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

时间:2024-08-07 07:07:2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1

  鉴于小学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我以求真、求实、倡简为目标来设计本课,因此在教学设计时牢记一个宗旨:语文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学”出发,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反思这节课,我认为较好地体现了主题,达到了教学目标.到了中年段,理解词语和句子仍然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所以我在本课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低年级所学的一些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方法,加强学习方法的迁移,比如: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的词句,一定程度上也达到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白鹅在不同情况下不同的叫声, “三眼一板”指白鹅任何时候吃饭顺序都不变的规矩,这都要联系上下文才能理解。另外,为了引导学生理解白鹅走路的姿态,我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的净角出场的录像,把这些抽象的和学生生活距离比较远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形象而直观地感受“白鹅”走路的高傲,就达到了一个直观,形象的效果。还有,教学中我利用学文与表演相结合。表演是,是催化剂,既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但是,在本节课的时间安排上显得有些紧,学生读的还是不充分,还有对课文的写话练习和写作方法的教学没有完全展开,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遗憾.由此我也在思考,如果语文是一门艺术,我想大概是一门取舍的艺术吧,每节课多角度地突出主题的`建构是容易的,但需要取时间还是舍内容,才是更应该权衡的.这一点也正是这节课我感觉最难把握的,既想把整节课的教学设计完整地展示出来,又想把教学课文的每个环节做到尽善尽美,让我着实感受到了寸时寸金的可贵.倒底在40分钟内如何取舍,我想这将是我和各位同行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同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最后想说,教学本课后,心中存有许多留恋和些许遗憾。留恋的是大家陪我共同渡过的四十分钟,遗憾的是这"白鹅"还羽翼未丰,请大家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呵护。同时让我们每天多些努力,使我们的学生都能开开心心学语文,扎扎实实学语言,实实在在用语文。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2

  “什么是幸福呢?就是知足,别的没有什么。”这是作家高尔基所言。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人生的本性是渴求幸福,其方法是求知、修德、行善,然后是一位幸福之人。总而言之,快乐求知修德幸福也。下面结合读书来谈谈我与师生的幸福成长。

  一、在自身提高中,注重读书常态

  苏霍姆林斯基反复强调,校长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那么校长教育思想的领导来自哪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校长教育思想的源泉就是读书学习,在读书学习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工作二十多年来,我始终追求“让读书成为我的生活常态”,坚持每日做到“五个一”:读万字文,写500言,思一金点,诵一美篇,背一经典,目前我分别拜读了孔子、莎士比亚、陶行知等中外名人书籍近600本,背诵了《论语》《琵琶行》《诗词》等经典篇章200多篇,读书笔记达200万字。惜时如金,取法乎上,在高雅的境界里读书学习,感觉是快乐的、欣慰的。

  二、在反思提升中,注重博文撰写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一无所得。学习与思考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为此我在读书的同时,还借助于博客进行反思。自20xx年建立博客我撰写的读书心得、教育随笔、教学花絮达一百多万字,20xx年还被评为国家博客之星。并且20xx年3月还出版了22万字的个人专著《幸福的教育守望者》一书,得到了领导、同仁的一致好评,虽然辛苦,但是苦中有乐。

  三、在教师发展中,注重读书引领

  作为校长不但要注重自身读书提高,还要引领教师在读书中提高素养。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二十多年来,我给教师推荐了《论语》《爱弥儿》《教师的建议》等近300本经典著作,还带领教师开展了“我与书同行”“生命因读书而精彩”“浸润书香幸福成长”等系列读书论坛活动,班子、教师会前开展1分钟美文诵读欣赏,在博客上为教师提供佳作,真正把读书与教育教学结合起来,使教师高山仰止,见贤思齐,感受到名家思想的博大精深。

  四、在学生成长中,注重读书渗透

  1.品读经典,让孩子争做博学少年。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背诵《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宋词唐诗、诗词等经典名篇,使学生不但学习子贡的“闻一知二”,更要学习颜回的“闻一知十”。加强孩子们的课外阅读量,还在学校开展了多次“走进经典,润泽心灵”诗歌展示会。尤其是在20xx年庆元旦的“品经典之韵唱幸福之歌”联欢会上,孩子们的精彩表现,让领导、学生家长、老师们赞不绝口。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使经典文化的博爱思想、励志意念、感恩情怀渐渐滋润孩子们的心灵,使孩子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2.随时积累,为孩子习作打下基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们注重让孩子随时阅读经典佳作,加强积累好词佳句的能力,除了从书本、报刊获取以外,还让他们从生活中获取有效的学习资源。比如;课上孩子说出的不经意的一个词语,不留心的一个佳句,都要积累下来,学生在与家长谈话、走亲访友、外出旅游等不同场景的言语与思考,都及时写下来。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样日久天长孩子在习作的过程中就有了丰富的语言,他们自然就会呈现“胸藏万汇凭吞吐,笔在千均任翕张”的激扬状态。

  3.借助笔记,为孩子开启灵动才思。“松声竹韵”“书海遨游”“沧海一粟”“学海无涯”“小贝壳”等这些琳琅满目的'读书笔记题目,都代表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彰显着孩子们不可估量的潜力。如:“松声竹韵”,这是虞邦幸同学,在看明朝陈继儒写的《小窗幽记》所受的启发,孩子们饶有兴致的讲述名字的由来,潜心思考着笔记名字的新意,把读书笔记的名字作为快乐习作的延伸点。

  4.演绎“三名”,让孩子触发感恩情结。“取法乎上,得乎其中”。让孩子从小多阅读名家名作,多欣赏名家演讲,多聆听名家名曲,孩子在这样高雅温馨,境界极高的环境中成长是健康的、高效的。为此我校开展了“三名活动”的探索。即:学生每学期阅读两本名著,每月让孩子欣赏一个专家演讲,每天聆听一段名家名曲。还要结合教学演绎好“三名工程”,也就是要做到阅读名著写读感,欣赏演讲抒情怀,聆听名曲练书法。就这样,孩子们在“三名活动”的构建过程中熏陶着、快乐着、成长着。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3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大家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显。以培养学生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的三个维度为目标的 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学前台。但是,从笔者所听过、看过的教学观摩课中,也产生了一些疑惑,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1、对课堂流行语的反思

  随着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的教学理念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注重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和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学习语文。这些流行语的产生本身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学对人本的回归、对学习自由的拓宽以及对个体的尊重,但冷静下来仔细想想,热闹的背后有许多让人深思的问题。1. 请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

  课堂上,教师言罢,教室里立刻人声鼎沸,场面极为热闹。但学生喜欢的方式真的`只有大声朗读么?这跟教师的导向有很大关系。在小学阶段,教师比较强调高声朗读,因为,这样易出效果,也便于教师检查。但是,其他的阅读方式学生难道就不需要掌握了么?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就明确提出了要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退一步说即使学生已经掌握了各种阅读方式,也不要总强调 用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学生不喜欢的方式就不再用了,可以随心舍弃了。

