一勾画一画,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2、说说你初读后有哪些收获和疑惑?

  生自由回答。

  (简单回顾内容很有必要,有助于下一阶段的学习。)

  三、理解课文,引导探究

  1、幻灯出示本节课研究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

  我们组最棒!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3、填表:

  骆驼的特点

  老人观察到的现象

  4、请将骆驼的特点与老人观察到的现象用因为所以连起来说一说。

  因为老人看见,所以知道

  因为老人又看见,所以知道

  因为老人还看见,所以知道

  5、请换成之所以是因为再说一说。

  老人之所以,是因为

  老人之所以,是因为

  老人之所以,是因为

  6、小组合作学习。

  7、展示交流:

  ⑴

  当学生每次用因果句式回答时,教师要追问学生是从哪一段知道的,并且为大家朗读那一段。

  ⑵

  带领学生体会商人与老人的心情、语气变化等。

  ⑶

  带着不同人物的不同感情分角色朗读。

  ⑷

  课本剧表演。

  (本文内容浅显,学生容易读懂,所以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学习;表格的设计很符合文章的特点,骆驼的特点以及老人观察到的现象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以表格的形式将它们结合在一起,更有助于理解课文;因为所以的句式练习,不仅仅是对课文内容的巩固,更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让学生分析寻找骆驼的最好方法,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分角色朗读不仅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更能让学生体会人物的感情变化,从而提高对人物的认识。)

  2、让学生分析老人为什么会这样了解丢失的骆驼?

  生体会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3、拓展应用:

  请你也来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破破这宗大案。谁如果成功了,就是我们班的大侦探。

  (幻灯出示案例)学生各抒己见。

  四、发散思维

  老人指点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现在商人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如果你就是这位商人,在回来的路上又碰到了这位老人,你会说些什么呢?

  学生上台表演。

  (想象说话,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说话能力,更是对文中人物性格特点、精神品质的更深层次的领悟。)

  五、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六、揭示实验奥秘

  教师尝辣椒水的时候,用中指沾水,品尝的却是食指。(边解释边演示。)

  七、板书设计

  16、找骆驼

  骆驼的特点

  老人观察到的现象

  左脚有点跛

  脚印右边深、左边浅

  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

  路左边有蜜、右边有米

  缺了一颗牙齿

  树叶上留下的牙齿印

  结论←思考←观察

【找骆驼教案】相关文章:

《找骆驼》教案01-23

找骆驼教案11-10

《找骆驼》优秀教案03-04

《找骆驼》教案优秀10-23

《找骆驼》教案精选15篇03-08

《找骆驼》教案(15篇)03-02

找骆驼教案(15篇)02-13

找骆驼教案15篇01-25

《找骆驼》教案15篇02-15

找骆驼教案 15篇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