  2. 你学懂了什么 。

  教师话落,学生纷纷举手回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场面热烈感人。教师或全盘肯定,或蜻蜓点水式评价,不深究,听之任之。仔细品评,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的,可谓竞相纷呈。然而遗憾的是,教师的种种表现常缺乏针对学生语言表达加以点拨、引导及在情感体验上体现 拨云见日 的功力,给人以 神龙见首不见尾 之感。更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提问单纯地成了教学的形式,而没有成为深入探究的绝佳途径。下一环节的教学几乎又是从 零起点 开始,很少去考虑学生已经获得了哪些信息,造成资源浪费。

  3. 你想学哪一段,就先学哪一段

  如同在语文课堂中设置了学习超市,教师根据多数学生的选择进行教学。表面上看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但实际教学中,这种方式对所有的课文都适用么?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或写人、或叙事、或状物、或说理。结构或并列或总分,文体有别,结构各异,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个性,一概以 你想学哪一段就学哪一段 可以吗?而实际上,我们常常看到的只是教师虚晃一枪, 真主意,假商量 而已。教师总是有办法赶着学生朝设计好的圈子里钻。

  4. 你真棒 。

  现在教师视批评如越雷区、如履薄冰,似乎稍有批评就会扼杀一个 牛顿 ,夭折了一个 爱迪生 。殊不知,一味这样只会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 温柔杀手 。当课堂上激烈争论的学生期待教师的明辨是非时,教师所给予的 你们都有一定道理 你们都很聪明 就会弄得学生摸不着头脑,不知自己的观点到底对不对,这种不分是非、不置可否的赏识,只会对学生正确理解知识造成误导。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固然是一种方式。然而,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赏识的分寸。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学生最需要的

  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学习有认知性学习向体验性学习转变。体验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体验和感悟,从而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到底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我认为主要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自己的情感最丰富。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 人文性 ,其基点就在于 情感 。一个没有情感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 充满情感的我 ,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 燃烧的岁月 !

  2、尊重 需要 ,注重 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或直观演示、或猜谜语、或进行质疑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 我要学 我想学 的积极教学气氛。 激趣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 变苦为乐 。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师生的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也就是师生间的和谐。教学当中的 情 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 催化剂 ,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 交流的课堂 。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 交流 。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 交流 的课堂,实现 文本对话 、 师生交流 和 生生交流 。

  (三)给学生一个 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 展示自己 。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情感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我在教学 请、清、情、晴 这组形近字时,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我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学生说: 太阳出来天就晴,应在青的左边放日,地上洒水就清洁是清,心里有事老想着是情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4

  《aoe》是一年级孩子的第一堂拼音课,经过精心的设计,整堂课下来,老师教得得心应手,孩子学得轻松愉快,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反思这堂课,得益于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伊始,我就面带微笑地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从现在开始,老师就要带你们去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那就是拼音王国。(黑板上画一座城堡)拼音王国里住着许许多多的拼音娃娃,我们今天要先去认识最最可爱的三个孩子。你瞧,他们来啦!(出示aoe的卡通形象)谁来和他们打打招呼?”老师用亲切的语言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将拼音字母拟人化,一下子拉近了孩子与枯燥无味的拼音字母的距离,把孩子自然而然地领进了拼音王顺口溜:“眼珠圆圆,ooo”“鸡蛋圆圆,ooo”“阿姨阿姨,aaa”?由此,孩子的思维异常活跃,个性得到了无限张扬,创造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给孩子一个自由的天空,相信他们一定回放飞可爱的童心,给你一份惊喜的。

  四、游戏活动,愉悦课堂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难以长时间地保持,我们要尽一切所能让孩子感觉到他们不是在上课,而是在玩,在享受课堂。本课中,我设计了一些游戏活动,让孩子在玩中巩固,在巩固中玩,使孩子学得兴趣盎然,乐此不疲。整个课堂弥漫着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

  五、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

  这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教学中,我尽量把目光撒在每一个孩子的身上,采用大面积指名读,开火读,小组读,小老师教读等多种形式,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

  这节课是我对新课标精神的初步实践,以后要更进一步努力!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篇3

  时间如行云流水,我担任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也近一个学期了,这一个学期在工作中,我不断的反思学习,努力使自己不会愧对“铸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称号。现总结自己的教学工作如下:

  本学期,我坚决落实学校的有关教育教学计划,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认真完成各项任务,狠抓教学常规,努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

  作为刚刚进入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何能让他们在40分钟的课堂上认真地听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教学工作开始的重点。作为今年的新老师,又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我深感任重而道远。刚开学的几个星期里,我不断向学校资深教师学习,采用编儿歌、口令等形式,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融入情趣之中,让学生在情趣之中慢慢地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认真备课。

  这学期学校开展的师徒结对活动让我收获颇丰。我明确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图解对活动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做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

  三、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

  一年级作为学生走进学校的第一步,正如建高楼大厦的地基一样是非常主要。本学期,我主要在注重学生的汉语拼音知识的掌握、写字、读书、课外阅读等方面作了努力。

  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作为一位新教师,我存在的不足有很多很多,经验不足,努力不够,教学基本功不够扎实。在教育教学中对学困生的关注不够。从拼音抽测到古诗背诵再到考试,我发现班上七八名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这还需要在下学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与帮助。家长配合不够。说明我与家长的沟通还不够,这将是我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之一。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积极向身边的老师学习。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5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理念

  任何教育在教育之中都应当从培养人才的角度进行设计,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如果小学语文教学只注重成绩的提升,而不注重通过对整体教学对学生进行塑造,那么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与意义。小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学生的个人情感以及对社会的认知在不断发展,语文教学作为小学生人生中的起点,求知并不应当成为教学的唯一要求,而应当注重通过运用关怀以及塑造的理论,激发小学生的灵性成长,保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小学语文知识的积累是为了今后更好的学习,从而运用积极向上的态度促使小学生在今后的人生中面对困难。所以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理念应当是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全面促进小学生智力、审美以及人生价值观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不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在进入小学初,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头语言能力,小学语文教学通过课堂教学,能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云纹口头能力。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应试对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目前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汉字的识别以及断句能力的培养仍然占据教学的重要地位,并且教学以为强调对学生语文思维进行培养,没有注重文字的重要性,这也导致小学语文教学的残缺,是一种不科学的教学方式。加之小学语文教学时间的有限,小学生无法在课堂中吸收语文思维的转化。大多数小学生语文基本功不扎实,基本都是文字能力不足而产生。所以小学语文小学应当更加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语文教学互动少

  目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教学缺少互动性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之中往往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只需要被动的听课,这种教学方式往往致使小学生缺少独立思考。另外教师在语文课堂之中,往往并没有设计一些课堂思考题,或者思考题设计的相对较为简单。例如:在语文教学之中,教师提问学生“文中有一段是全文的中心思想吗”,而学生只需要回答是或者不是就可以,这种思考题缺少对小学生思维的调动。还有一些教师对语文思考题持有置之不管的态度,这些问题都说明了语文教学缺少必要的互动性。

  (三)缺少必要的阅读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都是将教材作为中心,将教学任务完全归于教材中而教师通常也会认为,只要将教材中的内容完成,那么也就意味着,本节语文课的完成。,那么背诵课文也就成为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方式。这种枯燥的背诵课文往往造成小学生无法利用更多的时间阅读课外刊物,这种教学方式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三、改善小学语文教育的策略

  (一)优化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改善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可通过结合其他类学科教学方面的优点,在通过结合自身学校的实际状况,针对性的运用具有意义的教学方法,并将语文知识融入到其中。例如运用计算机进行动画模拟教学,通过将课本中的内容以动画等方式进行播放,提升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但改善教学氛围,也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扩宽语文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针对当前语文教材内容枯燥的现状进行教学内容的扩充,将书本中的内容进行灵性化和生动化。教师可在语文教学中将教学内容设置成故事情节,通过运用故事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关注度,增加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故事中不但获取语文知识,同时故事也强化学生语文知识点的运用。另外教师也可在教学之中运用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游戏以及教学图片等方式,提升语文教学的色彩性与趣味度,让学生在娱乐之中潜移默化的学习语文。这样不仅有效促进学生自发学习语文知识,同时也对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很大帮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之外,教师根据教学而安排的一种学习活动,其时间在课堂之外,同时也是课后的一项活动。常见的方式有游戏竞赛以及分组学习。可要求教小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互动进行作业的完成。也可通过学生的分组,并针对不同组学生选择适当的任务,让学生在自身的周围通过选取与任务合适的资源完成,教师在评价之中可运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展示,不但促进学生利用资源进行学习,同时也是对课堂教学的扩展,全面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6

  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作为一种文学样式,由法国散文家蒙田所创,随手笔录,抒情、叙事、评论,篇幅短小,形式多样,语言灵动,婉而多讽。教育随笔即谈论教育思想观点的随笔,教学随笔也称“教学一得”,写教学中的体会和心得。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题目小,篇幅短,层次结构简单,内容单纯,涉及面小,写作材料便于收集、整理和使用。教育教学随笔是适合教师使用的一种写作形式。

  教师写教育教学随笔有什么好处呢?一是写教育教学随笔能真实地记录自己身边的世界。养成写教育随笔的习惯,就不会对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仅留下模糊的印象和概念,就不会让过去的智慧和思想火花随着年龄的增长淡出记忆。二是写教育教学随笔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因为心里装着写作这件事,日常生活中必然就要进行比较广泛的阅读,就要做一些有意义的值得记载的事情,就要时刻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因此,写作是拉动读书、思考和实践的好方法,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好方式,是教师行为研究的好依托。三是写教育教学随笔能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学工作中边做边想,边想边写,边写边做,螺旋上升,润物无声,新课程的要求就会一步步内化为教育教学的能力,教师就会逐渐成为新课程理念的认知者、认同者和践行者。

  教育教学随笔写作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呢?首先,教育反思的文章是教育教学随笔的主体。写好教育反思的文章,一要努力掌握相关的教育理论,使阅读成为教师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二要密切联系教育教学实际,“教有所思”,让思想沉浸在“研究”的状态中,逐步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写出有价值的文章来。

  其次,教学反思是教育教学随笔的重要内容。比如课堂教学某环节的.点滴感悟和体会等,这种文章的写法,一般先叙述教育教学的典型事件,然后发表议论,理论联系实际,寻找和挖掘事件背后的价值和意义。要夹叙夹议,注意修辞和文采,能够吸引读者。与严格的研究论文相比,不一定采用教育科学研究规范的方法,心得体会、经验总结均可。

  再次,各科教学解题研究文章是教育教学随笔的一种类型。各学科教学中的试题赏析、一题多解、题型归类、解题技巧等,教学中的知识点归纳、学法指导、重难点解析、专题研究、应试指导、心理辅导,都属于这一类。这种文章在理科教学中较多,内容上要有新意,写作中要条理清晰。解题研究文章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不过分追求写作技巧,容易入手,便于掌握,要写得朴实无华。

  之后,语文教学文章赏析等方面的文章属于教育教学随笔。包括语文教学中的文章赏析、人物形象分析、写作技巧和特点的评介等,其他学科中这种题材较少。由于其学科特点,这种文章对写作技巧能力的要求较高。

  最后,教育管理相关方面的内容也是教育教学随笔的写作题材。比如学校管理,包括班级、年级、学校乃至一个区域的办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工作总结、经验交流等。目前社会转型期学校建设中存在许多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原有的思想观念需要重新加以审视,而新的体系尚未建立,在学校思想理论重建的过程中,课程和学校领导者以随笔的形式探索新时期学校管理的问题,是一种值得倡导的方式,也是有效的教育管理研究行为。

  教育教学随笔写作题材广泛,行文灵活,不拘一格,只要有新意,有亮点,对学校教育教学各方面的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就是有价值的。要提倡研讨交流,包括校内、校际和区域性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评优评奖、“论文评选”等,达到一定水平的,还可向综合性教育刊物或各科教学刊物投稿,在更大范围发挥作用。马克斯范梅南认为,写作是思考和行动的调和,是对思考的检测,是反思的过程。生活体验写作是促成教师有效反思与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的生活体验写作是自我存在的彰显,是思维的训练,是个人知识的管理,是反思习惯的养成。教师的生活体验写作是教育科研的基本方式,使“教师成为研究者”成为现实。生活体验写作也是一种随机写作,要求教师保持对教育世界的敏感与亲切,以质朴、简单、直接的语言及描述性语言呈现生活世界,要求教师在不断“重写”的过程中实现“描述”与“解释”的统一。通过生活体验写作,教师将成为一个敏行的教育实践者。编辑:谢颖丽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7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一

  曾几何时,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引入课堂,教师的范读,板书渐渐逝去,几乎销声匿迹……。记得,开学初教《荔枝》一文时,本想用录音机朗读全文引入新课的教学。恰巧那天停电,计划泡汤,灵机一动,何不来一下“范读”呢?于是,我手捧课本摇头摆脑,声情并茂地读了起来。不一会儿,我觉得教室里格外的安静,抬眼一瞥,连“不法分子”今天也乖巧多了。一口气读完了全文,我被伟大的母爱所震撼,心中涌起一股“报得三春晖”的感恩之情,再看看我的学生,有的还沉浸在母爱的温馨之中,有的睁得大大的眼睛还噙着泪花,有的用小手正拭着眼边的泪水……多感人的一幕啊,真是不曾预约的精彩!比以往任何一节新课的导入效果都好。我心旌不禁一颤:好一个范读,以情激情;好一个范读,引领孩子们全身心地走进文本中,走进作者的心灵之中。

  我激动不已,今天这节课收获太大了。我怀旧,我感悟——阅读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范读!美国心理学家梅拉列斯在研究中发现,学生接受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语调+55%面部表情。可见,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能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产生丰富的情感想象,与作者共鸣,与作品中的人物共鸣。因此,教师的范读十分的重要,必须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视,努力在范读中做到:“设身处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地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当时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我追寻,我反思——教师的范读确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方法,美美的朗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个性化,创意性阅读课文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可以打动学生,以情激情,在学习课文时能够更好地自主探究。归来吧,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范读:

  1、教师的范读能诱发学生情感的波澜。

  教师精彩的范读,不仅浓缩了教师领悟教材的深刻体会,而且伴随着教师的范读。课文中那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向往,就会像一股清泉流淌学生稚嫩的心田,诱发学生情感的波澜。阅读,没有感情的投入,是得不到回报的,或回报甚微!这情感的投入,情感的`熏陶,无疑为学生自主探究课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教师的范读能更有效地指导个性化的朗读。

  记得徐世英先生是这样理解讲解和朗读的,他说:“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赋予作品生命,使人感受,使人融贯、显现。在某种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学生可以视其人,闻其声,悟其情,直接领略教师范读时的语调、神情、情感,进而体会课文的内容和感情基调。在学生有所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就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个性化朗读。

  3、教师的范读能读出好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 。

  于永正老师说过:“对儿童来说,‘正统’不如‘卡通’。”教师的范读就是一种卡通,一种现实的,直接的指导。在钻研领悟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倘若能在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时机,或在学生读文前或当学生读得不尽人意时,处于“愤,悱”之时,教师范读一番,将会是事半功倍。在上优美抒情的课文时,教师更应用情用心地读,把孩子们带入尽善尽美之中。如阅读《索溪峪的“野”》一课时,有这样一个自然段:“索溪像是一个从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在我抒情地范读后,学生也“蹦跳而出”、“缠绕”着,“撅着屁股”、“赌着气”地读起来了,读的有声有色,美极了!这样,课文读懂了,读出味来了,如临其境,不但读出了好的教学方法,也有效地改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学习方式。

  教师的范读是那么原始,那么简单,“走点老路”返朴归真。别担心!兴许语文阅读教学本该如此!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二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在我校倡导的高效课堂的改革下,作为语文老师,如何才能真正理解高效课堂并真正实现高效课堂呢?通过学习与实践,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高效课堂的几点浅薄的认识。

  一、课堂导语设计的有效性。

  在我校的高效课堂模式里,导入是一个重要步骤,而我也觉得导语的设计是否有效,往往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成功的导误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激发兴趣,设置悬念

  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内容很丰富,在设计导语时首先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时空,使学生处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之中

  2、突破重点,切忌生硬

  导语设计切忌“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中心思想”等内容的简单罗列,过已经在冗长机械的导语,除了有喧宾夺主之嫌外,还容易使学生疲劳、厌恶甚至注意力不集中。

  二、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1、课堂问题设计必须有效

  首先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思考。因此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其次,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提问方式的有效性

  好的提问方式应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提出一些能够与学生基础相适应并能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而且有一些思考含量。努力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条件,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开阔,而不是迫不及待地直奔结果。如果仅仅只要求回答是与否,浪费时间也没有效果,因此,课堂提问不在数量,而在提问的思维含量。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方式选择得当,能活跃课堂气氛、启发思维、发展智力。

  3、 问题要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

  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

  三、引导学生选择有效的学习方式。

  首先,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手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面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很多的,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不少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后,大部分能解决问题,只要让学生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师稍加点拨即可,节约大量时间,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发展。

  其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如有一次做完课堂练习,我有意识地让学生们互相学习,发现别人的优势,我让学生互相参观试卷,然后说出自己认为练习做得最好的同学,学习差的学生说了优生的名字,同样学习优的学生也有说学习差的学生名字。他们都在找别人的闪光点。这样的学习形式有利已经在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当老师容易,当好老师就不容易了,上课很简单,但要上好高效课堂就不简单了。影响课堂的因素很多,为了使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能更有效直至高效,还不仅仅要以模式和理论作指导,更需要不断探索。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三

  《可爱的草塘》一课编排意图:一是继续训练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二是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及特点,在教学时,对重点的突破训练较到位,能按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形成思路,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寻找关于作者情感变化的句子。让学生边读边思,从中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是由呆腻——惊喜——赞叹——爱恋。这一变化过程的根本原因是作者对北大荒、对草塘的认识逐渐加深,对草塘的爱也逐渐加深而产生的。这样引导,使学生感悟到作者的表达顺序。

  在进行借景叙情方法训练时,从“我爱北大荒”这一中心出发,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几处对景色描写的.语段。通过品味、揣摩,体会各自所表达的情感,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这样处理教材有利于知识类化、系统化,也便于在“训”的过程中扶、放结合,给学生迁移运用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至于对景色描写的语段的训练,侧重对草塘美景的训练,忽视了草塘风光奇特的指导。通过反思,颇有感受。要引导学生从学习草塘美景这一部分内容中得出的学习方法,迁移到学习草塘风光奇特这部分内容上来,实现学法迁移。这一环节没有实施深感遗憾。

  最后对朗读指导训练不够,应如何指导朗读呢?通过反思,朗读草塘美景用惊喜、愉快、赞美的感情去读,整个段落语气要轻柔。朗读时,还要引导学生去体会想象,在头脑中浮现画面与作者一起进入“这草塘真美啊”的情境中。小河奇特这一部分,应用赞美、惊喜、恋恋不舍的语气读出作者对北大荒的喜爱之情,特别文中描写小河的排比句朗读时,要指导学生从停顿、重音、节奏三方面把握好。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8

  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科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进行改革,才能培养在教学方面具有高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师,才能适应小学语文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需要。

  一、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的要求

  教师的高素质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关键,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构多元知识结构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课程内容具有综合性和广泛性。一个成功的小学语文教师,除了要具备语文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备非常宽广和全面的知识修养,广泛学习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力求实现自身的知识结构对儿童生活的全面覆盖,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进行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2、具有自主创新意识

  新课程具有高度的创造性,注重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作为创新教育的实施者,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才能在教育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教师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创新教育的成败,也决定着教育改革成败。教师要具有自主参与意识,善于创新,并将其渗透于语文教育教学各个领域、各个环节,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要求小学教师具备创新意识、较高的教育研究能力,在实践中探究并创造性地加以解决。

  3、形成课程文化意识

  新课程要求教师认识到“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为一种动态的、发展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教师要深刻理解小学语文课程对儿童发展的多元意义,能根据具体的社会环境、学生情况、教育条件等,选择、利用、开发相应的课程内容与资源,在教学实际中不断增强课程资源意识,提高课程开发能力,做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

  二、小学语文教学实效不佳的主要原因

  小学语文教学建设与实施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也深刻影响到他们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进程。小学语文教学实效不佳的表现

  1、重理论,轻实践

  小学教师专业素质更多地体现在其拥有的实践性知识上,丰富的实践性知识是小学教师最重要的专业支撑。现行的小学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学科体系的逻辑性,理论知识的学术性,注重规律原则的教学,偏重学术的阐释。这种线性单向的.封闭理论体系,远离了丰富的教学实践,不能及时吸纳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同时,教育实践知识的缺失,学生很难将显性教育知识转化为缄默教育知识。

  2、重传授,轻反思

  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基本取向依然是强调专业知识培养的“理智取向”。今天教师教育的基本取向已经由“理智取向”转向了关注教师个人知识的“实践—反思取向”和关注教师成长文化背景的“生态取向”。现行的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主要是一种单向的知识传授型教学,偏重教学技能训练,实习主要是感受性、模仿性的实践,忽视了反思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生长点,反思习惯的养成是其专业能力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和动力。

  3、重外输,轻内化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强调对学生进行外在的灌输与塑造,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差,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动力未能得到真正唤醒。该课程应该关注学生主体内部教育教学观念的建构与生成状况,以及他们对知识价值的发现过程,使其内化成为他们所认同的教育理念,而不是知识本身。这些问题导致本科小教专业学生不可避免地存在专业情意淡薄,教师实践性知识失语,语文教育教学能力得不到有效训练,工作适应期延长等严重缺陷,进而极大地影响了小教本科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这种状况也不能适应小学语文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三、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方法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并己严重影响了教师教育的有效性,进而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此,我们以理论性与实践性、开放性与创造性、研究性与发展性为基本准则,将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践与研究活动等结合起来进行了教学方式方法上的改革。

  1、联系小学语文教学实际,课程从封闭走向开放

  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不应以固有的、封闭的理论形态而存在,而应在丰富的、动态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断生成。教师必须有前瞻的意识和眼光,具有鉴别选择的能力,不断吸纳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构建一个动态开放的教学体系,用这个动态发展的体系来保持与时俱进的品格。我们采取的措施有:组织师生定期走访教育实习基地校,深入小学课堂了解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情况。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对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有较为深入、全面的了解,并对相关教育现象进行讨论和思考。

  2、完善实践体系,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小学教师不是以其所教学科为专业,而是把“教育行为与教育活动”视为其专业表现的领域。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知识的核心成分。理论运用于实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了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的问题,应加强对教育情景的体验和感悟,提高学习者分析、解决问题的教育能力和对教育行为的反思能力,以便学生构建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小学语文教学要加强实践课程的开发,并通过实践中的反思、建构与生成,促进职前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并获得持续的发展动力。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9

  一、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是课堂教学的导向

  在传统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英语课堂教学单纯是围绕课本、考试试卷来进行教学的,教师成为教材的“传声筒”,采取“满堂灌”“一言堂”的单一讲授方式,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机械、被动,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只停留在简单地死记硬背的层面,学生听、说、读、写的英语能力不能提高,而这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更为明显地是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有厌学情绪。种种教学状况都无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与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理念背道而驰。选择什么样的教育就是为学生选择什么样的未来,因此,教师要从社会发展大环境对需求人才的方面来看待教育,高分低能的学生是无法适应如今的社会发展的,教师的教学也要及时转变,要从培养学生的素质发展进行合理的教学规划。一方面要强化规章制度,因为学校是一个集体,必须依靠规则制度对学生、教师的行为进行规范。同时,学校也要灵活地因材施教,为学生发扬兴趣爱好和特长提供便利条件。二是要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的学生不仅有出色的成绩,还要有扎实的文化底蕴和科学功底。三是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力争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合作互动的机会,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更多地互动交流,达到思维分散、资源共享的效果。

  二、教后及时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在教后要进行反思,一节课后,对学生在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教师在这节课的过程中体会到什么,心中便有了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随时调节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教学内容等。课后反思使教师找到不足,从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从学生问的问题中,或从自己教学中对教案的感知和实际应用上,能够发现哪些工作做得不够理想。这包括一些难点是否讲透,例句或设置的情境是否合理,教材的处理,板书的设计,教法的采用是否有不尽意的地方,还留下了哪些漏洞等等。正是这教后的反思,促使我对自己的要求不断地提高。通过教后反思,我发现了不足,找到了各种问题的根源,启发了教学改革的念头。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勇于探索,使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变得简单而有趣,既培养了他们求知、探密的欲望,推动了他们提高的过程,也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得以不断提高。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听的习惯

  听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种输入,是说的基础。学英语需要不断地听,去模仿,语音、语调才能说得像。那么听什么?听教师讲课、听录音、听同学发言,回家后听录音,还可以把自己说的英语录下来,与录音作比较。只有听得好,才能模仿得好,当听、模仿到一定程度,说出来的语音、语调才能地道。尤其是模仿那些原汁原味的外国人录的原声带最有帮助。没有听,就不会说,听是说的.基础,听得准确,说得才能准确。

  2.培养大胆开口的习惯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初一第一学期开始,就需要鼓励学生勇于表现自己,敢于开口,大胆地用英语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参与课堂表演活动,每节课前进行几分钟英语对话练习,在日常生活中也敢于用英语互相打招呼、道别等。

  3.培养读的习惯

  早读,英语课,睡觉前,起床后都是朗读英语的好时机,教师要指导学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进行朗读,适当地抽出时间听标准的朗读带。学生在背诵课文时,教师可以借用图片、实物、手势、表情、汉语、动词及句子结构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切忌死记硬背,否则只能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4.培养勤于动笔的习惯

  教师多给学生练习改句和写作的机会,如摘句,写日记,做读书笔记等,并要求学生正确、端正、熟练地书写字母、单词和句子。拿做笔记来说,十八世纪著名作家塞缪尔·约翰逊称做笔记为“必要的痛苦”,做笔记非常有必要,因为笔记是一种永久性的系统性的记录,对于复习已学过的知识非常重要,对于克服头脑记忆储存知识的局限性非常重要。记笔记的过程就是对信息筛选、浓缩的过程,有利于锻炼思维、提高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提高浓缩信息的加工能力。做好听课笔记,学生的思想进程与教师的思想进程必须一致,必须抛开与听课无关的杂念,思想不能溜号,笔记内容要注意重点、难点、疑点、新观点。听课笔记可用自己的话,用关键词和线索性语句,提纲挈领地记录。

  5.培养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

  教师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单词,掌握课文大意,找出难点和疑点,听讲时学生要做好笔记,晚上对所作的笔记进行整理复习,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要靠教师课前的检查来督促,逐步形成习惯。

  6.培养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

  学生要学习好,首先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为有计划就不会打乱仗,就可以合理安排时间,恰当分配精力。有计划就有了学习目标,也就有了学习动力和努力方向。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一个“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长远目标,还要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课型确定每节课或每一个单元的认知小目标,让学生不断受到目标的激励,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10

  一、自我效能感:树立信心,发挥主体作用

  自我效能感的观念最早由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不仅受结果期待的影响,更受自我效能的左右,人可以通过自我强化与效能期待来影响其相应的行为。由此可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地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引导学生通过对英语学习成败的体验,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与有效的自我监督。

  例如有一位学生在某次英语测试中出现了多道语法题错误,特别是“不定式to”的省略这部分内容,他几乎都错了,他分不清楚什么时候可以省略“to”,什么时候不能省略“to”,该生当下就产生了“我能力不行,我学不好英语”的错误心理。这是典型的由于失败而产生自我效能降低的现象,如果不能对其及时进行正确引导,将对该生学习产生消极影响。于是,笔者问他:“这些题目你为什么会做错呢?”“因为不会做。”学生说。笔者接着问:“为什么不会做呢?”“因为上课的`时候走神了,考前也没有好好复习。”学生解释道。笔者笑着说:“没学当然不会啦,老师觉得如果我是你的话,再认真学一遍,下次一定能全对。”学生听了脸上立刻有了光彩,坚定地点点头。像这样引导学生将失败归因于可控因素,可以避免学生降低自我效能,有利于树立信心,促进学习。

  二、探究性活动:丰富活动,启发探索创造

  新课程改革提倡采用任务型探究性的活动方式,体现活动设计的灵活开放,倡导主体的体验参与。由此,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对探究解惑的渴求、对主体价值的关注、对自主创造的想法,应该充分考虑到英语学科重操练、重实践、重交际的学科特点,创设内容与形式多元发展的探究性实践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牛津版初中英语8B Unit2《Travelling》的教学中,因为学生普遍对教材中“迪士尼乐园”这部分内容感兴趣,于是笔者开展了这样的探究活动:班级四个小组开展“迪士尼信息大搜集”比赛,各个小组成员课后自由搜集一切跟迪士尼有关的英语信息,整理之后第二天带到课堂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要求交流环节必须包含课文重点句型交流、课外单词交流、与迪士尼相关英语故事交流等。各个小组完成组内交流之后,各自推选出一到三名同学,到讲台上进行小组探究结果展示,看哪个小组搜集整理的信息最全面最有意思。这样的探究活动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囊括了个人探究、集体探究、小组展示等环节,将英语课内学习、课外拓展内容有效地融入探究活动中,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能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探索创造。

  三、反思性学习:学会自省,促进自我发展

  建构主义认为,反思是个体对自我思维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再认识、再确认的检验过程,它不仅对回顾、消化旧知识能起到重要作用,更是指向未来学习的重要心理活动。因而,笔者以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如引导学生做课堂笔记、写反思日志,课后进行单词听写、练习操练等,帮助学生有效地消化理解课堂所学的英语知识,提高学生英语识记、理解、创造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11

  一、认知层面的准备

  认知层面的准备,首先是心理的准备。有一种现象,在小学界公认,被笑谈为“小猪作圈”。说的是小学毕业班学生毕业前一个月乃至更早一段时间,会浮躁、调皮、逆反,甚至产生破坏行为。这种“不安分”,折射的是一种心理,是学生们即将离开熟悉的环境,进入高一级学校前的新奇、期盼、焦虑、紧张,甚至略带狂躁的心理,它伴随部分学生的叛逆期出现。“作圈的小猪”需要细致耐心、调教得法的“饲养员”在工作中以“疏”代 “堵”,将心理学知识融入教育实践中,对其进行有效的疏通、引导和管理。此处,笔者提出“师生加强情绪管理,寻求教育教学新的增长点”的观点。这一观点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主张将心理学与教育学有机结合。教师通过加强自我学习和研修,运用“完形治疗理论”和“理性情绪治疗理论”等心理学知识的途径,科学管理好自身的情绪,以积极的正性情绪投入工作并给予学生正能量。同时,在指导学生,特别是毕业班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过程中,做到:以认知策略增进学生情绪的认知能力,以行为策略增进学生情绪表现的适当性,以情感策略增进学生情绪的感受能力。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形象生动的团体游戏活动或其他活动寓教于乐,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指导,帮助他们剖析该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理性认识自己的情绪,指导他们如何克服负面情绪。笔者以为,有效解决心理问题,是解决人的发展的本源问题,是激内驱、谋增长的关键之举。

  认知层面的准备,其次当属知识的准备。为了做好真正意义上的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中小学教师之间不妨建立常态的联系,互入课堂,相互学习,解读课标,磋商研讨,进而进行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的微调。若条件许可,可以细化到对个体学生的跟踪指导、帮扶或培养。小学英语教师,基于学生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可立足中学英语的教学要求,反观并适度调节、完善小学英语教学的诸多方面。比如:中学教材的词汇量大,教学进度快,对学生重点词汇掌握的要求是快速精准且熟练运用。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提前介入,在词汇教学中适当渗透一些构词的方法,给学生支架,帮学生建构,措施得当,着眼小学生词汇运用能力的培养,行“授人以渔”之举。《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根据本标准的语言知识目标要求,二级应学习600~700个单词。本词汇表列出423词,为小学二级基本词汇。各地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自行选择其他200~300词(选自五级词汇表)”有此为据,我们不妨在词汇拓展教学时有目的地提供一些初中阶段要求的.词汇或相关词汇及其常见用法给学生,或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指导他们自制个性化单词本。这样,对学生而言,初中阶段的部分词汇就是熟悉的再认,有利于学生跨越生词学习障碍,增强学习自信心。此外,我们还要留心关注教学新动向和考试评价的新变化,以适度调整我们的教学方向。比如:据近期报载,扬州几年后的中考可能增加音标内容的考查。接收了这样的信息,我们就需要思考并实践符合小学生特点的音标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为他们进一步深入学习做好有效的前提准备。当然,知识的准备涉及的方面还很多,不胜枚举,还需广大小学英语教师在实践中思考、探究。

  二、实践层面的准备

  以笔者的观点,实践层面的准备应侧重于学生优良学习习惯的养成。这里的习惯指的是中学生所必备,而在小学阶段训练不足的方面,试举三例说明。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12

  在长达一个月的“我的梦想课堂”教学大比武中,为了实施课堂均衡,不让一个孩子在课堂上落下,我专门就孩子参与学习的面进行了长期观察,并做了详细记录分析。

  现象:

  从学生的参与感官看:

  凡是让学生动手做的教学环节学生参与面明显高于让学生动耳听的。

  举例:六年级数学《抽屉原理》,在学生自己摆放“4支笔放到3个文具盒”的教学环节时,学生参与面100%,而当全班交流汇报时,学生的参与面就下降到70%左右,30%左右的学生就不能进入认真倾听的学习状态。

  凡是让学生动口读的教学环节学生参与面明显高于让学生动脑想的。

  举例:五年级语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凡是让学生自己反复朗读的地方学生都能大声朗读,参与面100%,而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说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什么意思”等问题时,学生的.参与面就明显下降。

  从教师的专业情感看:

  凡是教师投入情感多的环节学生参与面明显高于教师情感投入低的。

  举例:两个老师,同样上一年级语文《四个太阳》,一个老师上课激情奔放,始终以自己的情感场吸引同学们,学生的参与面始终在90%以上。而另外一个老师,上课冷漠无热情,讲述得只是干巴的知识点,学生无情趣,学生参与面只在50%左右。

  凡是教师创设情景妙的环节学生参与面明显高于教师不创设情景的。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13

  一天晚上,去朋友家玩,朋友正在给他4岁的儿子讲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便是全中国人都知道的寓言《农夫和蛇》。我插话说:这个寓言不好,不宜讲给小孩听。朋友笑问为什么,我解释道:至少有这样几个理由,其一,农夫的做法有些不妥,但保护动物的观念却应该提倡,我们至多告诉孩子在遇见冻僵的蛇时,采取适当的保护办法。其二,从寓言所喻指的角度而言,《农夫和蛇》的背景显然离我们这个时代很远了。我倒不是说现代世界已天下太平,人与人之间一国和气,善良的人们不再需要提防坏人的暗算,而是说作为社会的主流思想,特别是对下一代的教育,更需提倡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帮助。其三,我们如果过多地给孩子讲《农夫和蛇》之类的故事,肯定会在他们心里造成浓重的'阴影,觉得世人皆不可随便信任,到处都是陷阱和阴谋,连好心好意帮助人也会招致莫名的灾祸。要是所有的人都这样想,整个社会就会高墙四立,压抑的气氛和自私的品格会主宰着每一个人的心胸,最终受害的也是每一个人,这样的教训其实已经不用多说了。

  蛇不会主动伤害人类,蛇对人的侵害肯定是它意识到自己正处在某种危险状态,这己是生物学上的常识:这种常识(同样适用于老虎、狼、豹等所谓的危险动物:何况与人类多年来时它们的伤害相比,它们对人的危害是何等微不足道。我们现在出版的太量少儿读物和电视台播出的动画片中,依然习惯于把它们作为反面角色来表现,最后的结果也总是遭到了灭亡的下场。譬如流传甚广的少儿动画片《金刚葫芦娃》,就东施效颦般模仿《西游记》,将一个石头里蹦出来的人形怪物葫芦娃作为正义和力量的化身,而大自然真正的主人如蛇、蝎子、蛤蟆、乌龟等竟成了可恶可恨的妖精。动画片《西游记》,虽较先前的同类节目有所进步,但对某些动物的憎恶情结依然存在。这当然不只是环保教育层面上的问题。谁乐意在自己作品中把某一类动物作为反面角色,是他自己的自白,动物们也不会像人一样同他打名誉官司。问题在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欠缺的不是相互争斗相互算计的技巧,而是欠缺理解、怜悯和扶持,欠缺爱的教育。这一点,我们甚至还不如古人做得好。看过《西游记》原著的人都知道,吴承恩笔下妖魔鬼怪化了的各类动物,并不尽然丑恶恐怖,倒多是些可爱可笑的角色,有时还极富人情味。所以整部小说充满游戏色彩,饶有趣味,读者在享受阅读快感的同时,也会对人性固有的弱点会心一笑,并持宽容的态度。而今人依此改编的各类影视剧,却处处充斥着逼仄陈腐的说教气,把神奇壮丽的大自然描绘得险象环生,危机四伏,斩妖斗魔,踏平坎坷,成了创作者津津乐道的主题。妙趣横生的故事,对人性充满着善意理解的故事,就这样被篡改了,并不断地播放给不明真相的孩子们看。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邪恶仍然会长期存在,教会孩子扰争邪恶也是我们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但这种正义的教育与爱的教育并无任何矛盾的地方,而是相互补充。并行不悖,缺一不可的。没有正义的爱与没有爱的正义同样不可思议,唐僧一再放过自骨精固然糊涂,但并不值得嘲笑,万一那村姑老妇真是好人呢?他宁可让自己冒生命的危险而三次放走白骨精,这里面就没有让人感动的东西吗?历史上,不是有许多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走一个的英雄好汉吗?境界之高下显而易见。我们更不可嘲笑那位把蛇抱进怀里的农夫。苏醒后的蛇对人的危害农夫不可能不知道,他一定是个把爱看作高于生命的人。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14

  1.前言

  良好的教学实践是良性循环,教师在教学中二次学习,观察和改进教学。行动研究是教师为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或变革教学现状而采取某种新措施的研究(文秋芳,20xx:xii)英语教学中,行动研究帮助教师观察、改进教学情境。英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价和反思,收集数据、与同事进行合作、改进课堂实际教学。在行动研究中,教师具备教学者和研究者双重身份,进行行动研究操作简单,目的明确。参与行动研究的教师拥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自主发展等方面的发展优势。

  2.行动研究在小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中的作用

  2.1行动研究有助于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教育教学理论是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体系中的主要内容,教师要对理论具有清晰地认知,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行动研究中,教师通过大量阅读文献,积极地汲取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和教育教学理论,将崭新的教育教学思维应用到工作中,依据实际教学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对所读所学进行应用。在行动研究中,读与用相辅相成,时效性强,教师的阅读积极性增强,养成良好的阅读文献习惯。行动研究帮助教师将学术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方法,服务于日常教学实践。行动研究使教育理论更加简单、具化,真正被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不仅丰富了教师的`知识储备,也引导其进行理性思考,使其成长成专家型教师。行动研究推进了教师理论知识学习,使其进行自主阅读,确保日常教学活动中理论与实践兼备。

  2.2行动研究有助于激活教师职业发展动力

  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的感悟和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的信念。行动研究强调行动,教师身处特定的教学情境,便于观察自身教学实践,可以直接发现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通过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价值,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推进专业自主发展。行动研究能够激活教师职业发展动力,消除其职业倦怠,也能够帮助教师面对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自我反思,以提高课堂效率,实现课堂改革,进行创造性教学,推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行动研究使教师具备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和源动力,以主导者对自己的专业素质结构和专业发展水平进行审视,自主研修专业素质结构中的薄弱环节,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提升,并实现专业的自主及可持续发展。

  2.3行动研究有助于促进教师改善专业合作

  行动研究参与性强,便于参与者形成共同体合作解决问题。英语教师之间、小学教师与大学科研人员之间、教师与领导以及其他工作人员之间,都存在合作。教师同事之间就相关问题进行共同讨论、研究、分析解决问题,可以增强教师的专业合作性和职业凝聚力。行动研究为教师构建了交流互动平台,他们分别查询资料、实施行动,继而进行资料共享、行动共察、效果共议。通过团队行动研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思,以寻求问题最佳解决方法,使教师日常工作更加专业,共同研究的课题也更具普遍性。同时,行动研究为教师与专家间的对话提供了明确的话题。行动研究具有针对性,在教师与专家之间建构共同议题,理论与实践兼备。专家为教师提供指导,使教师日常教学和研究更加有效。与专家和同事进行交流,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也能够改变其专业生活方式,避免孤立感,促进英语教师共同发展。

  2.4行动研究有助于教师构建教学理念

  小学英语教师一般通过培训获得知识和技能,而意识和态度只能通过发展的方式来完成。(王蔷等,20xx:51 )行动研究的过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反思问题,使教师在理解、反思和行动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理念和实践。反思既是行动研究的必备条件,也是行动研究的重要步骤,有利于培养英语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进而逐渐成长为行动研究者。

  3.结语

  行动研究在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引导教师形成良好的学习、反思和研究习惯,实现学术理论与个人教学实践的转化,形成教师自己的教育风格,成长为专业型和资源型教师。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15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教学”与“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简言之,教学反思是以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不断提高教师素养和教育教学效能的过程,随着教学反思的功能日趋明显,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对自己教学实践的反思,那么,教师应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笔者认为,要想让教学反思取得预期的效果,教师应强化反思意识,明确反思内容,掌握反思方法,养成反思习惯,一、强化反思意识

  一个不懂得反思的教师,是一个不成熟的教师,是一个缺乏理智与创新发展的教师,考尔德希德说:“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教学反思来自教师自我意识的觉醒,而自我意识的觉醒产生于在旧有理念导向下的实践的困惑和迷茫,因此,教师要自觉增强教学反思的意识,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

  二、明确反思内容

  教师应从哪里入手进行教学反思呢?笔者认为,教学反思的内容可以大致分为教学理念的反思、教学行为的反思和教学效果的反思三个方面;

  1、教学理念的反思

  首先,教师要敢于对原有的教学理念进行质疑,挖掘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如,“我以这样的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是有效的吗?”“我从中学会什么?”等,其次,教师要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教师要认真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贯穿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是否内化为教学行为,克服就操作论操作的错误做法,再次,教师要以开放的姿态接纳新思想,积极学习和研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通过不断实践,思考和构建新的教学理念,克服教学工作的盲目性,提高教学创新能力,2。教学行为的反思

  教师应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为基础,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不仅要对教学观念、动机水平、情绪状态等心理因素进行反思,还要从教学方法、教学材料、教学传媒等方面去思考、质疑或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并自觉地根据反思的结果校正自己教学中的不良行为,反思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一是对课堂教学行为作出技术分析,如教学中教师控制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师生关系的处理是否符合主体性原则等;二是对课堂教学中采取的教学策略进行思考,小结精彩片段,思考失败之处,如“教学中是否出现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还做得不好,可以怎样改进?”等;三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等,3。教学效果的反思

  “课堂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再成功的教学也有缺憾之处,而科学、有效的反思可以帮助俺们减少缺憾,因此,教师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成败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反思,小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找解决的法子,如“这堂课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行为有哪些差距?该如何处理这些差距?”等,同时,教师要学会用缺憾的眼光看成功的结果,用辩证的眼光看失误的问题,这样,通过“由教反思到学、由学反思到教、由成功反思到失误、由失误反思到发展、由现象反思到本质”的多次循环,教师的教学实践会更加合理,更加优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掌握反思方法

  要提高教学反思的效果,必须讲究科学的方法,教学反思的方法很多,但为便于掌握和运用,俺们可以将教学反思分为内省反思法和交流反思法:

  1、内省反思法

  内省反思法是指教师主动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的方法,根据反思对象及反思载体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具体的方法:

  (1)日记反思法,主要是指教师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通过写反思日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予以小结、反思的方法,反思小结的内容可以是自己教学中的经验与教训,也可以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灵感、顿悟和教学活动中的关键事件,还可以是学生的反馈意见和独特的见解等;

  (2)录像反思法,即通过录像再现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的方法,这种方法能让教师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教学过程,达到“旁观者清”的效果,具体操作可采用以下程序:上课和录像——观看录像——反思评价——修改完善教学设计,如此循环反复,能更好地强化教师已有的`经验,改造和弥补自己的不足;

  (3)档案袋反思法,即以专题的形式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的方法,在运用这种方法时,首先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确定反思的专题,如“教学策略选择的恰当程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程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程度”等,然后由教师本人根据这一专题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并记录下自己过去的状况、现在的状况、自己的进步以及尚需努力之处等,档案袋建立的过程,就是教师对已有经验进行整理和系统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自我反思的过程,2。交流反思法

  交流反思法就是通过与其他教师研讨交流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清楚地意识到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进而提高自己教学监控能力的方法,实践证明,教师专业发展不仅需要教师个人的学习与实践反思,更需要在教师群体中形成合作的专业发展文化与模式,因此,教师应经常与同事及时交流,与专家共同研讨,教师可以就某一问题与其他教师和专家进行交流,也可以邀请其他教师和专家光临自己的课堂听课,课后一起研讨,请他们指出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在听完其他教师的一堂课以后,针对这堂课进行讨论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反观自己的意识与行为,还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在互助合作中进步,在互补共生中成长,四、养成反思习惯

  教师专业成长是建立在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反思的基础上,逐渐积累富有个性的教育经验的过程,这是一个漫长的、持续的修炼过程,对于一位追求成功、善于反思的教师来说,每堂课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要设置不同的情境,要面对学生的不同反应,教学中的每次师生互动、教学冲突都会激发新的思考和创造,因此,教师要养成对每堂课进行反思的习惯,而且将反思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做到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的有机结合,教学前反思新的课程理念、教材的编写意图、学生的学习状况、课堂上可供挖掘和利用的课程资源以及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然后编写出符合实际而又风格鲜明的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语文教育教学反思03-05

语文教育教学反思05-24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04-18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05-20

小学语文的教学反思05-15

小学语文教学教学反思06-11

(推荐)小学教育教学反思05-26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精选】07-07

(精选)小学语文教学反思07-08

小学语文《鲸》教学反思07-15